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道具,场景做的还是比较用心的。拔高也显而易见。老毛的名言,不辣不革命,竟然从邓的嘴里说出来。生怕不知道曾经留学法国。一开场放《卡门》。中间写信放的竟是《马赛曲》,不是更应该放《国际歌》?也是法国人写的。李明瑞最后结局是被当成反革命清洗了。在天之灵不知作何感想。CCTV6 |
|
片尾重点提到了李明瑞,还说了许多赞美之词。这样安排,可能是与他在1931年在苏区肃反中被错杀有关。一代将才,不要高官厚禄,提着脑袋干革命,结果被自己人整肃了…… |
|
领导起义的叫邓斌~跟那个去上海滩的人没关系😄 |
|
久远回忆 |
|
影片特写镜头非常美,随风摇曳的激情岁月。卢奇非常精神,他赶上了红色题材影视最好的时代。片中群演规模宏大,动辄五六千人的大场面。影片中的革命热情与激情很感染人 |
|
1993年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
|
右江清,红河红,天下的穷人一样穷…… |
|
和最喜欢老战争片的老爸一起看的 |
|
比较冷门的一段历史,讲得也太正式,看着老打瞌睡。 |
|
蒋桂战争俞作柏被蒋收买,派胞弟俞作豫到武汉前线策动李明瑞临阵倒戈反桂,迫使李白黄兵败而逃。战后蒋委任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同李明瑞一起主持广西军政事务。俞作柏在香港拜会中共领导人李立三,请求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中共决定由25岁的秘书长邓小平率一大批共产党员前往广西。蒋指示郑介民一面扣发粮饷,一面收买部队高级军官。内外交困的俞作柏不听邓劝说,贸然参加倒蒋的军阀内战结果兵败,南宁形势恶化。邓决定将共产党掌握的武装部队带到右江地区,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下,分别举行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邓为红七军、红八军政委,张云逸为红七军军长,俞作豫为红八军军长,并呈报中央任命李明瑞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 |
|
感觉有点乱呢,最后唰就结束了。人物都没搞清。卢奇第一次演邓,有马赛曲和拉德斯基进行曲 |
|
精雕细琢、大气磅礴的史诗大戏! |
|
1989年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影片,纪实手法融合如火如荼的工农群众大革命斗争场面,形成壮丽的史诗。很好地展现了年轻邓小平敢作敢为、敢于承担责任的大无畏精神和幽默风趣的性格。 |
|
只说一点,北伐名将李明瑞于1931年在江西于都县死于肃反扩大化,中国革命失去了一员虎将,而历次运动屈死的冤魂不计其数。 |
|
主旋律电影,无亮点,而且主角是李明瑞,百色起义只是尾声 |
|
小学时候看过,当时就只是看到几个人在说话,然后打几枪就胜利了。现在基本看懂了,和历史事实也大致相符。剧中邓经常有点扛住压力,力排众议的感觉,显然这是编剧故意要的效果,但我也相信确实是这样,就算是集体决议,也需要一个下决心的人,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里面,要做这样的决心也很不容易,这一点没阿谀长者。倒是最后,邓提议李明瑞为总指挥的事情,不确定是否是历史原型,因为当时邓应该已经去了上海汇报工作,没有参与后面的起义了,之所以这一段应该是提起李的历史贡献,电影播放邓公还健在,审核应该也考虑对李的影响,也可能是一种缅怀吧。起义后来遭遇失败却没有怎么样提到,毕竟是电影嘛。我倒是很喜欢邓公的演员,不但地道的四川话,而且一些动作很有意思,提议李明瑞的时候遇到阻力,发表讲话前还点了一支烟,这个细节很像邓公 |
|
改革开放主流和时代发展结合,时代精神,主旋律 |
|
好像学校组织去看过 |
|
阿谀之作。 |
|
右江清,红河红,天下工农一样穷…… |
|
场景比较有历史感,不像现在电影场景感觉就很崭新。 |
|
还是很佩服陈家林导演,看了下他的作品,全是这种历史剧,而且是正剧,喜欢。但这个百色起义,感觉力度不够,不知所云,前奏太多。有空再追其他剧 |
|
腰疼瘫痪在床看了一天CCTV6,挣扎着爬起来画一个西红柿,我看我再瘫痪下去就可以像弗里达那样把画架支床上了。。。是不是做领导人的必备条件是一口ke chen的普通话。。。 |
|
这一部失真格外严重,不知是否与当年邓大人的工作能力确实不高有关。 |
|
之前没太多了解过邓公的这段历史,所以看前半段感觉乱乱的,人物名字出现太多基本记不住,后面还好点。我觉得我需要来个重拍版本,再加点文献资料啥的… |
|
这么看邓斌不费吃灰之力就事业成功了。 |
|
主角是李明瑞 |
|
邓公在25岁就已经有如此作为了,真是后生可畏,致敬。 |
|
看过 |
|
没给五星是觉得本片以一种奇怪的手段不恰当地强调了邓小平的留法经历。吃饭时要听卡门序曲,写信时要听马赛曲,在广西农村也要听着卡门序曲载歌载舞。1989年时对“开放””洋气“”品位“不遗余力的展现,今天看来未免有点媚俗。况且邓小平等人在法国的生活并不富裕,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欣赏西洋古典音乐?再者,一个满脑子洋玩意儿的人,又为何坚定地认准了朱毛红军的道路,而没有被左倾教条主义带着跑?这是影片无法解答的疑惑。如果今天再翻拍,希望导演务必安排主角唱四川民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
|
完全没兴趣看下去…… |
|
世纪初的央视六 |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
|
买的光碟在DVD上看的,画质不清晰,加之没有字幕,其中邓说了一句“游吟博识”,后来看有字幕的才知道他说的是“油印博士” |
|
卢奇 |
|
重走硝烟路,以慰先烈魂 |
|
记得看得蛮有意思 |
|
太好看了 |
|
许多场景应都是经过考证甚至就是在历史事件发生地原址拍摄的,因此片子显得更加逼真。 |
|
history lesson |
|
小平同志25岁就领导左右江革命了!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
|
1989.08.08 |
|
我还为它写了日记,小学时候 |
|
历史完全非常正常 |
|
童年回忆,乡村放映机的年代 |
|
1989年在部队集体看过,那时候年轻无知,看不出所以然。现在看第二遍!对这个事情略知一二,还是因为看过《李宗仁回忆录》 |
|
反复播放的卡门,水土不服的马赛曲,说着实事求是的二代目,反映的是80年代的思考。 |
|
战争 |
|
了解一下近代史,随便看看 |
|
R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