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能像你这般坦率 我不会在众人面前表露情感 况且我愈感动就愈说不出口" |
|
占有我养育我塑造我的是高贵的母亲,法兰西;但教我爱的启蒙我的让我懂得民主自由反压迫要独立的是性感的情人,另一个法兰西。越南小公主何去何从?她自然是毫不犹豫选择反帝反殖民,再崇拜母亲也没有情人吸引力大。 |
|
發達資本主義的羅曼蒂克送來的自由觀塑形了被殖民地的個體觀念,然自由主義式的保守派或宗教觀仍舊將異族丟到了低等的秩序中,故被殖民地便需把個體的自由觀嵌入到共產主義的利器以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建立,此即為何共產主義只在初端充滿希望(包括法共)。法越之親姻糾葛實與歷史螺旋無異。大愛民俗。 |
|
让我想起《毕业生》《红河谷》《走出非洲》,有一处仿佛世外桃源,德纳福的坚强宽厚让我感动,非常荡气回肠的电影PS印度支那一般指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或中印半岛。中南半岛在亚洲东南部。位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间。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
|
|
萨义德东方学佐证,西方视域下自作多情的剧情(尤其最后那句我是你的孩子),对殖民时代的留恋。唯演员和越南风物值得称道。“橡胶树般的无情女人。” |
|
莫名很喜欢越南背景的电影,意外地很喜欢这个故事。一直都知道这部片子,但现在才知道是女神男神一起演的,气势恢宏,情感细腻,摄影和场面调度极佳。 |
|
卡蜜儿裸着上身醒来见到一个男人一点不惊讶还跟他拥抱?"我一向弄不懂法国人的罗曼史,尽是些疯狂愤怒痛苦,倒跟我们的战争史相似" “法国人教会我们自由平等”这部片可以看看殖民者咋样抽打工人嘴上还说你是我的孩子 把一大一小的船烧了 遇到危险还强迫人工作 把人关在笼子里用水刑 杀死小孩 还有评论说有殖民地情节的 真被殖民了你就是那个被打的奴隶 而不是卡蜜儿这样的公主遗孤 卡蜜儿后半程几乎都在睡觉 感情描写太粗糙 把殖民史拍的这样柔情似水也是厉害 用法国母亲和越南孩子作为隐喻 高啊 一下子显得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亲近了 不再是压迫者与反抗者 而是成长的子女对父母的反叛 法国不再是面目可憎的剥削者 而是带来平等自由的启蒙之母 总体感觉就是法国失去印度支那后的自怜自叹 没法殖民了 就拍个电影或美化或感叹曾经 |
|
爱情掩盖下的赤裸裸殖民主义啊,编故事功力是不错的。剧前介绍越南女孩王族女孩妇女的死及女主继承了她父母的遗产,让殖民主义合法化了,女主通篇跟各色越南人都以母亲、孩子通称,鞭打自己劳工是说你是我的孩子之类,真是虚伪,这么恶臭的思想居然可以拿高分,大部分人屁股放错位置了吧,你们就是这帮白人殖民者眼里的低等劳工,就应该受奴役,你看我还用母爱一般关心你、鞭打你、教育你不让你犯错误。国产的编剧们,你们能不能争口气,学学人家怎么把恶臭的思想包装好一点 |
|
爆脾气的年轻法国军官,摊上一个无法无天小公主的初恋,参与推动越南独×立×革×命的故事。配角们显得那样莫名其妙,也许因为法国失去越南的过程,本身就是没有秩序的。值得敬佩的是德纳芙的角色,就算半辈子走过的路证明是错和无用,也能淡定如初。 |
|
“年轻时我以为世界上有些东西是紧密联系的,男人和女人,高山和平地,凡人和上帝,印度支那和法国……”法国人真是擅长于把任何惨烈的历史转换成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
|
以曾经殖民者的身份来拍一部关于曾经的殖民地的电影,这部电影的视角很值得玩味,流露出抑制不住惋惜旧日荣光的酸楚,让人想要窃笑.
凯瑟玲德纳芙的美貌无需多言,但毕竟是年岁不饶人,有了疲态,越南女孩是那种典型的西方人认定的东方美人,但跳探戈那场戏让我改观,她实在美丽非凡 |
|
站在东方视角来看西方殖民者的温情泛滥,才更能体会到什么叫惺惺作态。以父母身份自居,蛮横植入的价值观念,拒绝平等和谈判,这样的昔日“荣光”散发着腐烂的味道。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那句,your Indonesia is gone. |
|
我21岁的时候看24岁的凯瑟琳德纳芙,惊为天人;41岁再看49岁的她,依旧眼波流转、风情明媚。文森特佩雷斯和凯瑟琳德纳芙、苏菲玛索、伊莎贝尔阿佳妮三个法国国宝级女人合作过,也可以称得上法国国宝级男人了。 |
|
错了错了不该嫌弃Orientalist melodrama这种形式的,单纯看你怎么拍罢了。好喜欢的女性视角,基本家庭内每组dichotomy都是一个母题对照,但更牛逼的是父-母-子/女的稳定nuclear家庭结构在此片里都是destructive relation(三角必须在缺失一角后才会得到resolution)。of course这还是本质Orientalist,没逃过东方凝视下常见的等级叙事,边缘族群丧失话语权和性别权让步于种族,也充满了殖民怀旧等等等等。 |
|
在浓重的热带树丛中,电影的氛围和空气几度让我濒近窒息。缓慢的节奏和有些晦涩的字幕,坚持下来我最终也没能如释重负。一张闪着光亮漂亮的亚洲脸庞,一个国家内韧却不屈的抵抗,成长和蜕变,不顾一切的爱情到心如刀割的女斗士,历史的沉重无以言表,可橡胶树上留出乳白的泪水,足以让人无法喘息。 |
|
开头和结尾都不错,中间就差点,该交代的不交代,可以不交代的使劲交代。总结一下就是:出现的德纳芙的地方都不错 |
|
tu fais partie de ma vie, maintenant...j'ai besoin de ta voix, de ta douceur, de tes mains. |
|
人生在历史和时间里变迁,最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从头到尾,我都看卡美不顺眼,不知道是不是“市容”问题,好吧,我承认,我很浅薄. |
|
江苏文化D5,俗称碟圣,靠了,那时候碟片真贵。 |
|
狗血猎奇,东方人在镜头前皆僵硬如木乃伊,性格面貌乃至服装皆是传说中款型,西方对东方想当然的意淫解读可笑又可悲;反复咀嚼那段历史,非但没有长进,最终仍是认“法”作母,始终不忘意识形态的强占;感情发生得莫名,终生的坚守守望更是薄弱,各位主角都像打了鸡血般情感冲动。 |
|
不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来看这部电影产生了距离感,枯燥乏味,很多段落显得突兀不自然。影片是有着大气恢弘的视角,但着力点模糊不清,节奏也太慢。唯一吸引人的就是凯瑟琳·德纳芙和她在影片中的造型了。 |
|
爱情史诗篇的通病 剧作有疏漏 文森特表现较弱 →_→【你就直接说床戏太少好伐】 |
|
出門前租不到這片子,剛卻在第四台看到這片子,去過越南之後,覺得當初法國是以"永世經營"的角度在經營越南的,這還包括所有的人口買賣呀.昔日以"殖民"之名,而此世"觀光"的巨人正以一種無色無味的方式在啃食那一塊備受苦難的土地.在片子裡看見了20年前的下龍灣,橘色帆舟真是美極,上個禮拜我還在那兒. |
|
越南姑娘爱上勇敢的法国父亲,杂交的儿子可以视为新越南的象征。而法国父亲为他洗礼,他最后居然又认法国女人做母亲!!真真是寡廉鲜耻的意识形态侵略!不不,简直是西方对失去的东方的意淫。 |
|
原来印度支那是指被分裂的越南啊!有关殖民者到殖民地生活把那里变作故乡,然后又面临必须离开的主题,被祖国和土地孤立为离魂异客。大概因为某偶像组合,对越南人的脸没有任何好感,而且相濡以沫这种事演出来真的好恶心。德纳芙在车里那段欲拒还迎的戏还真是不赖,好吧我就关心这个。。。 |
|
6/10。贵妇代表宗主国,鞭打劳工自称殖民地人的母亲,她父亲责令女仆给唱片机扇风突显法国文化的强势,公主是觉醒的越南,和母亲跳探戈舞时垂下脸不满宗主国的控制,军官扒开上衣替她疗抢伤短暂的投怀送抱又最终投奔革命,军官追求自由的法国思想背叛了爱情和职责;日内瓦会议上越南后代认法国为母亲。 @2017-11-04 22:19:58 |
|
1993第65届 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越南,爱情。 |
|
想和你到越南去 呼吸潮湿氤氲的空气 赤脚穿过拥挤狭窄肮脏的街道 看后殖民时代奢华颓败的建筑在傍晚投下阴影 雾气笼罩西贡河内 我们在低矮的热带植物下更加闷热 湄公河边或许有悲凉老旧的竹椅 在咿咿呀呀中嗅到越南咖啡香气旖旎 杜拉斯的情人死于法式抑郁 我们沉默地一起沦陷在旱季雨季... |
|
The shame of the history cannot be covered with the epic of romance, not even the most twisted French one. |
|
法國和越南之間剪不斷理還亂啊…邊看邊想著要去越南= =現實會讓一些東西屈服的,因為不服也不行,既定事實已經在那裡… |
|
借着艾莉安半生居住越南的回忆抒发法国人对这片殖民土地的心情,倾注于越南养女卡蜜尔的爱,并不因为卡蜜尔抢走爱人,缔造了一段传奇,坚定走入另一条路而忌恨,建立在剥削与占领之上的爱是多么真诚,这种复杂的情愫浓郁散发于中年德纳芙凭栏的背影。 |
|
3.5. 完全不能理解Jean-Baptiste/Camille/Tanh这三个人,这三个人无论感情还是选择都是不东不西不伦不类不人性化。Catherine Deneuve/Dominique Blanc则光彩照人个性鲜明,比景色还美。 |
|
以西方殖民者的角度反思自身。叙事站的角度太高,融入了太多的历史性,难以真正的共情。由其是对法国军官和印度支那女孩爱情的描绘,真的不能再刻意了。虽然以人伦关系映射那段殖民史的构想不错,但人物真的好符号化。反倒德芙纳饰演的不太正面的人物形象立体许多,以母女关系展现出殖民者对那片土地复杂的感情。她热爱那片土地,可是又展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控制欲,而这种父权制的构建正如二人的母女关系本质是虚假的。那段二人的探戈舞很直的玩味,极具交锋的意味。还有就是让文森特画脸谱演戏那段让我忍不住直呼荒缪,可真是难为他了 |
|
翻译有些地方不是很看得懂,其实印度支那不仅是越南,还包括柬埔寨和老挝 |
|
片子很好的以越南独立前为时代背景,很投合法国人前殖民地情节,那晨雾弥漫的种植园,那缓缓流淌的湄公河,多么深情的法国母亲和越南养女(暗喻法越关系),而一切美好就要失去了。但这只是导演描绘的殖民地上殖民者视角的美丽梦境而已。就算后来越共再不好,殖民地这烂制度也是该灭亡的! |
|
大环境决定小人物的命运,即使是爱情的姻缘巧合。 |
|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
|
电影被我看成了电视剧,平均每集十分钟 |
|
邊看邊覺得Catherine Deneuve好像某人,又說不出是誰,原來是Heidi Klum。。。 |
|
导演肯定是想拍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可惜受限于强烈的殖民者视角。片末的不认母和认母——越南亲妈不认,却认法国的“外婆”为母,将此推向极端。站在殖民者的位置讲与被殖民者的情感关系,掩饰得再好,褒贬都在那里。一方付出、牺牲,另一方只顾自己得到,为了政治目的又舍弃(孩子)。 |
|
以前没看过的时候,还以为是讲印度的神马事情,原来印度支那是Indochina的翻译,是殖民时期的越南,缅甸等地区。基本上电影还是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结尾非常艺术,并影射两个国家的未来~
Ps:文森特还是依旧一副情圣模样,让各个阶层的女性都心之神往~ |
|
在arte看的,之后紧接着就播了cathrine deneuve的纪录片。很值得回味的电影 |
|
我没办法被感动,情节都忘光了 |
|
大型东方学样本,开头结尾极富张力,台词也很有哲理。没有什么是不会烟消云散的……女主和Camille不止母女情的相处,与Camille父母的友情,父亲,情爱,橡胶园,法国对印度支那的统治……回到一个世纪以前,你我因着肤色(也许不止肤色),大抵不会是安南公主或上教会学校的富家小姐,多半是被锁链桎梏的奴仆或仅能喘息的包身工。对大多数亚洲人来说,被殖民者凝视、俯视绝不是什么“温馨”的体验。如果说有一点点羁绊,那也是苦涩的、凝结着季风气候丰沛雨雪的血与泪。 |
|
流水账叙事,像小说改编,因为叙事上想不出过多的办法,或者说作者驾驭不了宏大的历史观,所以用了很多的旁白,并且大量视点转换。很多欧洲人拍的亚洲元素电影里,只要亚洲人在一个比较窄的场域里和较少的人发生对话,都被处理得特别奇怪。仿佛只有白人的叙事节奏是对的,只要亚洲人单独相处的对话和节奏都和整个影片的节奏是不搭调的。 |
|
2013-10-19 Jhon, 上海影城。人物政治隐喻,戏剧化的情节,迤逦的越南风光,寄予大量情感,艾丽雅纳的橡胶园堪比斯嘉丽的南方农场,故事试图借此跨越文化和主义,终究显得生硬。最后是全球化、技术扩散、消费浪潮完成跨越,下龙湾迷宫成为了熙攘的旅游景点。 |
|
7.8。电影里的爱情总是叫人心碎,掺上殖民地战争背景更是死去活来。卡蜜儿望住巴普蒂斯时眸光闪闪动人。经历了这许多之后的德纳芙比一开场时更为美丽。男主外冷内热,情绪易激动,是言情故事中不该爱上的典范。公主出狱不可回头,命运的可堪玩味之处。 |
|
如此殖民者视角的情节,却自以为浪漫悲壮。完全是对越南的又一次文化羞辱。 |
|
越南公主,中国提督,投身革命的公子,上流社会的舞会,殖民军海军军官....其实心绪平静下来后再想,导演并没有讲述任何故事,只是这些标签本身给人许多发挥的余地罢了 |
|
一段跨种族三角恋,背后是20世纪30年代的越南,是越南人独立意识开始出现,民族解放和左翼思想迅速扩散。导演脑中的西方中心主义阴魂不散,但暧昧的关系哪遮得住“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势啊。20100520@胜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