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特:“人不是上帝創造的,沒有先驗的性善、性惡之分。每個人只能根據不斷選擇自己超越自己,給自己下定義,每個人都處在動態的行為選擇中,所以每個活人的存在,只是一種實現本質的可能性,即他不能在結論性的意義上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義上存在。”歷史語境下的存在困境,死無葬身之地的註腳。 |
|
一个血泪教训,不要买大光明二楼最后一排的座位,不然你只能站着把一部电影看完。 |
|
两个角色的形象都很赞,印象尤其深刻的一幕是,绞刑绳套太高,小女孩够不着,德国军官很“体贴”地拿了个箱子做垫脚,并扶她踏上去,小女孩又细心地把绳套调整到最佳位置……这真是反讽啊 |
|
77年金熊奖,导演借助于真实环境和人际冲突对战争下的人性进行了拷问,镜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把人置身于生死极限的真实环境里方显人性难测。其实这片子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即便我们鄙夷出卖者,但内心深处也能对他的背叛给予谅解,这份谅解似乎在为我们自己不可测的人性留有回旋余地,就像那些道德难题恰恰是由人类自身抛出的一样,难以自洽。 |
|
8.0/10。情绪感染力很强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两名红军战士一路上的磨难以及行刑前的内心矛盾。摄影真实带感且远近景配置得当,很喜欢这种特写镜头的表现形式,即赋有诗意又能细腻地表现出人物心理状态,不过这倒很考验演员们的演技,所幸所有表演都相当给力,配乐也营造出了一种白色恐慌。 |
|
与其说是上升,不妨称为沉潜,沉潜于白雪茫茫里,任何抉择都会被掩埋。在舍皮琴科的镜头下,判断似乎并无益处,她关心的是人的焦虑,切口如细针,远离大是大非,远离赞美或批评,那些声音已有太多,人们热衷讨论评价,而她带我们回到了大雪初下的那天。 |
|
[221]舍皮琴科依舊沒有依賴鏡頭的創作,更多地通過演員的表現力來探討自己設下的命題——“人際衝突”和“精神危機”。而《上升》則是昇華到歷史的層面上藉助命題去對“抉擇”作出不同的詮釋。 |
|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问如果苏联拍《拯救大兵瑞恩》会怎么样,底下有个评论答,已经拍过了,叫《伊万的童年》。如果问如果苏联人拍《1917》会怎么样,那估计可以以此作答。 |
|
1977金熊奖,当年的评委会奖是布列松的《可能是魔鬼》,苏联人真是懂电影,这里面的很多技法被后人采用,结尾简直是完全用默片的招拍的。 |
|
3.5 从战争到宗教。三个犹大被基督的目光震慑,两个企图自证清白。最后在犹大痛苦的嘶吼声中把主题拉回反战。镜头优美而准确,欲从静态的情境中发掘力量。象征基督的索特尼科夫的出场宛如一个徐徐的zoom-in,从中可一窥导演手法之节度。可惜非信徒如我无法被深深打动。 |
|
基督教和共产主义里最刻奇的两大元素在[上升]里融为了一团美好的agitprop,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式的存在主义影响也比较明显。舍皮琴科极富冲击力的镜头让很俄式的救赎主题变得不那么煽情,处刑后的“上升”戏也处理得很含蓄。然而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在于把结尾交给了犹大,这个人物的脆弱让电影结束在极为悲观、某种意义上很颠覆性的调子上。 |
|
唯一遗憾的不是同期录音,不过在那个时代,那种恶劣的拍摄条件,也是可以接受的,刚开始还有点无聊,渐入佳境,讽刺犀利,镜头表现力也极强 |
|
苏联时拍的电影,唯一让人奇怪的是,俄国人作了这么大的牺牲,他们在保卫什么,一个古拉格的国家?
我现在已改变了当初的公知观点。 |
|
#俄罗斯珍藏电影展2021#修复版,因为真实所以戳心,剧作扎实完成度很高,惊世骇俗又骨感悚人,获1977柏林影展金熊奖,是宗教意味极浓的二战反法西斯电影。最后上绞架的高潮段落就如同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当耶稣受难日与殉道者们的遇难日重合,当纳粹魔穴成为淬炼人性的终极试验场,答案只能在风中飘,正应了那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人性矛盾无解不可测,每次试探如凝视深渊黑洞,白雪皑皑的雪原与过于深沉的哲思不谋而合,而某种程度上,比上绞架肉身殒灭更可怕的,是当叛徒的下场(苟且偷生背叛信仰失去自由,千夫所指遭受良心谴责,灵魂受地狱烈火灼烧永无宁日……),比法西斯非人折磨更可怕的却是内心的罪恶与羞耻,而尾部“叛徒”濒临崩溃的内心戏与蒙太奇画面无缝切换令人叹为观止。 |
|
冰天雪地长镜头,白雪皑皑万千壑,命运抉择罚与罪,求而不得生之门 |
|
根据贝科夫的平庸小说,拍摄的伟大电影,将一个庸俗的政治说教“升华”为基督式的受难挽歌。施尼特凯配乐。 |
|
你以为这是部战争电影,其实是部基督教牺牲、背叛与救赎和布尔什维克主义党性纯洁和坚定所交织而螺旋上升的宗教电影 |
|
#重看#又一部寒意彻骨的战争片,宛如耶稣面容的脸孔在特写中具有深深的震撼,行刑之路如受难之路。结尾拍得几乎超越语言,失去灵魂的嘶吼中充满无穷的悔意。 |
|
俄展*大光明。4.5/5. 舍皮琴科自己完成的遗作,没有和其夫《自己去看》连映,大概属于策展的温柔…用压迫性的特写和音效,不,用子弹、雪地、枝条、炭火、甚至是他人的脸,雕刻一个圣人的面容,深夜祈祷时突然的亮光,就像伯格曼的手法,将神性的秘密,留驻在一个抉择的面孔。但影片的视角并不像信仰那么单一,最后的十分钟,留下的是神圣离去后的世界,所有的平常景象都压上了心灵难以承受的罪责,苟活还是就义,你不知道哪种更容易,上升,也是一种审判,而平凡是最绝望的惩罚。 |
|
镜头运用炉火纯青,影片细腻到矫情,特写有点逼人太甚,俄国女导演Larisa Shepitko 上乘之作,也是她意外去世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赞、叹! |
|
舍皮琴科的代表作《上升》,里面最让我震惊的正是作为人在战争之中所经历的那些道德困境,最终死亡都在前方等我们,那么我们所做的挣扎与抵抗有何意义呢。看到豆瓣的影评区,也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比如片中人物看起来仅仅是为了保卫国家和政党而做出抵抗,如果把布尔什维克看作一种失败的意识形态,那回头再看这种历史,是不是就表明游击队员们的努力白白浪费了呢。显然不是,并且这样看就特别容易忽视导演要表达的一点,人处在痛苦和恐惧之中,如何去面对这些精神危机和道德难题,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我完全没预料到,垂死的索特尼科夫究竟在什么时候会死去,导演没有给出任何幻想,她用极端的生存环境来拷问观众,而最后活下来的见证者却是一个背叛战友和犹太同胞的胆小鬼。
关于背景音效:带着粗糙的轰鸣声,有破音,不知道是不是影片版本的缘故。 |
|
让人想起大幻影这部电影,着重于描写人物的内心和人物的关系。前面都不错,可惜还是感觉结束得太早了。 |
|
A / 太高效的视觉系统。从开头一个孩子抓住树干的晃动开始,手持特写便牢牢编织起了身体与自然的关系。而后我们跟随他看到肩膀颤动抖落的雪,看到树枝与雪野中不断眩晕的空间。总是保持着水平方向的中远景镜头逐渐将重力注入艰涩的运动之中。一只滑落的雪橇车和向上行进的队伍构成了交错的力的线条;而逃跑、攀登与坠落的动作总是被垂直的墙所封堵。而对面容的注视和目光的呈现渐渐拉开与种种物理现实的距离,时间渐渐在其中凝定,而意志渐渐融入完全淡漠的自然物之中,并让其他面容从自然物中剥离为“人”。艰难也无比神圣的提纯。 |
|
将近二十年前,在现已倒闭的书店里,有一本书记录的是历届电影节获奖影片。我舍不得花钱买书,就抄了一些电影在笔记本上。这部拖到现在才看。 |
|
只要是苏联战争片,只要对准的是小人物而不是高大全,你就不会失望,这种反思力这种深沉度,可能真的和民族性有关吧。战争的残酷,在两人身上达到了充分的展现,一个是身体,另一个是精神,最后都陷入了惨痛的结局,其实在那个年代卷入历史的漩涡,除了个别野心家,其它所有人不论什么选择,最后都是悲惨结局 |
|
叛徒哲学和战争伦理。在斯拉夫人以外的地方,这些令他们纠结的信仰和祖国命题,似乎并不妨碍他们对自由的选择。 |
|
革命者主角的牺牲浓浓的东正教殉道味,柏林金熊奖估计跟这个关系不小。至于摇摆不定、贪生怕死男二号的塑造,大概是作为中国人见多了变节者、叛国者吧,反倒觉得平平无奇。 |
|
8.4/10。①二战苏德战场:两名苏联士兵奉命离开部队去寻找补给,中途遭遇德军困难重重,以及他们被德军抓到后一个选择打死不招壮烈赴死、一个选择透露部队信息保住性命。②摄影确实表意有力水平高(各种特写也很犀利),但感觉太精美(而故事基调是残酷压抑的)削弱了一些影像的力量。③一些增强写实感的长镜头和增强动荡感的手持;几个段落(比如行刑戏那段)如噪音般的音效很好地营造了压抑气氛。 |
|
太牛逼了,而且是一波接一波,越往后越牛逼,竟然拍出了一种德莱叶的感觉。舍皮琴科教导我们,该用什么景别就用什么景别,该用什么长度的镜头就用什么长度的镜头,没有什么手法是yyds,这样才能将冲击力最大化,这样一个电影才有呼吸和张力。 |
|
那个烈士,一开始都只像个文艺小青年,被俘后突然变成耶稣了== |
|
2020 俄罗斯电影大师展 第六场
16排4座 最后一排 独特的观影体验!16排只有中间有 竟然和前排不错开人头!
我本来准备站着看完 旁边老妇人(上周也瞧见 今天排在第一个领狂欢之夜明信片)提醒可以坐在不翻下的凳子上靠着看 如果坐在凳子上看 人就要凑到快贴近前排人脑袋上看喽 还可以“正常”坐着看 头恰得厉害些就是了 四种姿势换着看完整部 还是喜欢站着看 有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甚至像是希区柯克的《后窗》窥探 欲望 满足 不但可以看大荧幕 二楼近乎所有观众尽收眼底 谁看手机了一览无余哈哈
这部电影 本以为绞刑之后就结束了 没成想后面还有这一出 喜欢电影中对人物的刻画 人性的复杂 里面德语其实不算少 也不翻译 德专学渣勉强听懂一丁点 看这部时发现几处明显音画不同步 看到有豆友解释不是同期声 |
|
犹豫在四星五星之间,最后还是给了个五星。这片最大的毛病,即并非为了剧中人物,而是纯粹紧凑叙事的拉节奏,到后期靠气氛给消解了。太多宛如神迹的摄影和剪辑点,以及宗教化的人物受难。血迹把一切暴力和思索封印,成为纯白的目光。 |
|
黑白影像冷峻迷人,更冷峻迷人是无法立分黑白的道德困境,而游击战背景给难题加入更多砝码与拷问。死亡与生不如死,特写凝视与轰鸣噪声皆指向心理应激之最,70年代流行的Zoomout 亦大放异彩。77金狮罪与罚,舍皮琴科代表作。 |
|
8.3;巧妙的隐喻,咄咄逼人的镜头 |
|
大特写镜头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去看》,但与之不同的是它借助冷冽的环境来衬托,更多偏向人性的复杂,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冲击。正因如此,后面的高潮戏才会如此震撼,如耶稣受难一般,肉体陨灭,精神升华 |
|
我是一只盘旋在道德崩溃边缘的秃鹰。 |
|
可能只有俄罗斯人,才有立场把抗德红军战士当成耶稣来拍,雪地跟沙漠一样艰苦啊,一靠,头就沾到树上了!犹大最后的孤独绝望好震撼。俄奸转头去潜行者剧组还是一样虚无。 |
|
一到表现人物心理就不停的放大特写,一到表现情绪就可劲儿放大音量,有没有别的招儿了?!人物的举动莫名其妙,前后矛盾 |
|
四点五。这镜头美是东方的啊。我认为拉丽莎创造了一种荒芜的镜头美学。它极其平和而又暴力;意义似乎散布其中,但由于图像层次平和而暴力的冲突,早已随着雪、失去了的焦点、枝头暴力的拂落以及朝向镜头的摇摆和伸焦而消失殆尽。拉近是进入空无的宇宙。精髓都在这里。次级的精髓是配乐。苏联的配乐总这样。深厚。有些的地方声音设计太糙,出戏。然后是剧情,文学性太差简单无力。就三个地方太好:枝头落雪、绞刑、自由着的雪国。【以上评论听起来扯是因为她还没用到极致;应该顺着思想发散出去】 |
|
2020俄罗斯电影大师展。电影美学可以超越任何意识形态的宣教。在非常传统的教育意义之外,本片依旧是属于「诗电影」的,漫天雪地的环境下人在主义、信条、立场下的种种行为归于无意义,而面部长时间特写与微表情,依旧是爱森斯坦以降无产阶级的美学大流派。 |
|
苏联卫国战争版的「耶稣与犹大不得不说的故事」?总体是个战争心理片,各种面目高光特写极其考验演员。虽然农民最后成了「俄奸」受到了良心的审判,但换个不出意外的结局,他也许本该和军官是患难之交一生的朋友。雪地逃难时,军官靠在树干上说他头发被粘住了,农民靠着他脖子给他头发呵气的细节挺感动的,让我想起了《黑暗的左手》两人穿越冰原时伊斯特拉凡给金利冻伤的眼皮舔伤口的画面 |
|
老派英雄电影 摄影满分故事老套 男一形象类似耶稣 男二类似犹大 背叛和出卖的永恒母题 二战背景下的宗教情感叙事 俩人在雪地里爬了一万年都没事 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就高下立判了 结尾绞刑架嬉笑的纳粹和民众围观的戏很棒 男主赴死的时候仿佛耶稣受难 在那这一刻 共产主义与基督精神毫无分别 男二两次幻想出逃之后精神已经死了 在厕所自杀未遂的演技才是真的使本片升华 |
|
导演对人物眼神的刻画细致入微,刚知道原来是个女导演拍的~ |
|
片名《上升》所对应的是在前往执刑的路途中的一个固定镜头,人物由底部入画,随着脚步逐渐“升”起,成为进入天堂的仪式。如此宗教性的隐喻贯穿全片,在审讯阶段,索特尼科夫被用大量特写展现,这一拍摄方法恍然穿越到德莱叶的圣女贞德,同样是战士,只不过后者面对的宗教的诬陷,前者则是纳粹的折磨,这一改变正是舍皮琴科的巨大天才之处,将宗教圣洁的格调与无产战士的伟大置换,造就神圣的光芒与神像。在与之相对的反派丑角中,舍皮琴科更是直接用迷途羔羊来意指,如此明显含义的设置,正对应革命路途的叛变者,但在进入德军驻地之时,羔羊被宰杀的镜头,也讲述了迷途羔羊的代价,之后雷巴克自我内心的纷乱挣扎又从单一的丑角中解脱出来,成为并不单薄的叛变者,显示出生命之脆落与无奈。 |
|
这不是一场探究信念与背叛的拷问。在充满人文关怀的镜头面前,战争才是掠夺生命的唯一元凶。任何对生存及自由的向往,都不应被抹杀。即便扭曲了形式与方法。是非对错,自有心中那盏明灯去评判。 |
|
用一种超出常人的残酷直接面对自我恐惧的直面审视. PS: 这样的摄影是极美的! |
|
看二战时期苏联对抗德军如同看我们先辈对抗日本鬼子,本片的视角不再是以往苏联战争电影那般宏大叙事或诗意共情,而是重点描述人性的考验。有视死如归,也有恐惧落泪,有淡定从容,也有叛徒,都是真实众生相。绞绳下偷生的人,暂讨一时性命,必得无尽痛苦。以小见大,简单不复杂,不错的电影。看着很冷。01:48:55,mkv,2.43GB,SRT外挂中文字幕。豆瓣8.1,第2128人评分 |
|
看的时候就觉得整部电影不像苏联的其他战争电影那般歌颂战争并展现勇猛气息,相反,处处都透着柔美感。看完才发现果然是女导演的作品。 |
|
摄影极牛逼,受难动机表现也是很好的,但是感觉剧作上少了一些大的波折带来的亮点,苏联电影固有的诗意,镜头调度给的很安静,但是非常美——那些优雅的横移,以及群像跳接,S形的纵深运动。 |
|
大师水准,战争下的真实人性,舍皮琴科死得太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