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展,不是看电影。奥斯特伦德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中产的:调度总是机械的,环境音只是景深的伪装。然而精致 |
|
全程政治不正确,笑。(如何用最“客观”的镜头拍出最主观的表达 |
|
连续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远观了一场孩子之间的儿戏,孩子们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都是从成年人那里学来的,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小罪犯们,还有看似正义般以牙还牙的成年人。生活化的对白和近乎本色的表演真实且具有很强冲击力,就是片子有装逼的嫌疑。★★★ |
|
电影用孩童群像探索移民问题、青少年犯罪等。整体简洁有力,平静无波的表象下也能引发观众心里略不舒服的思索。鲁本电影的镜头都做到了客观克制,却总能引发对现实的思索,这其实就是他突出的特点。 |
|
专注黑小黑和圣母病一百年,黑到死。导演骨子里肯定是个种族主义者——按白左的标准。确实渐入佳境。 |
|
鲁本·奥斯特伦德非常擅长讽刺人类的虚伪和自以为是。借着移民欺辱和抢夺本国儿童的故事来讽刺成人世界的荒谬。在如此发达和受教育程度这么高的国家,居民却依旧用双重标准来对待和区分种族和不同阶段的人。最后两个成人之间的对话在那些圣母脸上狠狠抽了一鞭子。可惜快车上的戏和主线太抽离了,想法多。2024-05-13重看。列车上成年瑞典人只在乎这只摇篮的去向,它该放在那里。而现实世界里,正有瑞典本土的小孩子被移民黑人小孩霸凌、羞辱和抢劫。列车员只觉得孩子捣蛋撒谎不诚实,完全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凌乱的衣着背后掩藏的恐惧和委屈。然后结尾我们再次看到成年人站出来为片面的正确性说话,但仍旧没有人关心本土小孩的遭遇。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已经扯掉了欧洲社会关于移民带来的问题一角,且是由孩童来叙述的。成年人啊,太自以为是。 |
|
8/10。奥斯特伦德的社会实验文本,经常展示尴尬的施动者与受动者不可控的生理反应,如被黑人少年骚扰、抢走耳机的男青年,被困在行驶的交通工具上无法逃离又无人援助,再如野外腹泻的亚裔男孩,他们从移民群体的胁迫中有些许紧张和无力自控的尴尬。黑人移民之所以屡次抢劫成功,在于早早熟悉和利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在遭跟踪后儿童向快餐店员工求助未果、打不通父母电话,成人的冷漠使霸凌者狂妄起来,仗着人多势众去开受害者的玩笑,又在手机被白人男孩的父亲暴力夺回时大喊大叫,来吸引欧洲圣母站出来维护他作为弱势群体的权益,而被抢得身无分文的儿童在地铁上被罚款时,无力辩解的儿童处于构图中央,旁边检票员强壮的身影倒映在车窗玻璃上,在庞大的成人世界中永远身处边缘一方的儿童,就像列车上无人认领妨碍车厢秩序的摇篮,是旁观者效应的牺牲品。 |
|
镜头始终在克制地平移着,是一部提问式的电影,抛出一个经典的问题:“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 |
|
原来鲁本奥斯特伦德一直都是这样大荟萃的风格 也是一如既往 |
|
真的比起《方形》,更喜欢一种关注的《游客》和双周的这部。挖掘人性太厉害了,犀利冷峻,这部针对不同阶层的小孩,太到位了。(就是小时候也会遇见的事啊)台词写得太酷了,倒数第二场在公园的台词,我和旁边的路人观众一直在默默鼓掌,太撑当下了。#所以最后那个是gay family吗? |
|
机位设计太绝,谁能想到公车转弯暴露一个隐藏的小孩这样的镜头,太有想象力。严重的冒犯、挑衅,却又让人喜欢。 |
|
2022.12.13 非常明显地能够感受到和前两部的不同,鲁本的注意力从“表达群像”转移到“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在保留前作痕迹的同时,减少故事线,丰富人设,也便于观众更好地进入到鲁本的作品当中。开头商场一幕就有很明显的《银行事件》的影子,电车戏也是鲁本一贯的拿手好戏。从40分钟开始有一段长达8分钟的电车长拍镜头,从小黑们调侃戴耳机的乘客,到几个人突然上车打孩子们,再到孩子们跑下车后电车重新启动,就像《身不由己》那样电车一个拐弯,摄影机带出了本来躲在视野盲区的在画外的一个没有逃跑的孩子。从这一段来看不得不佩服鲁本的场面调度能力。另一段故事里的神秘摇篮很幽默,听到镜头前的两个乘客爆笑,我也忍不住在那里笑。
2024.10.05 鲁本最大的能力就是能让观众短暂地放下素质笑出声。 |
|
1.我最喜欢的鲁本·奥斯特伦德导演作品;2.所谓【儿戏】令我看得坐立难安,背脊发凉,沉浸其中,幻想着自己是被一伙人当做“儿戏”的对象,会是多么的害怕与绝望;3.将移民问题以一种看似玩乐实则尖锐的文本,搭配近似于纪实的长镜头呈现,太令人喜欢了。 |
|
你还是剪成一个短片吧…. |
|
亚裔又一次成了牺牲品,同为移民和弱势群体,这个世界上有大把圣母婊为黑人辩护,亚裔却极少能有真正的存在感。 |
|
7.5/10 |
|
儿童版《趣味游戏》,但除了更高级地呈现不适与冒犯而非简单粗暴的血腥暴力,奥斯特伦德的挑衅是真正对于欧洲自由派共识进行挑战,而不是哈内克那样政治正确地隔靴搔痒 |
|
圣母病其实就是政治play出来的啊 |
|
商场监控下的《儿戏》是一部彻底而冰冷的现代主义电影。哈内克式的暴力一击恐怕再也不能刺痛现代人麻木的身体以及心理,因为人的异化早已属于上个世纪的议题。无论是高度浓缩的手机还是集现代化于一身的高铁,新世纪的人们已经在《第七大陆》上开发和制造出了更多更为坚固的《方形》建筑。作为哈内克的接班人,鲁本的《隐藏摄影机》架在不上不下刚好连接车厢的那个摇篮(孩童或游客视角)位置,他年轻而有力的接过哈内克冷静且锋利的手术刀把这个《巴黎浮世绘》从上到下重新剖解了遍。 |
|
那种霸凌感同身受,有些窒息和压抑 |
|
7.5/10 拍法太羅伊安德森是個問題。但可以說這是魯本作品中情感最真摯的,而且也是最和現實相貼、探討問題最集中的。居然讓我想起去年在巴黎聖心堂下被黑人小哥搶了20歐元的不堪往事⋯⋯ |
|
对一种预设图景和道德困境的偏见展示,这片子里有客观吗?我觉得这长镜头跟满是黑体加粗标题的幻灯片也没区别啊?编排上更是拿小聪明当洞察,列车上失物摇篮的屡次出现是为了什么?为了嘲讽文明制度的窘迫吗? |
|
屌炸天。头一次把难民和种族问题讲得这么好。公交车移动的镜头可以载入史册 |
|
抵达冰厅展映 |从儿童讲到社会,一开始觉得最简单的对标是《火线》讲街区儿童和教育的第四季,但PLAY里专属于政治正确白人世界的二三事太难以复制了。摄影调度完全契合内容。那群刚刚得手的小孩儿互相传着电话,隔着电波嘲讽在他们看来完美的家庭,这时上了四个烤肉比萨,大家突然忘记了刚才的事情开始吃饭。哇…… 那种无言里有打回现实的失落、懊丧… 小演员们也是全程真不容易 |
|
一面是全程固定机位拍摄和实景收音,营造出一种纪录片式的客观与冷峻,另一面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却又犀利的讽喻(如,长途列车上的婴儿床,以及车组人员的种种操作),矛头直指白左政治正确和移民问题勾连下的诸多弊病。从演职员表来看,孩子们“似乎”就是在扮演自己,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黑色幽默。 |
|
故事设定基本是黑人乃社会毒瘤,ZZ相当不正确,晚几年拍估计Ruben Östlund直接就被封杀了;虽然叙事有在调和冒犯部分,整体还是客观社会观察,但高潮还是强有力地直接批判了圣母。长慢镜头有美学意义但还是过于长了,像是在凑长片时间,如果能修剪掉半小时会好很多。 |
|
可以说是一堂欧洲日常生活的解剖课,五把黑色的手术刀把欧洲对世界高姿态的爱切开给所有人看;如果想过瘾可以和Funny Game一起食用 |
|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
【3.5】 |
|
在鲁本的电影里现代社会就如同一个大型的装置艺术现场和社会学模型。仿佛摄像头似的冷峻镜头,客观地记录着那令人不可思议的种种社会问题,里面的人都犹如荒诞派的讽刺性角色。儿戏在某种程度也是让观众煎熬的电影,因为镜头太过于冷酷,会对观众折磨,还原了一整个令人焦灼的欺凌现场。十分惊讶于鲁本是如何做到每部电影都有如此独特但角度和精细的思考。 |
|
画内与画外空间的绝对平等。大多数时间是全景视角,稀有的镜头横摇将原本可见的挤出,人物的反调度即兴表演同理,似监视器的失灵、上帝的打盹,真相早已板上钉钉,只是我们以道德之名视而不见。精英们争做意见领袖,关切、感化或是捍卫,看起来虚伪吗?但比起冷漠罪名已经小多了。孩子们可不懂这些,上等人委屈着沉默,下等人愤怒着嘶吼,如彻底反转的世界。 |
|
后来被抢手机的黑人小孩是不是之前抢手机那班黑人少年之中的一员?这笔账算的找对人了么?说实话,我自己也分不清,就都是黑人呗,但就是这个“分不清”恰恰成为了影片最耐人寻味的时刻,难民问题种族矛盾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 |
|
我看过最恐怖的儿童电影,因为它超出了儿童成长本身这一狭小空间,而是放眼到了与整个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连接上来。鲁本的眼光太过犀利与敏锐,移民种族问题分明是这几年才激化,国际流氓和无赖也是这几年才渐露峥嵘,可他在八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此深刻的洞察。鲁本也是勇敢的,他的批判对象在三部作品中,从种族移民到政治正确,从中产阶级和精英主义,真是一个都不落下。但比起《游客》和《方形》,这一部更为凶猛直接,有一种不加雕琢的原始力量。极具个人特色的平移长镜头,更是看得人不寒而栗。 |
|
這個世界還是少一點人比較好 |
|
虽然是个游戏,但异常恐怖。固定长镜头下冷峻的人类学观察,同时也是奥斯特伦德所有电影里最具政治、社会意味的一部作品。移民打破了本国人建立以来的一切规则,文明的契约在多元文化中成为一种空谈。奥斯特伦德讨论了一个西方人避之不及的“界线”问题:理想伦理和现实道德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 |
|
完全取消了三镜头分法 其实是做到极端的侯孝贤 http://115.com/lb/5lbd4z890q3o#
礼包码:5lbd4z890q3o |
|
最后抢手机的父亲跟路人女对峙的戏就很有意思,一个够爹一个够圣母 |
|
补。 |
|
nb |
|
如果人数一样是不是就不存在霸凌了呢 |
|
旁观-01/20/15 at FilmLinc |
|
“那只是一种狭隘的反向种族主义” ,🇸🇪社会移民问题,坚定地反政治正确斗士鲁本老师..还蛮喜欢影片开头和那段电车戏窥视般的镜头,画面中路人来来去去地平常走过..(原来儿戏的意思真就是一群小孩的戏…. |
|
残酷的现实主义一种,忍不住又要呼唤Milo Rau。近年此类在残酷面前保持极端克制冷静的影片和戏剧都没有特别打动我的,倒是催生了一个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如果社会变革力量本质上源自认同和煽动,那么理中/左/右客何为?大家是准备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靠意念剖析及诅咒对方? |
|
Play Funny Games |
|
7.7分左右。
锋利的像手术刀,平静又让人心惊肉跳的镜头,这分明就是作恶,分明就是恶魔,只是未成年。 |
|
来自精英阶级的讽刺与自反性,始终是奥斯特伦德的杀手锏与局限性,一方面,他的长镜头调度有着场景与人物巧妙呼应的讽刺意义,就像本片切入的“列车上的婴儿摇篮”与全片“儿戏”的关系,当一个不合时宜的闯入者出现在公共环境里,官方会如何反应和回应,就代表了平时沉默的大多数面对新移民闯入者时的态度。在对北欧乃至西方社会那种对理性的极端推崇与规则执行的刻板执着上,奥斯特伦德向来不吝笔墨的讽刺,于是就有了片中对比活络的黑人男孩们,显得窝囊而懦弱的瑞典男孩形象,可另一方面,只讽刺不批判的保守立场,也注定了再严肃的命题在奥氏的电影里只能当一个饭后笑话的处境。本片中有意思的还是两拨男孩最后游戏的完成了“抢劫”的行为,互换衣物、一衣同袍的隐喻,孩子间的“默契”做到位就很好,但结尾导演还是忍不住要内观,要回看,再起一行 |
|
《儿戏》连续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远观了一场孩子之间的儿戏,孩子们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
想到了哈内克的《趣味游戏》
被罚款的白人小孩,被野蛮人欺负,回到文明社会还要讲规则…
列车上的摇篮与黑人小孩手中的摇篮。
白人小孩的“懦弱”与黑人小孩的反抗。 |
|
監控般的攝像機冷冷觀察著冷漠的人 |
|
(4.1/5.0)
鲁本の童星试镜要求:
①能在镜头前shitting.
②能扛住一记飞踢.
③能连续做86个俯卧撑.
④会吹单簧管.
⑤会爬树. |
|
导演的态度有点不知所谓。
无法让人忽略的凝视移民镜头和黑人无法锚定的移民身份,两股力量抵消了对移民问题的有力控诉,甚至是否存在阶级差距都存疑(毕竟没有对比双方的家庭状况,甚至施害者的家庭显得还不错)。
而刻意安排的婴儿床桥段,直指政府陈腐落后的办事规则。但讲真,这玩意是架空的,被主体剧情所悬置的。硬要去关联主体剧情,只能扯到几次路人对于犯罪行为的反应,很遗憾的是,路人做得没啥问题,除非是达尔文主义或者安其那主义倾向。
唯一贯彻到底的是被害者的愚蠢懦弱和施害者对规则的玩弄,这也是全片做得很完整的地方,还好篇幅够长,某种程度上遮盖了上述的缺点。
视听方面,镜头很远,还经常隔着东西,主要靠声音和肢体动作呈现了一部分的张力。可以辩护说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视角,但尽管如此,视听也只能说平平,并不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