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俗版费费马戏团,粗犷型小津浮草语,50年代伯格曼剧情片同样好看;窥日后诸多影子——第一个镜头就《第七封印》即视感,安妮走过空旷街道如《野草莓》,既相憎又相守的关系,对死亡既恐惧又向往的姿态;黑白光影澄澈美丽,与同期《不良少女莫妮卡》《夏夜的微笑》异曲同工,同为哈里特·安德森主演。 |
|
在情节剧里玩男性阉割,伯格曼你有一手的。其他没什么,各种镜像、各种神话、各种精神崩溃,都能窥视到伯格曼中晚期登峰造极之作品的影子。关键是,这部电影贡献了影史最抢镜的,极富表演天赋的小猫咪。还有,这场电影的观众素质与那场《最爱》相比,简直天堂地狱。嘻嘻,还遇到了阿涅斯两口子~ |
|
伯格曼的这部《小丑之夜》,有点像小津的《浮草物语》。同样的流浪艺人,同样的故地重游,同样的落魄现状,同样的凄凉下场。只不过小津的电影如日本的清酒般淡然,而伯格曼的口味则如北欧的伏特加一样猛烈。 |
|
想要挣脱,却换来屈辱。我早已经厌烦这个马戏团了,但是他们都无处可去。躲在马厩里哭过之后,生活还在继续。 |
|
这片儿应该给费里尼拍啊……早期伯格曼还木有50年代后期开始那么牛逼,镜头长是以高度舞台剧的表演为基础的。故事倒是让我想起小津的《浮草》。总之我觉得我不会像爱费里尼那样爱伯格曼…… |
|
虽然小丑的故事有点出挑(默片的形式加上尖锐的笑声,基督受难的形象),但在剧作结构上却有完整主题。面对生活的紧张尴尬与羞辱崩塌,犹如华美的黑洞。每个人都在企图守住自己的尊严,羞辱他人。心理剧是拷问,绷紧的弦,是置身无人舞台的落寞。当暴力对他者划上休止符,唯有彼此抚慰破洞,继续走圈。 |
|
小丑式的回忆片段,音乐代替了语言,开口讲不出话的失语;大量使用镜像,戏剧团对马戏团的鄙视和相似境遇,群众总是冷漠而兴致勃勃地看着好戏;妻子的安静生活,对艾伯特来说空空如也;前一秒想杀死自己,后一秒仍热爱生活,杀不了自己,就杀了黑熊;回到子宫变成种子的梦很八部半,八部半的音乐有几段也挺像这部
和钟爱小丑的费里尼相比,费式小丑兼具狂欢和悲哀的气质,有脱离社会现实的“非人”一面,伯格曼的小丑身为低等人被侮辱损害,突出的是脱离不开现实的挫败人生
主角艾伯特也有美国梦:“在美国,马戏团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人群夹道欢迎,人们欢呼尖叫,我们就像英雄一样”,想到劳拉蒙特斯,坐在笼子里接受那些1 dollar |
|
即便風車車輪亦偶有在雨夜喘息的空閒,馬戲班子的車輪卻勞碌永無終止的一天。 |
|
但凡个人风格鲜明的电影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银幕形象。颇具抽离意识的《浪荡儿》代表了费里尼,而内含毁灭基因的《不良少女莫妮卡》则象征了伯格曼。背叛婚姻和传统家庭关系一定让伯格曼品尝到了自由的美味,但也一定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无论爱情在夏天有多甜最终都敌不过再度降临的夏天,从时间循环里滋生出来的孤独感、挫败感和耻辱感给了伯格曼致命一击。未来在他的《小丑之夜》里是如此黑暗和悲观,因此帐篷中的马戏与舞台上的艺术成为这部梦魇作品里的一组镜像,而他得不到“上帝”的爱和谅解或许正是因为他的一心多用:一面向着女神表达忠诚一面又在怀疑女神出轨。这是他与费里尼最大的不同,而二者一生的命运似乎也在1953年同时写好——费里尼因追求安稳的婚姻而坚守着他马戏团式的电影,伯格曼则是因渴望激荡的爱情而追随了他电影化的马戏团。 |
|
很棒 看似简单的推镜头和精彩的表演就足够让人看得心痛 和很多马戏团的故事一样关于漂泊的失败者 没有尊严的生活中寻找意义 与戴绿帽者的颤抖 与自己的挣扎 小丑作为自己的镜子 动物元素极其丰富 杀熊一场有点想哭 马儿狗猴子都可爱 最赞属轮盘自杀一场的一个猫的系列剪辑 猫的演技实在佩服 1.2.3极有层次感简直是爱森斯坦睡醒的狮子的戏仿 得颁小金人/妻子一场很重要 都是对自己生活固执的人 不必再去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安逸生活 与女主呼应/整体是个戏班子布偶戏剧场的框架叙述头尾又由马车队始与终 轮回的命运/另外女主齐刘海好潮! |
|
:62ec4275972ae2b86548cb49cf511735157f6679&dn=Sawdust.and.Tinsel.1953.1080p.Bluray.DTS.x264-GCJM.mkv,magnet:?xt=urn:btih:56db7067ffe384dead09150565ea3b22c4896eeb&dn=Sawdust%20and%20Tinsel%20(1953)%20Criterion%20(1080p%20BluRay%20x265%20HEVC%2010bit%20AAC%201.0%20Swedish%20Tigole)中字https://m.weibo.cn/3163950294/4475878605597726 |
|
同是草台班子却不是小津那种物哀,同是小丑但又不是费里尼的荒诞,Åke Grönberg的反应和表演都是典型的北欧的粗犷和冷漠。不良少女在哪都是不良少女,诱惑者Gunnar Björnstrand的眼神居然如此清澈太过分。 |
|
文学功底之深。费里尼式结局原来从这来的。不过整体架构宏大的同时似乎缺少只属于影像那种无言的美。主题是个大问题,三言两语解不开。镜子那些镜头美得不像话。Harriet Anderson的胸。伯格曼黑色的马车和天空构图,清楚地达到人类存在的一种重要本质。问题堆积后暴力解决,如处女泉。 |
|
小津版的拍于1934年,结构上有所放大,故事显得更成熟一些;伯格曼这个情节简单些,冲突没那么强,或者处理得稍简一些,部分情节的设置也略显牵强,但有些空间化的镜语运用极为有力,与小津风格迥异。两粒半,友情入一下。 |
|
7.5
他在笑小丑管不住自己的女人和其他男人鬼混
他在笑小丑一脸怂样累瘫在地真的就活的像个小丑
他不知道我们也在笑他像个小丑管不住自己的女人和其他男人鬼混
我们在笑他一脸怂样打趴在地真的就活的像个小丑
我们应该警醒有人也会随时把我们当成小丑嘲笑
可当我在心中准备敲出
“别笑小丑”四个字时
生活弹出的都是
“不幸笑抽”
|
|
影片以心理描写的精准著称,被认为是伯格曼最凄厉的作品,因为所有人物均未能最终得到“拯救”。影片暗示着人生就是一出马戏,而婚姻等于走钢丝,充满危险、挫折和屈辱。在形式上,本片受到1925年的德国电影《杂耍班》的影响,构图具有巴洛克的细节和讲究,以悲喜剧的格调叙述老年问题。 |
|
从马车厢里的自杀闹剧一下转到宽敞空地上的嬉闹娱乐,摔出门的一瞬像是每次走出电影院,或震撼或焦躁或迷失,看到南岸滑铁卢桥下稠密的人群。永远都有个人悲喜之外的生活照旧,无论这样的区分听上去有多俗套。伯格曼更中产的作品里,沟通失败虽然是定局,但至少人类无法沟通这一点是共同立场,在此基础上人物是平等的;但本片按照如何言说言语的无能将角色划分成若干等级,最上层是剧院导演、演员,然后是Albert和Anne,最底层的是那只熊。或许可以就此说明戏剧和默片两种模式的互动……马车夫的故事/闪回以默片语法呈现;剧院里表现主义的极端角度;最后猫猫的三个镜头/爱森斯坦的三只狮子。 |
|
小丑,在台上时而作态,时而狂笑,时而失态,却希望台下的人们,懂得他有一颗摇曳的心。 |
|
9300//有些狠辣地从舞台切入 小丑作为象征 将婚姻将情欲将死亡糅合在一起 伯格曼的焦虑也是带有愤怒和忧伤 镜头一切台下众生而世界不过巨大的草台班子 |
|
#BFI #Bigscreenclassics 从这部电影就已经看到了死亡宿命感,爬过的山坡,车轮碾过水坑,被卷走的小丑,我们都生活在马戏团。看完感觉戈达尔的《蔑视》跟本片讲了一个事情,美国被提及时所代表的“美好”都是那么讽刺,感觉是时候读一下《鄙视》了(不过本片好像比《鄙视》要早)。视觉上虽然是早期作品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出“色彩”,构图和镜头上的细腻表达。闪回中过爆的灰色,低机位仰拍,蒙太奇剪辑,以镜子和吊坠分割的精致构图及第二天的镜中角色边缘构图,室内顺滑的运镜搭配长镜头下的众生相都太精彩了,还有印象极深的利用黑屏视角的转换让人惊叹。这里已经能看出标志性推摄走入内心的雏形,不过速度更快,感觉更有活力些。听觉上,闪回中的鼓点格外沉重,现实中的配乐也恰当好处。(开场的马车想起了《第七封印》) |
|
即便受侮辱、受唾棄、受無視 生活依然繼續 兜兜轉轉一圈 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什麼也無法奪取寧靜和自由的生活 妄想脫離改變這一切 徒然 開頭赤腳小丑那段完全戳 安妮再到劇場那段長鏡頭太驚艷 光聚安妮 站在舞台中間 超級喜歡! |
|
没想到早年的影片,伯格曼就拍得如此焦虑。一个叫艾伯特的马戏团老板,回去看前妻和儿子,嘴巴上说对这里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空虚。但当前妻骂道:“马戏团的人总是大喊大叫地咒骂,总是在路上颠簸,那是个充满了悲哀,虱子和疾病的世界。”他对平静生活的愤怒顿时偃旗息鼓。他的愤怒甚至可能只是自我保护的结果,为免于自我怀疑,以对他人的愤怒来替代对自己的愤怒。他其实不知道自己究竟该过何种生活,是颠簸的,还是静止的。不管哪种,他都会不安的,就像他和他的情人说:“我们都被困住了,安妮。”很感伤。
|
|
粗颗粒的黑白巨幅影像,与突如其来的晕眩不期而遇。能在戏院里得见此片,犹如拥吻着初恋情人,教我情不自禁幸福地流泪。依稀散发着默片气息,以及明显的舞台剧特质。他输掉了爱情,并赢得了背叛。片头的那段回忆,分明是对暴政与欲望的抗议。 |
|
一个个漂亮至极的舞台布景里上演着一出出矛盾冲突剧烈的好戏。 |
|
舞台,人的挣扎,破碎的家庭一直是Bergman关注的中心,片中小马戏团其实是集中各个元素的完美背景。马戏团不但背负沉重的经营压力,还要精心打扮尽力表演,更要在不堪的时刻承受观众的笑声,可以说是很多底层人生活的缩影。那种舞台上的苦楚和卡比利亚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结尾剩下的都只是破碎的心。 |
|
用了挺多技巧讲了一个挺无聊的故事,角色其实是极端脸谱化的,行为也是为了推动情节而极端化表现,显得相对不真实,比如非要在演出现场羞辱主角。不如改成舞台剧吧。 |
|
这不是费里尼么. |
|
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开场那一连串分镜已是神来之笔,然后用过度曝光的画面表现闪回,声音的处理在默片跟有声片之间来回游曳,然后是一连串苏联式的表现蒙太奇……片子有不少后期伯格曼的影子,也让人不得不想到费里尼。 |
|
you and i, we should hang out sometime, since we both have nowhere to go :) |
|
1.这一次,马戏团败给了剧团,输得体无完肤,也将男性的尊严输得丧尽;2.开头和结尾的马戏团迁移镜头,遥想《第七封印》,极富美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07 |
|
L’humiliation, la honte, la solitude, la souffrance, la douleur de vivre… la mise à nu de l’homme reste un sujet de prédilection pour Bergman comme dans ce récit intimiste dont la sublime photographie offre des éclairages et compositions hors du commun. |
|
马戏团,小丑,单是这个就足够我五星了~ |
|
一场布阵妥当的心魔大战看的我好疲惫 |
|
小丑靠作贱自己取悦观众,两个落魄的人本都想逃离马戏团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日子,但却遭遇了毁灭人格的耻辱。
然而,在这巨大的屈辱面前,他们却完成了一场令观众沸腾的小丑剧,竟使得马戏团得以大赚一笔。
当男主作为马戏团团主到了山穷水尽,生活失去希望,几近自杀的境遇时,他的艺术道路似乎却敞开了大门。
他和她最后安静的一起走着,仿佛在传达,他们已经平静的接受了各自屈辱的经历,同时,他们对生活,对马戏,对未来,有了新的认知。
你会认为他们又步上了流浪之路,相互取暖;你也可以认为,他们突破了真正的马戏、小丑底线,自此,可以彻底解放天性,娱乐至死,反而日子却越来越好了起来。
艺术,在你被生活碾压得支离破碎时,才给予你圣光。
我相信,到下一个镇子,在下一场演出,他们的表演会大获成功。 |
|
IB影像风格的转型之作,有《第七封印》先声之感,首次讲述中世纪马戏团这个他之后重复了无数次的情境。Anne,Albert身上都有相似的矛盾感:不想继续这样shameful的生活又无法离开,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命运捉弄,连想自杀都要被捉弄。// 明显比他四十年代那批作品更具深度和思辨性,视听语言上也成熟地多。(镜子用的真的很绝)在光的运用上也更加克制和精准。p.s. Andersson在这儿比同年的《莫妮卡》里还要美,一眼认出Gunnar客串的剧院老板,但是没认出弗朗斯是《监狱》男二演的… @2023-01-14 16:55:39 |
|
“Shame”再一次成为了伯曼电影的关键词。感觉佢又找贡纳演自己。虽然我没证据,但横竖让我捡着一口👌😌 Ingmar Bergman No. 20 |
|
拼命维持做人的资格,那种战战兢兢的耻辱。爱所有小丑的段落:蒙耻的丈夫、枪顶脑门的惊恐、回归子宫的梦。- Year in, year out. Life stands still. - To me, it's fulfilment. - To me, emptiness. 伯格曼拍下层比较可爱。 |
|
还是不喜欢这个时期的伯格曼。把后期的内心探索放到通俗剧架构里,有点两边不讨好。但仍然是一次重要的观影经验,特别是安妮单独去剧院那部分,美极。 |
|
开始部分的意象非常好,然而后面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揭示。从几位大师的马戏团情结来对照,输给了费里尼和小津。 |
|
不是很伯格曼。过于影像化了感觉,分段节奏方面显得刻意且幼稚,不过还好,剩下的系水准也足够高,马戏团内部谈话的段落意外和布鲁埃尔相似。 |
|
马戏团故事难免会和Fellini产生联想与类比,关于「受难者」的隐喻通过特写与打光赋予流浪者以「神圣性」其实对于Bergman非典型(似乎其不愿意如此简单得流于表面),「被伤害与侮辱」的陀式主题倒是呈现得淋漓尽致。 |
|
又是马戏团又是小丑的,而且所要表述的主题,都让人很难不联想到费里尼。不过从观影感受来说,此时的伯格曼还无法像费里尼的片子那样触动我。
不过片中最开头的小丑、中间男主的妻子、结尾男主本人,还是会让我有一些唏嘘。生活总是不易,爱情又总是错位,每个人到了中年都会难免被生活打败几次。 |
|
于是一开始想就这设定,注定吃屎了吧,脑海里闪现过往看黑白经典的瞌睡画面,结果一句句对白渐渐犀利,无论是男主和前妻的,还是小丑的惯用语言戏法,而剧情也逐次加力,一枪空弹,二枪打空,射熊,砰砰砰。小丑的梦是长眠,阿尔伯特的生活则是无尽的妥协和绝望,而马戏团则像是一双巨手,攥扣入血液。 |
|
比较早期的伯格曼,这个马戏团的题材好像费里尼拍得比较多啊哈哈,总体较为写实,摄影已有大师气象,很多的镜像,及讲究的用光。故事刻画出了一种局促的、无奈的、痛苦的却又无能为力的生活。前面那段回忆小丑的戏,很神,鼓点令人印象深刻。年轻的Harriet Andersson特别美,和20年后 呼喊与细语 中的扮相,真是大相径庭。 |
|
20100602@上海大光明 |
|
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片子是好,我也知道哪里好,但就觉得没劲,没意义。 |
|
男人的困惑,子宫,流浪,婚姻,情人,战斗。。。。没有答案。 |
|
艺术家的酸甜苦辣,伯格曼专门挖掘各种苦闷 |
|
#412|衹有Frans以項鏈誘惑Anne那個鏡頭比較有意思。大多數都不過是意義與技術的交相喧嘩。 |
|
8.9;人和他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