|
可以列入小说语言转译成影像语言最出色的作品的榜单之中,显然易见的文学性,让人会想到加缪,也许叫布莱彻的罗马尼亚作家要是活下来,会是另一个加缪,相似被放逐的灵魂,相似的被肉身抛弃的境遇,相似的欲望和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憎恨,相似的海水和眼泪的混合物,连内心的灰暗和对世界的热忱都如此相似,更何况那些句子,“褪色的日子在沸腾的疼痛、沮丧和绝望中行进”,而打石膏的人生是“美妙年华的完美虚度”,可惜最后也没过上好日子,“灰尘掉到支架上,疲劳无聊的人们继续他们飞扬跋扈的生活”,确切的人生存在的证据居然是一场和solange的相爱和另一次对病友的挑逗,如“铸模大师搭配屠夫风格的针脚”。所有人,包括剧中的角色、原作者和观众,都关在精神的颅骨之内承受着同样的悲伤。他代替我们承受不自由,并对肉身的滞重深表抗议。 |
|
做成了4:3的圆角画幅,而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打了石膏的主角躺在床上,为了扩展空间,纵向的墙壁和支架安装了许多反射的镜子(导演甚至想过要做成纵向长方形)。原作诗歌除了直接展示主角当下境况,也解决了转场问题。可惜我很难进入政治议论的语境。 |
|
"我们病得这么重,不应该担心中产阶级的道德问题" 病床成了哲学温床 疗养院是诗人伊甸园 电影节盲看的 惊喜 |
|
人的生存欲望可能在生病的时候最强烈,该干的事情一一的做到。 |
|
浓郁的颜色,深焦浅焦交换,画面很美。academic ratio,小说语言作分割线,也很炫技。但是故事是神马。。。中长景让人很难同情主角,没完没了的name drop和empty intellectualism也只会further alienate the viewer. |
|
伦勃朗解刨课reenact和Moby dick可以加一星 |
|
#2017SIFF# 摄影简直太赞,对罗马尼亚这个逗逼民族的讲(冷)笑话能力有着极好的展示。整体比起[喝彩]稍差点意思但是美服化道表演都堪称一流(年代戏这行有了Radu Jude,Nae Caranfil可以退休了吧)。 |
|
马克思布雷赫的死亡纪事。罗马尼亚的佐杜,在隐忍之痛下的欢乐,犹如4:3画幅中取代尖锐直角的圆角,结尾火车站众人的抬举,托起了影像的灵魂。 |
|
裘德还是很古典的嘛,古典的都有点维斯康蒂的意思了。 |
|
导演去把塞利纳《长夜行》拍了吧,很雅致的叙事和镜头表现。克制内敛又不无律动。 |
|
豆瓣疗养院,除了伤痛和死亡,万物如常 |
|
he ill, he suffers, he fucks, he laughters, he die. |
|
2018005 二星还行 |
|
柏林威尼斯的主竞赛水准 |
|
圆角画框和极美的大景深4:3构图,频频出现在画面正中的镜子和只能向远方一个方向延伸的局限空间,同一个镜头中见证病房里阳光的自然变化,甚至无需配上诗篇也会有促人看向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 |
|
对于我来说 挺无聊的 |
|
像这次电影节的很多片,没什么雷点,但就是看不进去,还好长。。只有诗和性的人生实在是太无聊了。。所以自己的绝望并不一定能成为别人的好戏。。当中插的那些诗句感觉很日本,大概因为不能不想到住宅顕信吧:https://m.weibo.cn/1708828231/3662337070344111 |
|
摄影非常优秀,拍出了一股子油画质感,而且这个疗养院就像是阻隔于现实之外,虽然每日上演着病痛与死亡,但却有种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氛围和诗歌能很好的融合,让这个等死的过程充满了忧伤与浪漫。 |
|
3.5;摄影一如既往出彩,黑海风光明丽动人,圆角画幅别致,固定机位下的构图堪称精致(尤其是镜子的运用),纵深空间的景深引入瞩目,形式感颇强的风格化。非常喜欢字幕卡这个形式及其内容,作为一个大谈哲学诗歌、渴求情欲、希冀梦想的张扬青年,这些文字无疑是无法与任何人交流的心声,充满绝望的无声呐喊,死亡的气息慢慢渗透进来,生命微不足道,人类徒劳地与死神搏斗——“我们的爱情终会走向尽头,我们也总将消亡。”“她的死亡也是我的,自从知晓我的死期已注定。”结尾处,他告诉她有关一匹马的梦,这就是结局。 |
|
由影像的文学性,拉杜裘德与米古尔戈麦斯或可归于同类(与他们像的导演有哪些?),延续前作的一场一镜,内容的趣味性更强,但问题依旧是调度的匮乏(除个别多人物场景外),全固定镜头需要空间与调度的纵深感以补充影像活力 |
|
一个不太有趣的爱情故事,拉杜裘德也证明了自己拥有布景精美,拍摄令人赏心悦目画面的能力,但可惜这种与当下完全没有联结的故事很难打动我,依然还是碎片化的,单场固定长镜头,但用纯文字断开画面挺影响连贯性 |
|
以年轻诗人的沉疴侧写法西斯主义在罗马尼亚的兴盛等战前史实。炫技不仅体现在布景用光调度,张口就来的典故显然能触到一些观众的G点,直接让角色大段诵读作品原文更体现导演的自信,后作中也有承续。 |
|
心会受伤,是因为你的感情真实。 |
|
即使打着石膏也要做爱 |
|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罗马尼亚诗人自传改编。全片采用独特的圆角4:3画幅,配以原著中摘录的字幕卡反映诗人内心。但有些过于泛滥、直白。绝大部分取景地都是医院&病床,很考验演技。等死题材电影其实不少见,本片并未有太多新意且篇幅过长。主角相比诗人、作家,更像个普通小文青。写诗泡妞,无助死去 |
|
想有一大段闲暇时光 在海边面对苦涩 大概也死而无憾了(疾病被封上石膏 却藏不住渴望 |
|
1. 二战阴云下,罗马尼亚诗人的医院纪事;2. 大量中远景镜头增强隔离感,黑屏日记字卡和影像中人物性格反差;3. 年代戏+35mm+academy ratio,制片人筹款能力太强。3.5 |
|
黑海太美 @SIFF |
|
拉杜·裘德初次挑战人物传记,讲述一位二战期间不为人知的罗马尼亚犹太作家,患上骨结核后,在疗养院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的故事。方形圆角画幅,每一个场景由一个长镜头完成,古典气质与呆滞节奏相当契合叙事氛围。不过,这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乐观的人物使故事前半段充满着各类风趣幽默的情节。主人公似乎忘却了自己身染沉疴,全然活在与世隔绝的病室里,纵情诗歌朗诵、把酒言欢、谈情说爱、放浪不羁,甚至打破道德的禁忌,直至死亡悄然降临。这种心态不就是犹太人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前的真实描写吗? |
|
2024.1更新:谁把原来的译名《受伤的心》改了 |
|
3.5 故事差点 |
|
7/10 |
|
一横一纵的固定机位 上楼梯时可能是唯一还 pan 了一次的镜头 幕间都是内心的意识文字化表达 偶尔在构图上有名画戏谑 偶尔在景中有浅景深的点缀 总体上转译到影像上比起主题「死亡の道」还是死板了些 虽然很美 但石膏毕竟限制了真实的感触嘛 最后的墓碑致敬也算是圆满一笔 |
|
小文青患病经历,内心忧郁恐惧孤寂,表面文青装逼气质浓郁,搭配罗马尼亚一战到二战期间的政治气氛,焦躁感真实无比。生命的脆弱和这个世界的操蛋比如此渺小又不堪,就算人间有那么多美好可以追求,还不都只能用来装装逼。电影色调很饱满,浓浓的油画感,镜头老偏执的,几乎都是中远景,连角色脸都没怎么看清,更填生命的恍惚感。 |
|
形式感好强,固定镜头以及黑屏的诗(?) 疗养院等死,越看越觉得压抑和绝望啊,幽默笑点也有,可是不了解很多的讨论内容唉 |
|
散文诗集之生命宛如恶疾 |
|
读诗,恋爱,生病,死去 |
|
#BIFF# 圆角4:3画幅,画面美如油画,浓重的1930s感。松散地改编自英年早逝的罗马尼亚犹太作家Max Blecher在黑海疗养的经历。诗歌很美,但黑屏的文本(多数都是描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就有点偷懒。相比Aferim!更像散文诗。 |
|
平躺人生。dirt fell onto the planks and the sweaty, tired people continued their imperious life. |
|
4:3的圆角画幅蛮可爱的。但实在不喜欢男主的形象,自命不凡的蹩脚文青,成天诗句不离口,夹着嗓子说一些自以为好笑的笑话,炫耀思想深度也只是为了上床,嗤。那些不时跳出的字幕卡就像冻湖里咕咚咕咚的气泡,让他极力矫饰出的欢乐变成一层单薄的、虚伪的、刺耳的薄冰。 |
|
佩索阿住进,沙漏疗养院, 裹着湿石膏,好像段桤木, 可是男护工,更像桤木王, 胃口好的如,建筑师之腹, 嘴巴毒的像,阳痿布卢姆, 身边躺的是,海边卡夫卡, 维特根斯坦,或者鸡奸犯, 一直躺下去,魔山变楢山, 还是叔本华,说话最真诚, 一切哲学中,健康最重要~ |
|
拉杜·裘德让我最“不爽”的地方是,实在是太爱掉书袋了,《喝彩》《野名留史又如何》加上这片,都是,要么大段大段背书,要么时不时借演员之口要引经据典背几句。实在是... ... |
|
和小红花连在一起看,一个在妄想平行世界,一个在迸发最后的火光,价值的段位,一目了然;只有在病痛的人才想如此轻易把爱情从一个篮子换到另外一个篮子,才会这么深刻地唾弃,深情地拒绝。 |
|
文学性很强,但是情节设计略简单了 |
|
一个不起眼的故事,在浓重的油画版的画面包裹下,以及形式感较强的镜头语言画幅比例中,变得别开生面,记忆犹新。 |
|
还需要加把劲啊 |
|
他没有放弃过去追求快乐 |
|
梦的背后。“我躺在水泥上发抖,不知所措”。 |
|
7.3/10 |
|
[3.5/5.0] "Is that a French name, Mademoiselle?" "Yes. It's my name. Solange. Sun ang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