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了想还是标上了“纪录片”的标签,因为法庭实录还是比重最大的(伊朗人这个啰啰嗦嗦啊,不论是这里,还是《一次别离》!)。但最赞的还是请来案件当事人重新扮演自己的段落,打破了虚构与真实的界线,感觉太奇妙了!这或许只是一件“梦想差点误入歧途”的小事,但电影让它变得不平凡。 |
|
看了十五分钟即奉上五星。之前为公号翻译的戈达尔采访中提到过“现实纪录和戏剧达到最高级的层次时便合二为一,电影通过现实纪录,会形成戏剧的结构;通过戏剧的想象和虚构,会达到生活的现实”。《特写》即是戈达尔口中的“最高层次”的电影。形式、结构之外,它也拥有令人动容的瞬间。 |
|
到现在,还是能听见那个空罐子滚下斜坡的声音。。。 |
|
4.5;特写审视心灵,我只想说,这样一个以电影之名结识、又以电影之名行骗、最后以电影之名释然的国度,和结尾一样温情而有力量。 |
|
1.打破虚实界限,解构纪录与虚构、现实与搬演、演员与导演、骗与被骗的分野。2.这是阿巴斯献给影迷的一份质朴而深刻的礼物,也是导演的自况与自辩。3.首尾游戏:连续声响与近景镜头剪切vs断续音轨与远景遮挡长镜。4.动人细节:枯叶堆中的鲜花,滚远的空气罐,逮捕搬演时的三声鸦啼。(9.5/10) |
|
朱莉被茱莉娅泼了冷水,萨布齐恩却被玛克玛尔巴夫接出牢狱--因为这里是伊朗,一个阴云笼罩却充满爱的国度。情景再现纪录片,想拍的人被阿巴斯说服做了主演,主角是梦想的小偷。据说这是阿巴斯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依旧颠簸在路上,结尾一个特写定格,一抹羞涩的微笑,一盆温暖的小花。 |
|
8/10。家在阿巴斯电影中是一处能把人与外界隔开的避难所,所以怀着理想希望社会认同的萨布齐安即使察觉苗头不对仍执意前往他家,片中有两次摄影机被挡在大门外的场景:开篇警察和记者打车去抓捕罪犯,当记者进门,摄影机却始终待在车内,没有拍摄萨布齐安被逮捕的狼狈,转而关注司机看飞机、等待,结尾登门道歉时,摄影机停留在手捧紫色菊花的特写象征生命的谅解,阿巴斯式的道德情操与客体保持距离、尊重人的隐私。法庭戏采用声音分离,回避拍摄正在说话的人,因为阿巴斯认为自白的心声比人的表情更加丰富。萨布齐恩想要拍摄漂亮的房子而提议把树砍掉,但还是决定换个角度避开;司机把土堆里的花捡起插在车上,却一脚踢飞气雾剂罐子;树和摄影机、花和罐子的关系,不仅仅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诱惑物,还包含着对现代性的质疑,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回归倾向。 |
|
「我曾經這樣被介紹給某人:『這位是《特寫》的導演。』對此,那樣並不是來自電影圈的人說:『我不覺得那部電影有導演。』多棒的概念,出於無心的讚揚。」──《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 Lessons with Kiarostami) |
|
!!!!!看着他抱着花坐在摩托后座上,一股热流从胸口涌上头,然后眼眶就湿了。被震到了九霄云外,完美的电影,阿巴斯最高作。 |
|
#2017SIFF# 几乎可以五星啊,各种对电影本体的挑战确实很到位,就是阿巴斯欠点节制,比如自己跳的太多了,而且法庭戏的处理其实也有点让人不爽(没有反思摄影机的权力,相反在利用它,而这点基斯洛夫斯基要好不少)。结尾段落马克马巴夫现身和音轨处理真是神来之笔(音乐也好棒)。修复版 |
|
我是个对艺术很感兴趣的人,我从小就看过很多电影。……扮演导演很难,尽管我有自信,还有他们给我的尊重,他们给了我热情的招待……在此之前,没有人会顺从我做这些事,因为我是个穷人。可我假装是名人,他们会按我说的做。但我离开他们家,我又回到从前的我,当时是晚上,当我拿了钱,我才意识到我还是原来的萨布吉安…绝望的一点零用钱,这样他可以回到凄凉的家…我意识到我仍然是同样的可怜的家伙,独自回到了他的社会阶层。所以,我会去睡觉,当我醒来,然后想去那里为他们做些事,即使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我还是想回去。由于我对电影的热情,而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尊重我、支持我,我的确陷进去了。它鼓励我更好地工作,到那里,甚至觉得我是一名真的导演,我是真的马克马巴夫,我觉得我真的是导演,真的是他……假装一名导演本身就是一个表演。…… |
|
按我现在的电影观念去理解,完全可以看作一个加入搬演的纪录片。但阿巴斯一开始就没打算建立与观众的契约,也没有挑战纪录片伦理的意图。他选择用一种模糊而先锋的方式,去演绎一个极其戏剧化的故事情节。由于抹除了剧情与纪实的边界,使得电影内外的情感得到双向扩大。我不能不想到安东尼奥尼的《放大》,比起安氏探讨艺术(摄影)的真实,阿巴斯直接探讨真实(现实)的真实。虽然这层附加的意义使得《特写》非常特别,但法庭辩护段落依然显得有些冗长乏味,尽管它拥有对切镜头,也让每个人物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而让我同样作为影迷感动至深的瞬间是,萨布齐恩赞美马克马巴夫电影真正懂得穷人之苦的时刻,导演骑摩托载着手拿鲜花的骗子的时刻——在那些时刻,人性之美通过艺术技法准确无比地传递给了观众。 |
|
电影中出现了两次鲜花的片段:第一次是记者的司机等候批捕时偶然从路边捡拾所得,第二次是导演和主角买来致谢原告的。两处不经意的闲笔正好是像男主一样底层人物的写照,热衷艺术却无法逾越贫穷和阶层,被遗弃路边的鲜花总会被有心之人收集和欣赏,何尝不是与落魄生活的一次和解;社会原本就存在这各种不公和弊端,如果不是这一次“假装导演”的行骗,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接触到高墙内的雅居之人,庭审现场的纪录片段同时也是主人公对自己内心的审视,他从电影中看到了自己,观众从电影里窥探了自身,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路边废弃的空罐空瓶,滚落在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被社会踢走鞭踏,想触摸原本不属于自己身份之外的东西,不料锒铛入狱。普通人大抵难逃这两种命运:像废弃的空罐一样useless,或者像散落路边的野花一样被嗅见芬芳重新捡拾。 |
|
特写让西方认识了阿巴斯;这绝对不是一部纪录片;赝品这个在现代性里无法被证伪的概念,被阿巴斯证伪了。 |
|
阿巴斯电影的一贯主题是“赝品”,以及它如何产生并呈现在这个世界,这种嬗变需要一个潜在情境,导致对自己认知的模糊和开放性。特写则是对“赝品”的凝视,让其“感觉”和“实际”紧压在一起,最终向人们显示揭示这种嬗变的本质。 |
|
是个剧情片。厌倦了扮演自己的穷人,跌进了电影的迷梦。但你在看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它怎么这么真,居然可以这么真啊,导演跑出来了,玛克玛尔巴夫居然也跑出来,啊,原来所有人都是真的。他们真的还原出了整个案件经过,并且连“玛克玛尔巴夫”所描述的电影美梦也成真了(对他自己或那一家人)。电影如梦如真,亦不知是真是梦。 |
|
对我而言并非最好的阿巴斯。摄影机在场并不能保证电影在场,我们顶多可以确信的是事实被纪录了,它甚至不能算上“现实”,因为我们并没有被提供一个视角以便观看。这就是新闻和电影的区别:新闻追随事实,因此它得手的始终只能是个残影,而电影创造事实,因为残影只是它出发的起点。电影没有权利居高临下地相信自己足以弥补现实和它的距离,因为这样的行为很难摆脱单次且偶发的慈善的嫌疑,电影只能反向地、在阴差阳错的交汇中触及现实的罅隙,譬如,摩托上后座上的花。 |
|
真实的人来演真实的事情,并用本真纪录、事件再现、甚至是设备故障来“欺骗”观众,最终令观众反思银幕上的“真实”,究竟真实或虚构到什么程度,其意义在哪里。短短九十分钟,就切肤感受到德黑兰在90年代的面貌和气氛、人的心态。无愧于电影-纪录片这个混合体裁中最好的作品。 |
|
1.这令人昏昏欲睡却始终没让我睡着也没让我笑的话唠片应该除了阿巴斯别无其他了;2.梦想再伟大也不能成为欺骗他人的借口,然而梦想能欺骗自己——艺术改变人生。 |
|
生活流影象大师阿巴斯用这部惊艳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纯粹。上个世纪的影象是属于黑泽明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和阿巴斯的。没有令人眩目的镜头,凌厉的剪辑,只有感情,对事物,人物充溢着的感情,还有那如同神来之笔的画外音。阿巴斯顺便借主人公之口传达了他自己的电影哲学。 |
|
勉强及格。搬演了一起假冒马克马巴夫的诈骗案(其实没骗多少钱),有过程回顾,还有玩了次视角转换的抓捕过程,当然重点是庭审戏,台词都写好是不可能的,阿巴斯给演员空间,也捕捉到了法庭上的细微之处,让记录感扎实,但这么做有个代价——你只能在框架上掌控,而细到台词的程度则有可能脱轨。阿巴斯拍这个片子,第一是自况,诈骗的起始是公交车上无意的搭讪,动机其实随机,而法庭上刨根问底的问题,则近乎逼问拆解导演的创作动机;第二是营造一种真假互相伴生转化的电影趣味,第三是注入一份悲悯心情,讲讲几个人物的生活困境,让马克马巴夫真人出镜再送一束鲜艳又伴着羞涩的花。立意不错,但那些即兴发挥的冗长对话缺乏节制,也少了之前摄影机溜号一样盯着路边空罐的趣味 |
|
毫无疑问地,《特写》能受到戈达尔的高度评价,毕竟阿巴斯将巴赞的“电影本体论”运用到了极端甚至可怕的程度在影片之中,“纪录“与”叙事“的二元对立彻底打破,而固定的近景镜头以及断断续续的嘈点杂音看上去沉闷实际上反复强调摄像机的在场。它毫无疑问的影响了很多伊朗甚至其他国家后来的导演。 |
|
阿巴斯自然是名好编剧,但他在电影上的成就却并不在故事(内容)上,纯靠故事取胜的影片在导演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如何讲故事(形式)才是他的重心所在。或者说,他考量的一直都是“电影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
|
真挚淳朴是阿巴斯最权威的代言词,大量面部特写是阿巴斯最具杀伤力的情愫释放;作品将演员扮演自己的原景重现与庭审纪实相融,混淆了虚实,也结合了剧情/纪录片,用独特新颖的拍摄手法真实反映伊朗穷困与阶级差异的现状、渴望与追求,结尾定格在萨布西恩手捧鲜花的温柔,泪崩;间断音轨/滚落空瓶。 |
|
或许真正的原始即是某种不自觉的先锋,真正的先锋即是某种自觉的原始——就算没有戈达尔的吹,这样一部承载着“驶入又驶出电影之现实”的作品也足以让人魂穿《火车进站》。本体野心和高负重台词的关系还有待辨明,所以唯一确切的不满是,既然关乎艺术话语权的反垄断,花色就该让他自己选才对。最着迷的是帷幕徐徐拉开之际,渺小的飞机在仰望中“上升”而去,罐子在身旁、在凝视中慢慢滚落,多么温和动人的一次立场宣示啊。 |
|
阿巴斯重新构建与解读电影。在《特写》中,电影不再是故事的载体,反而成为故事本身。从一个事件到一部电影,他模糊的不仅是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界限,亦推翻了纪实和虚构的高墙。特写与偷拍,行骗与被骗,演员与导演,真相与谎言——这些对立的词语在此语境下却无法割离,成为事件本身的关键词,更是阿巴斯对于“电影是什么?”给出的终极答案。 |
|
竟然尼玛是真的……戈达尔这个老妖精说之所以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就是因为阿巴斯是个小妖精……无论题材还是手法都相当大胆。结尾一如既往地相当有力。请送往法制频道。 |
|
一切的「自然」都經過控製,虛實結合來回穿插,就算是重演片段,究竟有幾多是真實?正如最後那段「爛聲」那樣。但重看有感,電影是否有介入現實的責任和能力?亞巴斯在法庭成為第二個主控官(由如真實電影式的直擊),電影也確實改變了一個人的生命,目擊一個人的自白,但終究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好的改變.. |
|
这片真是戏里西外都只想用一个萌字来形容~~戏里有人冒充马克巴马夫拍片被抓只因太爱电影,戏外著名的阿巴斯听说著名的马克马巴夫被人冒充上法庭了立刻跑去拍成电影,片尾更是温馨到可爱——虽然片中特别是庭审部分陈述颇为沉重,可实在还是觉得萌翻了~ #20SIFF |
|
阿巴斯说自己最喜欢自己的这部电影,我也是,多少感觉比其他更有些内容。我也相信艺术通常情况下产生于资产阶级,穷人没时间没条件思考艺术这些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的东西,尽管艺术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结尾真正的大导演出现,霍塞一直呜咽令人很感动! |
|
一个关于影迷文化的经典影片,喜欢电影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拍电影,即使为了对电影的爱而获罪。也是一个关于文化场和阶级区隔的电影,名人拍电影是因为有钱,而穷人拍不成电影是因为既没有名也没有钱。同时,作为一个隐喻,伊朗电影人相对于欧洲导演就像此片中的窃贼布齐恩……单调乏味的电影风格,有助于模糊真实与再现之间的差别。和《伊朗电影往事》一样,这种关于电影史或电影社会学的影片之所以频繁出现,也似乎是一种需要分析的“文化”。斯蒂格勒在《梦的器官学或元电影》中对此影片有所提及。 |
|
电影如何超越其自身所划出的区域而直接作为一种实践参与社会是很多导演想要实现的 伊朗的导演似乎格外关心这一点 阿巴斯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则他在新闻上看到的案件具有的与电影文本内、外、间的三重关系的潜力 通过参与其中将一个原本借电影外衣但实质上外在于电影文本的事件重新电影化 并通过让实际人物出演自己完成了对事件本身的翻转和介入 原本被欺骗以为参演电影的富商儿子真的成为了电影演员而骗子导演也被伪纪录片形式的自反确立为一个导演 如果说原本让人啼笑皆非的欺骗事件已经构成一个行为艺术作品 那么当事人尤其是被骗一家参演本片更是以艺术的方式来完成了对前一个作品的消解和谅解。我们发现 本片所涉的人物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关心艺术 这大概是最美妙的地方。踢彩带罐子下坡和与真导演一起买花段落很棒 |
|
【上海电影节展映】最新修复版。一桩离奇的案件。既有让当事人自己扮演自己的情景再现,也有真实的法庭记录。在阿巴斯的编排剪辑下,真实与虚构,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分界线变得模糊。男主角的法庭自我洗白真是巧舌如簧,充分展现演技。后来的表演也非常自然。既脱罪又主演电影,实在离奇而幸运! |
|
10/10,的确是非常有创意的将纪实与故事两个本来应该对立的元素成功融合的杰作,好多有意思的结构设计:不找「演员」,全篇都是自己演自己(从开头的出租车交谈到后面的法庭审判到后面去认错到结尾一直都是)/用伪纪录片的方式拍纪录片/让本人去演自己以前做的事/末尾故意让声音时断时续,来提醒观众制作团队的存在/各种噪点杂音等等提示观众这是在摄制,但故事因为演员是本人的原因却是在真实发生的,导致你无法确认他们是在演自己还是在真实生活/等等。
除了这些开创性的东西,本片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结尾的温暖小花与淡淡微笑的特写定格,也是很暖心了。 |
|
“一部相信電影能夠救回現實的片子”。太充沛、太靈動了。阿巴斯將真實與虛構、表演與紀錄之間的邊界完美消解;人物與其「角色」在觀眾的世界和電影的世界裡滲透,想像的畫面究竟是在電影中被「表演」還是發生在現實生活裡——這一切都如魔術一般。而主角作為一個潦倒卻有電影夢且渴望溫暖的人,微妙的人性和充沛的情感被無比精準地描畫出來,怎能不產生共鳴。最妙的是它作為電影是極其美麗而詩意的,而非符號似的流於觀念——那個空罐、那在摩托車上搖曳的鮮豔花朵,真美 |
|
最大的好奇在于分辨哪部分是实拍记录,哪部分是情景再现。我原本确信真实的两个段落是法庭审判(接近黑白色调的画面)和两个马卡马巴夫见面后(收音话筒时断时续),结果看了阿巴斯自述居然都是有人工伪造成分。
完全基于探讨欺骗与真实之间的创意构思,放弃一部分拍摄技巧手段,幕前幕后联动的故事,使得这部电影更有后劲儿。假马卡马巴夫是以伪造导演身份骗了那家人,可是引出这部电影拍摄后,谎言变成现实,那到底算欺骗还是真实?
因为放映员放错胶片顺序,顺势重新调整剪辑顺序,就这样偶然因素也掺杂到制作过程。
今村昌平在《人间蒸发》也推倒过棚搭背景,打破纪录片界限。而本片的核心点就是源于电影,则更为取巧。 |
|
极致迷影,以表演僭越导演,借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四要素,可以说是作者、作品、观者、世界融为一体,艺术不寻求所谓被摹仿的那个真理,它就是赝品。落泪瞬间:他捧着花坐在摩托车后座,好像他的影子。 |
|
中国电影资料馆第四部。
太过于唠叨……
讲的是无法逾越的阶级与权利。无法翻身的贫穷,导致白日梦的幻想被实现。
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尝试一次梦想中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吧,即使梦会醒,即使一切如同泡沫终将消散。
所以我也曾在家里幻想过不属于我的生活,也许终将无法企及,但还好有幻想与电影的存在。
谁都是导演,谁也都是演员,只是看自己是否满意属于自己的剧本。 |
|
真不愧为电影终结者!被阿巴斯给予《特写》的事物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从高处落下去的空罐子。但我们正是在这个平凡而常见的事物身上看见了一种隐秘而感人的力量:真爱抑或是真实的生活。就像电影里捕捉到的“电影”画面那样,这种因互动或者冲突而自觉、自发、自然形成的持续运动,可以说是既定义了电影这门艺术,也阐释了电影(人)存在的意义。阿巴斯在他的电影里很少体现政治性。但有趣的是,他的电影却都是拍给政客们看的。作为永远把握导筒或者方向盘的决策者,那场庭审更像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实验:一个能用货币购买但没有才华欣赏电影的人和一个能用才华欣赏但没有货币购买电影的人,到底谁真正意义上能够拥有电影?在消费社会里,我们很难再将作品(正版)与商品(盗版)区分开,就像你很难分辨什么是复制的《日子》什么是原本的生活。 |
|
有意思的是最后的声音时断时续,艺术和生活的相似性童话被彻底打破。到底什么更真实,艺术之花更鲜艳还是最后萨布齐恩怀中的歉意之花更迷人。 |
|
散场路上经过的所有人都在讨论,见解各不相同,但似乎都深陷其中,这就是对它最好的评价吧,管它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还是马克马巴夫的电影还是塞布齐恩的电影。当本尊与假冒者前后而坐一路同行,当登门致歉报上自己的真名和假名,当最后定格在笑中带泪的特写,银幕内外的共振模糊了虚实界线,如电流穿身激活几根麻木已久的神经,惊醒时方知梦已成。震撼在得知角色均由真人扮演后成倍放大,又在看到他说出「电影毁了我一生」后陷入无边寂静;回想庭审片段摄影机与他的微妙关系和暗中角力,叹息清晰可闻。结尾对音轨的处理简直是电影之神降临。但电影之神是否也曾被撼动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3692725/ |
|
若有机会能在影院看到这样的杰作,我很乐意放声大哭。 |
|
#百丽宫猎德. 正中哭点,“当不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就要回到自己的阶层动弹不得”,“不是他的错,是社会的错”。当真导演迎接刑满释放的“假导演”时,当主人家开门迎接他他躲在花后面害羞微笑时,所有的温暖都在张开怀抱。故事本身就很精彩,阿巴斯的处理结构更是锦上添花,太喜欢了! |
|
从来没想过可以是这样一个故事,而这样的故事还可以发生在现实,伊朗腾出的那份艺术气质,以一种温和、坚定而又慈悲的形式,定格在最后一帧的明媚里。那明媚之所以格外摄人,又托赖于阿巴斯对案件再现的奇妙处理,记录与重现,拟态与表演,黑白的过往与缤纷的当下,顺畅的配乐与断续的录音,纷扰交错,难以置信而又豁然开朗。本来觉得阿巴斯镜头下一个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已是可爱极了,《特写》还可以把溺在电影里的众生,拍出更丰盛的可爱来。#资料馆# |
|
【B】我还是觉得这是个骗子 |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影選2023:連城映對Critics' choice 2023-city connections 35mm 75$ HKFA film talk with Dora Choi & Ernest Chan 港譯:大寫特寫 左右隔壁位都睡死
又名:《電影、藝術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資深影迷都講要理解伊朗或中東電影先要看Abbas Kiarostami也不是毫無道理)
Fake documentary, disjointed film
法庭自白與摩托車後座預想成真,形成影史最偉大畫面之一,顛覆film genre的虛實互交敘事是自成一格的流派,電影情節半真半假,其罪倒真有其事,虛虛實實以虛入實,80’s most visionary mixed genres |
|
又是有关虚虚实实的阿巴斯的电影,但是这部显得更加高级,虽然拍的很朴实简单,但是内容所显露出来的智慧超过了他其他的电影,并且伪纪录的形式以及选用真实故事的当事人作为演员,两者又混淆了虚实。最后与真的那个导演一起还有点感人。 |
|
打动人心之处也许不在于一个贫困潦倒,但又热爱电影艺术的骗子的告白,而是电影艺术动摇了一个普通人的存在本身吧。一部独属于阿巴斯式的,探讨何为真实的影像哲学之杰作。 |
|
我的灵魂是纯洁的 但是我的驱壳是卑鄙的 如果能活在另外一个驱壳里 仿佛我的灵魂也能得到真正的归属从而有所升华 唉 原来驱壳和灵魂是会相互作用的 那么怎么能说我的灵魂是纯洁的呢?身份是借来的驱壳 住在借来躯体里仿佛比原来的驱壳更合适 |
|
放大谎言,去看看背后的真相。放大控诉,去看看背后的信任。放大致歉,去看看背后的期盼。这种特写的背后是温柔,是残酷生活下的一朵花,一滴眼泪,一个微笑。
真的很喜欢阿巴斯啊,重新定义电影,告诉我生活的艺术和电影的语言可以怎么样结合起来,而这一切离不开善意与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