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部分剧情刻意的拍摄过程是否违反纪录片准则根本毫无意义,因为纪录片就是由它定义的 |
|
8/10。对弗拉迪拉的批判主要在拍摄者的越权上:开头好莱坞式的明星特写停留在纳努克脸上长达十秒,寒风中数名猎手站着用尖刀分吃海象时用客观式全景,等构图中心的猎手突然舔舐刀刃的血则用直观的特写表达拍摄者厌恶之情,当纳努克通过冰面上的呼吸孔发现海豹,费力地用鱼叉从冰窟里拖出海豹,这场战斗事关纳努克一家会不会饿死,却配上喜剧性的谐谑曲显然缺乏人文关怀,如果不是孩子与捕到的北极狐‘‘接吻’’一类控制之外的细节,纪录缺乏不确定性的魅力。但弗拉哈迪的镜头悟性很高,譬如狗群撕打一幕中,镜头左摇右摇随着狗乱作一团,天马上黑了让夜归的人心急如焚,接着晚归的五个镜头里,广袤的大地压迫着画面下方艰难爬动的人影,冰屋内相拥而眠的温馨画面和外面冻成冰雕的狗们,达到了搬演和现实环境自然融合的真实效果,这才是创作的核心。 |
|
据书中说片中主人公 爱斯基摩一家人因为配合导演拍摄延误了打猎时机 最后因此而死 不说什么了 默哀 致敬! |
|
电视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一直被纪录片工作者视为圭臬的该片,摆拍漏洞随处可见,那条船一下子一个接一个的出来那么多人的时候,我直接笑喷了,那一家人真有才,导演也太牛逼了,怎么忽悠人家进去的那条小船的 啊 .
|
|
影史载首部纪录长片,距今快100年了!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对因纽特人讲解留声机的使用、浮冰捕鱼、搏杀海象,造冰屋(居然还有玻璃窗),镜头下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因纽特人的生活,他们热情、勇敢,为生存努力着。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但就算是纪录片,本身也是人工加工的过程——取材、剪辑、角度、篇幅,完全还原真实绝不可能。9.2 |
|
【观于纪录片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纪录长片的开山之作,在新闻片和风光片的奠基之后,弗拉哈迪用探险片(travelogue)挽救了一战后观众的精神世界。尽管对蛮荒之人的优越感、对他者文化的猎奇心理都让人感到不适,但传递出来的这种近似梭罗“高贵的野蛮人”形象,会让历代的各地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向往。
从第一部纪录片开始,“搬演”就已然存在,对待“真实”的讨论伴随着一切的纪录。 |
|
奇观的一种,猎奇心理引导全片。弗拉哈迪如同格里菲斯,背负着相似的盛名与骂名,我选择前者。 |
|
短评很多人说摆拍严重,我倒没在意。完全被纳努克的日常生活所吸引啊!!真的是太神奇了!太神奇了!看的过程中生出好多的疑问,比如爱斯基摩人不会得雪盲症吗?他们是怎么应对的?爱斯基摩人不会得感冒对吧?是什么病替代了感冒?纳努克是怎么辨识方向并记住自己家的“伊鲁格”的?(路痴一天都活不下去🙃)雪橇狗整夜都呆在狂风呼啸的野地里不怕冻死?疑问太多了……一个小孩子骑在一个身上滑雪,我也想玩,纳努克用雪块砌房子,我也想试试,他们全身穿着都是动物皮做的,我也想试试(不想)。最悲伤的是,导演说纳努克在影片播出的第二年猎鹿的途中饿死了!活活饿死了!我日!爱斯基摩人的人生太严酷了,完全人类版的动物世界,一生的每一天都为食物奔波,猎不到食物就被饿死。看影片羡慕他们的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叶公好龙的念头。 |
|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比纳努克人家乡北方小河中的石子还要多。’ |
|
这片儿拍得着实不容易。。。看完得出两点结论1.嘴是爱斯基摩人除了手脚最有用的人体部位,一个好的爱斯基摩人必定有个好口活;2.爱斯基摩人都是雪雕艺术家。配乐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纳努克一家躲避暴风雪和狗儿们静默蹲坐的交叉剪辑还很诗意 |
|
神秘大陆的神奇种族,摩擦鼻尖是亲吻方式,冰封的海洋变成辽阔的冰原,海象是北极的老虎。果然哈士奇是世界上最好的狗。黑白镜头下,全景近景交替,够成足足的视觉张力,让观众不断地问发生了什么。从摄影师的谈话中学到的,采访不是最好的观察方式,不要告诉人们该坐还是站,一切真实地发生并记录。 |
|
虽然这个纪录片有表演的成分,不完全纪实,但是真的很有趣。 |
|
摆拍摆的好就成了真实再现,摆拍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摆拍是为了原样复现生活进程还是为了戏剧化表达的需要。另外本片的字幕是标准的默片的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时间进程,这么看解说的出现应该算是一种进步 |
|
beautifully-made timeless classic |
|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原始的生活场景。虽然对本片有过“摆拍”是否纪录片的争论,但毫无疑问本片仍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
|
9。复原19世纪爱斯基摩人的捕猎方式,原来北极环境比想象中还残酷,原来海豹皮这么厚,原来爱斯基摩人都生吃肉的。 |
|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代表作,影史第一部纪录长片。他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爱斯基摩人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本片有过“摆拍”是否纪录片的争论,但巴赞认为本片有着“至今不觉陈旧的,富于诗意的真实性”,也开创了人类学纪录片类型。(9.0/10) |
|
《北》纪录的是游牧的因纽特意识非画面本身的实体与抽象元素,影片本身在基于弗拉哈迪对其认知有意识地“重建”下无限与电影靠拢。如果不是完全故事性那么《北》隶属一系列松散叙事。冲突—解决以及幽默滑稽元素被植入。另一方面,在人化地书写民族志的同时,它同样可能被指涉为潜在的“东方主义”倾向 |
|
四人同舟,集市交换留声机的场景都很有意思。纳努克用嘴咬唱片、儿子吃鱼油的场景放在一起很有意思,用嘴感受现代生活。另外一个就是弗拉哈迪摆拍所涉及到的纪录片“真实性”问题。 |
|
和看《最后的山神》一样震撼,感慨这是纪录片的起点,1922年的作品。纪录片是完全的真实吗?纪录片只是“诗意的真实”。想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爱斯基摩人会觉得自己生活的辛苦和野蛮吗?两年后饿死的纳努克会觉得一生很悲哀吗?恐怕都不会,因为他们以为那里就是整个世界。我们呢? |
|
7.20 电影史的一部分???滚吧贫瘠的现代人,电影算个屁。纳努克们从不对生活失望。笑容、动作、抚摸、盖房子,独缺失了发呆的神情和信仰的细节。 |
|
看片子不了解它的由来有多可怕,被摆拍和背后的悲剧深深欺骗。质量来说,这大约百年前的画面同今天的纪录片并无太大差距,但是经朋友告诉才得知因为参与拍摄而发生在纳努克一家人身上的悲剧让画面中的耐心、秩序不值一提。纳努克一家不需要这部电影,只是世人需要它满足猎奇。我十分抱歉。 |
|
[二刷] 利用实拍素材配合部分搬演内容组织起准经典冒险叙事,尽管从未在彼时申明自身作为“纪录片”的身份,然而作为后世追认的纪录片肇始之作,似乎预示着纪录片诞生以来便如影相随的伦理问题——格里尔逊对弗拉哈迪“新卢梭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批评自不在话下,对于“标准爱斯基摩人”的呈现更是问题重重。纳努克一家对于留声机的好奇与迷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早期电影观众面对电影机器及放映行为时的震惊的元指涉。 |
|
影史第一部记录长片,远离文明的自然生活,现在看来也很有趣,这种无声电影不带解说的拍摄可能才是真正纯粹的“记录”,关于它摆拍的质疑,也是所有纪录片从创作伊始便带着的原罪,因为摄像机所能记录下的瞬间终究有限,所有的记录都是真实和虚构的博弈,其实,一切能被记录下来的东西,本身也就是“失真”的。 |
|
classic的含义不光因为它诞生的久远,而是隔了这么长,电影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你看到这些画面还是会被震撼。 |
|
老师提醒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纪录片的定义和规则!他不是也不自称自己是人类学家,可是他进入田野的坚韧勇气,以及对另一种文化的热情与好奇是人类学家应有的品质。 |
|
9.5/10。①记录爱斯基摩人原始的风土人情。②众所周知该片很多摆拍(如:唱片那段爱斯基摩人是假装不知道其实很懂;纳努克并非那人名字;爱斯基摩人早半现代了生活没那么原始),但其实本可无大碍,因为该片完全可理解为一种类法国新浪潮式的充满生活质感的诗意电影:以配乐+精美影像/摄影+有趣生活细节的捕捉(如:皮划艇渡海、梭镖捕猎、生吃鱼和海象、二哈们拖雪橇、搭冰屋)(有趣大多来源于猎奇)渲染诗意,以许多深焦镜头(如一家人起床穿衣那段)+生活流叙事+一些长镜头+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自然光为情绪提供真实质感。③因此,该片应直接说这不是纪录片,而不是在序幕里坚称自己是。现在这个情况导致对纪录之真实性的质疑持续影响着影片的观感。 |
|
好棒!日常生活的纪录影像-表演与纪实 默片有一种神奇的艺术效果使得纪实更偏向虚构表演 开头的kayak竟然塞了那么多人震惊简直像变魔术 igloo也非常可爱 拔萝卜似的一家人一起拉海豹 盖着兽皮被子在igloo里挤在一起睡觉。这里表演出来的事件(包括挤kayak包括演员扮演夫妻包括用古代已经被猎枪替代的方式捕杀海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行为本身具有了现实性,纪录片的本质可能根本就不在画面所记录的事件之真,而在对一个事件发生的纪录与整理本身,尤其是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因素促成了纪录性 |
|
彼时还尚未真正有“纪录片”这一概念,但世人还是将弗拉哈迪视为纪录片的开山鼻祖便可见其影响力。仅此一片前后从构思到制作长达十余年,拍出了这部概念后行的纪录片杰作。环境极端恶劣的苦寒之地,诞育出珍贵的极地之花。即便有部分搬演,也无可厚非。造雪屋、捕海豹,吃生肉的场景着实大开眼界。 |
|
感觉音乐的渲染力度过于强大了,导致精神上很难自发地去体验那种感觉。作为纪录片的开山作来说,很惊艳,但听说为了达到拍摄效果,很多场景都是人为加工的,而Nannok一家人最后也悲惨地死在了北极。唉,艺术作品背后的牺牲,又该怎么去看待呢? |
|
First one showed in doc class. Can't believe they made such a good doc in the 20s. |
|
贾樟柯安利,巴赞提及,对因纽特人的生活和拍摄背后故事的多重震惊 |
|
第一部纪录片长篇。默片加音乐,黑屏字幕解说。
不加修饰的全面真实生活的记录(迁移美洲遭到印第安人追杀而赶到北极圈内极寒之地生活的亚洲人),最能打动与震撼人心。
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生活场景体现因纽特人极端条件下展现极强的生命力与智慧。有点原始社会的感觉。
与自然搏击中获得了各种生存技能,难以生火加热食物,无法种植植物而以捕鱼打猎吃生肉为生,射箭,鱼叉,猎狗,冰雕,单人舟,冰屋… |
|
这趟北方之旅是一次对异域风景和生活的寻访,同时也使得这部片子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早期纪录片之一。拥有“景观”元素,讲述了爱斯基摩人和此类“景观”斗争以求生存的传奇故事。弥漫着一股尚古风格,再现因纽特人古朴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表达出对原住民文化强大的浪漫主义的信念,主张追求一个不受机器文明污染的,能够与自身灵魂和平共处的精神世界。但与此同时,这部片子的“搬演”嫌疑也引出了关于纪录片的真实性的问题。主角纳努克(原名为阿拉卡瑞拉)实际上对现代仪器了如指掌,甚至帮导演拆卸和组装摄像机,咬留声机的唱片实际上是装作不懂。用长矛捕捉海象是片子的核心之一,但当时的因纽特人貌似已经不再从事此类活动。在纪录片中,关于真实性的探讨永无止境,如何找到真实与艺术的临界点与底线,也是纪录片从事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
|
咬唱片那段在当时真是有深度。影片利用白人视角对爱斯基摩人原始生存状态的关照,制造出一系列猎奇的场景。猎杀海豹用的根本不是长镜头,虽然被诟病摆拍,但其实没有一部纪录片是真正能做到现实意义上的客观,顶多是影像层面上的真实。区别在于,导演修饰现实的出发点是什么?100年前弗拉哈迪的思路,现代人仍然在用。(这片子我记得以前标过,不知是记错了还是被吞了) |
|
第一部纪录片,采用编写剧本,单一构图长镜头。比较震惊的有亮点,裸睡和吃生肉 |
|
读完文献了解了太多伪造的部分和浓浓的西方想象,所谓的primitive,其中的勇气、生猛只是西方父权气质的镜像,而非文明的部分则被贬抑为如“狗咬狗”的动物性,怎么看都是salvage ethnography啊,对原住民的自我高潮的死后解剖 |
|
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纪录片,尽管之后也被证实都是演出来的,不过,还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
第一部取得商业成功的长篇纪录片,而非第一部长篇纪录片,例如德国1920年《滑雪的奇迹》tt0012868要更早。“纪录片”Documentary这个词是在导演弗拉哈迪1926年的Moana上映时,由苏格兰评论家创造出的。导演有超过十年的北极探险经验,这是在第三次历时超过一年才拍摄完成,所以中文影史教材上的“耽误过冬储粮”内容不可信。
所谓真实与摆拍,在当时并无此概念分歧,导演是以浪漫主义的风格去还原近百年前因纽特人的生存状态,摄制组都是由当地人全力配合,边拍边放,去记录民族传统的风俗面貌。 |
|
纪录片,不是纪实片。故,编导为了其作品,定要有所“加工”,对其演员会有暗示或是明示。当你看到纪录片主人公哭了,打群架了,闹纠纷了,搞不好就是编导这家伙在旁边煽风点火的。 |
|
捉到北极狐后,北极狐对小孩子发出威胁嘶叫,小孩子觉得被缚的狐狸十分可笑,于是就对着它的鼻尖笑了起来,雪地里的他与它都有着智识相近的天真与本能,雪地里呼吸的两种幼兽一般。再看影评就把初感推翻洗牌了。据说是追求效果多场次摆拍,纳努克的名字,老婆都是假的,为了达到导演要求的原始态,把猎枪放下重新退化成若干年前的捕猎方式,为了摄影要求加高雪砖房子高度,然后不符合力学多次坍塌重建。。还有说为了协助拍摄,导致粮食储备不够,纳努克被饿死。那所以这连个结果,丑陋的现代人还去放在片首增加收视了 |
|
真想不到啊他们居然如此奔波的生存了14000年,我想一万年前的他们和100年前的纳努克也是一样的,面对生存一切都是值得微笑面对,不论春夏秋冬单纯坚韧奔波无缝衔接,与猎物拉锯博弈的艰辛化为喜悦,而毫无痛苦,开心的吃相拥着睡,挤在一条船上,独自在这个世界上忙碌着度过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夜。 |
|
紀錄片中的完美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不應被當作一種犧牲,而應是一種納入:“現實性”的終極目標并非真實,而是一種奇跡性,一種共同存在的感知;這是一種自我的流放,更是必然的唯一可能。如果沒有這樣的瞬間,便不是很好的藝術。明顯的操縱性過强。且沒有深入内心。雖然已經看得見一些美好。很出色的二十年代蒙太奇手段。固定機位,為行動中那些不太多的意義瞬間進行裁切和跳動,輔以不同角度但同樣距離的鏡頭以不至太過單一。細想起來這種做法和中國古畫非要給天上的空白加幾隻飛鳥一樣倒有一些可愛。但畢竟是孩童的那種可愛。本質:藝術所追求的意義瞬間如果“現實”拒絕恆久提供那麽必須發掘其它的、比如連貫性的意義以及聯係的意義。總之是要意義的。 |
|
难以想象身为探险家的弗拉哈迪还是一个艺术家,从镜头和剪辑来看,他已经深谙“电影讲故事”这门学问,里面剧情的设置,情节大小冲突的安排,风景地貌的安排,构图的讲究真是完全拿捏。重要的是在完全拿捏了这些技巧后,他完全把握住了诗意的节奏,松紧有度,正如他的镜头剪辑目的性很弱,并不是推动叙事的,已达到一种“长镜头”的真实感,你甚至可以在这种电影中体会到“时间”。真是开天辟地的呈现了一个“教科书”,技巧+真诚的融合,你看完后能感受到弗拉哈迪的精神所在,这是一个关于审美和境界的问题 |
|
#MUBI 从片子本身看质量很不错,记录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上手捕海象,雪狐,海豹和鱼非常专业,只是这个画面时不时的跳帧有些难受,配乐非常棒,大提琴的紧张,小提琴的欢快都做得很好。后得知是剧本演绎还是比较反感的(虽然没有绝对的真实),尤其是这些演绎还可能造成了一个不好的结果。 |
|
百年前Flaherty能拍出如此耐看的Fic-docu真的很令人惊讶。没想到prof课上完整地放了一遍Nanook让我一天之内连续看了两遍,确实有了更仔细的观察和思考。The subjects were actively participated/ collaboration was highlighted.作为被观察的对象,在镜头面前他们同样也是演员。 |
|
这能叫记录片?让土著表演还能叫纪录片?让生存都困难的人用原始的方法捕猎,仅仅为了光线就让人在零下二十度裸体,这已经违背纪录片基本原则,影响了人家的正常生活……除了历史意义还有什么?
|
|
9.1;作為還原的紀錄 |
|
弗拉哈迪虽然违背了“真实”的法则,但他却留下了关于爱斯基摩人最宝贵的影像,以至于纳努克成为了爱斯基摩人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一个特殊符号,弗拉哈迪在这部充满了爱与温馨,残酷与尊严的电影中也找到了他之后的创作道路,与世隔绝的人类文明与关于生存的抗争,纳努克猎杀海豹其实不仅仅是关于胜利与失败,更是关乎生活与死亡,我们也会直接联想到之后路易斯安娜州的鳄鱼,自然环境的残酷也是弗拉哈迪一以贯之的主题,在电影中他利用暴风雪与狗之间的蒙太奇来表现这一点,而爱斯基摩人在自己建造的雪屋子里能获得保护,这是人类古老的智慧,我们学会了顺应自然保护自己,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20世纪初期现代化开始萌芽,甚至在这片荒凉的土地,弗拉哈迪本人也意识到了这种传统、艰辛的生活方式也即将走向终点了吧,纳努克的去世就显悲凉 |
|
超多可爱的狗子!感谢狗子在人类的生存和成长中一直陪伴人类帮助人类!狗子就是最好的!绝对的真实是不可能存在于另外一个人的见证之下的。既然摄影机无论如何都会使拍摄主体self-conscious, 那么又何必去争议是否含有表演成分呢?反而是发生时没有摄影机摆在面前、而现在以表演的方式“再现”才更接近真实吧。不过这个年代拍摄纪录片的成本太高了,这部片搞得人家饿死,奥逊42年的那部《四人一孤筏》也是拍摄场景重现时一位当事人/英雄人物掉海里淹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