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起其他季节,选择在秋季观看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的确会更有感觉。小津像我们的熟人,每次和他相处,聊的都是不变的日常事。就像工作后,穿过列车车站,走过一系列广告牌和门店,在常去的小酒馆碰上,不经意的对话总是关于家长里短,他要退休了,他要嫁女了,又是浅谈即止的,间或沉默,像家人之间的无法被填补的空隙,再点份烤鳗鱼如何?再续一杯酒,暖气腾腾,这样坐着,在夜晚,悲伤逐点流露,秋意渐浓,倍觉孤独。 |
|
父亲默默旁观了一会,发现这电影里父慈女孝、安稳静好的,便问道:这是谁拍的?儿子: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父亲趁机感慨诱劝道:这导演不错啊!你看结了婚成个家多好,又温馨又和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要明白导演拍这个在倡导什么~。儿子:这导演一辈子都没结婚。父亲:… |
|
#重看#虽非嫁女,仍以女儿的离开收尾,老无所依的背影昭示着永恒苍凉的人生况味;给予了你那么多的爱,仍是无解的寂寞,母爱的缺席让她裹挟着全世界的恨意,努力挣扎的新生如暮色四合,调子悲凉沉郁,直如沉坠夕阳,很快就要沉入无边的孤独光景中去,至此小津告别黑白光影;车站山田五十铃翘首赛高。 |
|
妹妹太好看了,CC封面的她。最后真是忍不住随着原节子一起泪崩啊。虽然剧情有点韩剧味,但这片子的悲绝对是深入骨髓的。看到最后一秒,都没有等到春天到来。 |
|
见识到了小津的伟大,那些很庸俗的故事被拍得如此沉郁、悲凉。世事皆有缘法,人生几度冬深。 |
|
这么多部看过来,原来这部才是小津最极端最悲伤的一部,父亲与女儿的设置虽不再新鲜,但以往小津电影里并不多见的戏剧化剧情却在这部片里比比皆是,妻子跟着别人跑了的丈夫,虽出嫁却仍过着平淡生活的大女儿,怀有身孕却被负心汉抛弃的二女儿。父亲独自玩钢珠那段以及母亲在车站等大女儿那段同样心酸。 |
|
9.3;原来有些悲伤无法与泪水相连 |
|
小津最后一部黑白片,也是最阴郁的一部。”我不再喜欢东京了“,家庭彻底崩坏,虽然通常被认为是失败之作。全片无运动镜头。剧作上还是弱了些,用前一个小时布局不能不说是太慢了,沉闷。音乐用法属于音画平行,灌得太满了。原节子还是洋溢着圣洁光辉。《寻找小津》里的弹子房+《咖啡时光》之未婚先孕 |
|
依旧是岿然不动的低机位,却哪里有平和简直是残酷。堕胎回家后与孩子的正反镜,麻将馆八卦闲人的冷嘲热讽,拉面店外的事故和无动于衷的男人。毋忘父女相依,原因母亲和兄弟姐妹的缺席。我不想死,我想重新来过,活得好一点。 |
|
很闷吗?不觉得,反倒觉得剧情太过戏剧性,倒不如小津之前的电影那么细腻,那么能冲击我的内心。静止的影像、低位的镜头,永远没有什么大起大伏的矛盾冲突,影片中最激烈的冲突也就是有马稻子怒扇渣男友两巴掌那里,依旧是小津的风格。原本一个8点半的黄金档伦理故事被拉长成两个小时,漫长而别有韵味 |
|
孤独的父亲玩着拨浪鼓,再也不喜欢东京的母亲火车里凝望窗外,为了孩子正常成长不得不回到丈夫身边的大女儿,浪费生命到最后想重新开始的小女儿,死在意外里的儿子。如此绝望。还好有众富多才的配角们稍稍为缓和。 |
|
之前看的小津的电影在情感上极为克制隐忍,东京暮色相对情绪波动比较强烈且戏剧化的!主题讲的是破碎家庭造成的人物情感缺失的悲剧。镜头、画面整个基调如同电影名字一样让人觉得昏暗、悲痛甚至绝望。只是也许用现在的心态来看不太能接受结尾姐姐为了孩子而回归已无情感的家庭的选择。 |
|
2018SIFF。「多元素」的非典型小津电影,两代人亲情的隔阂与梳理、夫妻关系、两性关系,最后解决方法依旧是传统的「隐忍」,甘为配角的原节子在目睹了父母、妹妹的悲剧后决定回归家暴的丈夫却是更大的悲剧,笠智众最后又露出招牌式的「小津微笑」却让人无法轻松,「我不再那么喜欢东京了」。 |
|
孑然一身的父亲孤独,夫妻失和的姐姐孤独,有巨痛不与人言的妹妹,从小孤独。是什么让当年的母亲抛弃儿女,离开身份体面性情温雅的父亲,与前后几个情夫浪迹天涯?恐怕是销魂蚀骨的孤独。姐姐把这些孤独归因于母亲的缺席,但明眼观众知道,她自以为是的牺牲,何尝能拯救女儿于她未来的孤独?杯盏前的敷衍,牌桌上的笑谈,三言两语,极尽人间凉薄。所有尝试都是一个徒劳,所有挣扎都是一个绝望。生儿育女,是孤独的延续,悲剧的轮回。姐姐那段“未来多少幸福等着你”云云的劝慰何其苍白。在凛冬暮色中,只能像母亲那样抓住身边那个谁暂且喝酒取暖,或者像父亲一样,淡淡说一句“这样啊”。 |
|
并称映画“四大女优”:原节子 山田五十铃演绎母女搭配,应该说是最近看的小津导演电影里比较伤感的一部;一直以还原温馨家庭为主题的小津电影,在导演后几年发生了个别影片的变化,原节子出演的姐姐孝子一角已经出嫁生女因和丈夫闹矛盾回“娘家”小住,早年离家出走的妈妈留下了一个妹妹和在银行工作的爸爸,妹妹爱上了一个不负责任的负心汉,未婚先孕,整天价找这个小白脸,而那个男子总是各种借口躲着不见妹妹明子。私奔在外的妈妈突然回到东京就在他们附近开了一间麻将馆,她也到处打听两个女儿的事情,纸里包不住火,终于,姐妹二人先后知道了这个女人就是她们的妈妈,妹妹在堕胎后身心俱疲,终于,在和“妈妈”摊牌后失足被撞身亡,而被噩耗打击的妈妈也准备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再次远走他乡,在火车站,她依依不舍的在车窗前到处张望,没有看见人 |
|
明子打胎后回到家,瘫软地坐在地上,猛然看见正蹒跚学步的道子咿咿呀呀地向她走来,她惊恐地用手捂住眼睛,念叨着“不要”;然后躺在床上,听着不知情的孝子说起姑姑替她物色的相亲对象、婚姻、生活,心里不知流了多少血和泪,却依然死撑着那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这一幕,好绝望。 |
|
A / 很惊讶,或许在各个层面都是最“黑暗”的小津,也由此成为目前最爱的小津。黑白影像被两种形态分裂。其一为相对均匀而柔和的现实,而另一则是近乎表现主义的强对比度的内在世界。而在两个世界的缝隙里,我们看到了小津电影里如此罕见的、停滞得仿佛黑洞的目光,以及总在崩解边缘的面容。连那些曾经为“日常”提供基底的空镜头都具备了一种静谧的惊悚——让人怀疑,那个今村昌平所师从的小津安二郎,并非真的全然不存在。 |
|
9.1/10 我对小津的爱始终不减,即便许多人认为东京暮色有失小津水准,但私认为,此部在复杂度与情绪的起伏把握上达到了新高峰。无论是难得一见的冬季旬味,还是家庭结构的巧合性和扩张性,都引人回味。庶民的小津目光更多有“地形学”的观察和态度,洒向东京的角落小巷甚至是脏乱的麻将馆。中产和下层的碰撞在家庭内部发生,使得“家庭”从一个实体变为一个结构主义支撑的概念,被扩大到战后社会的层面。家庭是一个广义的结构,一些特定的关系联结。(类似的扩张在是枝裕和近年的《第三度嫌疑人》《小偷家族》也可以得见)。麻将馆内的八卦叙述语气带有浓厚的“狂言”(日本某传统艺术形式)色彩,似乎有更多传统艺术的借鉴。缺失的母亲和破碎的父亲,冬日中的等待,在小津的镜头下似乎不那么残忍,依旧保有无可言说的微妙情绪流动。 |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就算是父女、兄妹、夫妻,情人都不行。。。 |
|
2019.05.04→2020.02.23:黄昏时分,终于拾看《东京暮色》。—— 母亲外遇离家出走,姐姐夫妻不和回父亲家暂居,妹妹未婚先孕选择堕胎……即使是戏剧感挺足的故事情节在小津安二郎沉着冷静的镜头语言下依然只是有条不紊地内敛叙述,不过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还是感觉有些抓马。在经历这些事后,孝子决定回丈夫家,父亲问她:你回去能和沼田好好相处吗?她回答:我会尽力。即使不行,也要努力。→ 如果父母不和乃至常闹矛盾争吵,孩子虽然父母双全也挺难幸福吧? |
|
两星半。最后一部黑白小津了。1.放在现在时做明面叙述的次女故事只是悲剧的结果,小津真正想讲述的是徘徊在过去失败婚姻的阴影中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宽恕他人的父母故事。而原节子扮演的长女放弃了与母亲和解,选择回到已名存实亡的婚姻,小津或许是想让她成为一个宽恕和家庭重组的象征,但无论怎么看,这个姿势都是另一个无望轮回的开始。2.以此视之,明子狗血俗套的故事的叙述太拖沓了,还有很多无聊闲笔,比如麻将馆诸人。主题上劝和的父权制说辞陈腐甚至恶毒。刻意使用欢快音乐声画对立也不明所以。当年的评论界是对的,这就是全方位的失败作品。3.别阴郁哀愁了就说像成濑,成濑要拍这个故事,肯定好得多。 |
|
虽然也不算“超出日常生活的戏剧性”,但在小津的电影里确实算是情节比较强的了。主题感觉充满了对女性的说教甚至恐吓,私奔的母亲大概要孤独终老了,走了弯路的小女儿郁郁而终,好不容易从丈夫身边逃离的大女儿最后决定回去忍受这一切。 |
|
杀人于无形的典范。全然的沉静和优雅,观者完全感受不到剧情、构图、剪辑,一切手法都不存在,但却无时无刻不被悲观包裹,只有剧终之后细细体味,才明白三个主要人物的线索纵横交错,编制出人生婚丧嫁娶的绝对和必然。天才让你看完之后马上惊呼神迹,大师让你看完之后五十年泪流不止。小津无疑是后者。
18.12.3 重看,不断复现的时钟、玩具,还有悬浮的灯,都是极为重要的意象。两个姐妹对应两组母女关系,一个全然失败,一个试图挽回失败,家庭在彻底解体同时也意图重组。光压得非常低,人物进出光线,就像是一场有一场残酷的曝光,整部电影就是在这样曝光的残酷、旁人玩笑的残酷和小津近乎残酷的镜头中构建起来。 |
|
一如小津安二郎其他作品一样缓缓道来,不过本片中人物命运更多劫,更有冲突性。但日子还是要过的,结尾还是给人一些希望的。 |
|
6/10。用成濑式女性遭牺牲和遗弃的反抗讲述传统家庭解体,小津一旦离开所擅长的领域就找不感觉,好评来自某些感动四溢的瞬间,如妹妹重遇渣男猛扇耳光后冲出,镜头固定在酒馆内切至中景静观渣男心中的悲恸(老板向外跑去才知发生悲剧),以及姐姐等母亲走了放下花抱头痛哭,但剧烈起伏的动作不适合小津。 @2016-09-24 20:06:03 |
|
小津这次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如东京的冬天一样寒冷,虽然情节比较戏剧化,但情感的表达还是比较内敛,父亲的孤独与女儿的叛逆构成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悲剧收场抑或皆大欢喜?往往当事人都是无奈的。 |
|
【上海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父女、母女、情人之间的隔阂、误会造就无法挽回的死亡悲剧,甚至让人错愕。角色设定都太过执拗,剧情甚至有点狗血色彩。有马稻子气质很动人。相比其他作品中的温馨与幸福感伤,这部或许是除《东京物语》外小津最悲伤的片子。三星半 |
|
冗长。毫无回旋余地,一路往下沉的单线叙事导致张力尽失。要不是最后结尾回到重建家庭的小津终极母题,这片说是成濑导的也没啥不可。2.5 |
|
2018.6.17 重看。山田五十铃神样的演技,甚至可以说,论哭戏,她有多好,原节子/有马稻子就有多不足。山田五十铃的背影和笠智衆的背影演技截然不同。今个儿是原节子98岁生日,也是小津大银幕第三部。痛哭不止。 |
|
http://culture.ifeng.com/a/20150608/43929452_0.shtml |
|
三重丧子之痛:久未谋面的、从未见过的、刚刚相认的。两代人的多起不幸婚姻或恋爱,导致孩子承受亲情缺失之苦,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同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小津又一次提炼出了家庭亲情中的共通样例,略微言情狗血,也是增强了剧情复杂度,有了些许悬念感。
最终让原节子饰演的姐姐选择带孩子回到丈夫身边,也是悲剧之后的一种无奈,婚姻家庭有时也只得如此坚忍维系。 |
|
小津少有的非常戏剧化的剧本。但可以看出小津依然在讲故事的结构上偏向于细腻的叙事与慢节奏小情节的手法,影片中每到充满戏剧冲突的桥段时,在感情爆发前总会以一个空镜把情绪拉回平淡。也许是刻意的控制,也许是不自觉的习惯,对于小津来说也许习惯的才是最好的。 |
|
镜头充满沉沉暮气,最后还是(情不自禁地?)用了阳光。负心人残酷物语——梨花带雨的有马稻子不仅在电影里不幸,那些年的人生中也真的被被市川昆欺骗,让人唏嘘不已。 |
|
1.特别悲伤、无望的一部小津作品,无论哪个人物都得不到温暖,如同冬季里东京的暮色一般凄凉;2.笠智众和原节子在本片的表演有点奇怪,没有进入剧情的感觉,脸上的表情不合时宜;3.有三个小孩的母亲因为丈夫在异地工作出轨丈夫同事、哪怕让女人怀孕了却依旧玩世不恭的男人、堕胎等等元素在小津作品挺少见;4.厌恶结尾原节子的想法,为了小孩牺牲自己的人生,回归家庭,努力隐忍,孩子真的就会快乐吗?(没想到上一次看小津已经是八年前的《早安》,下一次看小津会时隔几年呢?) |
|
9097人在豆瓣标记看过,6147人评分。2024年10月1日。小津的电影,岁数越大的人看后感触越深。不敢想,再过几十年自己还敢不敢看小津的影片。 |
|
父亲温和体面,大女儿贤惠懂事,小女儿任性叛逆,遇到了渣男造成了悲剧。身边的中学同学就有这样的例子,因为父母离异所以青春期叛逆孤单,然后早早结婚生子现在又婚姻不幸。拿给其他导演,能拍出很大的戏剧冲突,但是在小津手里就是一曲淡淡的生活的悲歌,还原了生活的本身。因为在生活里,悲欢确实永远都是像门前的流水,像从枝头纷飞落下的花瓣一样,不动声色地就静静发生了。看到有一个友邻写到,是什么让当年的母亲抛弃儿女,离开身份体面性情温雅的父亲,与前后几个情夫浪迹天涯?恐怕是销魂蚀骨的孤独。 其实小津的电影都好似一碗淡淡的茶泡饭,冲淡平和又回味隽永。 |
|
稍有牵强。但整部电影所营造的氛围深得我心。 |
|
小津最后一部黑白片,虽没有色彩之美,但那些外景拍的要么像微缩的可爱模型,要么有种静谧而生活化的引力。有马稻子在那些麻将室、筒子楼宿舍间穿梭,跟那些眈于消遣的青年无聊对话,离开时扔下一包烟,这种有点浪荡感的女孩形象在小津作品里不多见,而女儿死掉的结局也是稀有的设计。剧情有点悬疑的意思,人物之间的关系渐渐揭开——和丈夫吵架后暂避娘家的大女儿,寻找浪子恋人而最后只能默默打胎、拒绝相亲的二女儿,向父亲反馈二女儿借钱的亲朋们,失踪多年而就在附近麻将室的亲生母亲……这些角色似乎都是为了父母婚姻不幸造成女儿行为偏差的观点来服务,然而在这个论断里,父亲的所作所为与立场,却是缺失的。小津只抓住这一个点进行演绎,无法解释笠智众这样的父亲为何会有这样的女儿,略显生硬的传达家庭的无力感,140分钟的片长内容上并不结实 |
|
真的,以后见到小津绕道走。
看着一个女的左边三下右边两下梳了五分钟头发,啰啰嗦嗦说出一堆台词真的难受。
无法认同小津的价值观,因为孩子需要父母双方的爱,所以母亲就要克服一切困难跟父亲生活在一起,这种为了后代舍弃自我的价值宣传我真的忍不了。
影片还充斥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丧气 |
|
感情一如既往地细腻充沛深沉,但绝不是最好的小津安二郎.有小津作品中少见的激烈戏剧冲突(小女儿情伤后被火车撞身亡),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感情表达,笠智众平静还有点含蓄的笑容怎么看也不像刚死了女儿.轻快的西洋风格背景音乐甚至让人有点出戏 |
|
刚看完茶泡饭的我惊讶于这部怎么这么绝望,小津对弹子机的迷恋是怎么回事。可是,为什么没有母爱妹妹就会变成这样,看到各种变化姐姐就要回到不爱的丈夫身边?这都不太对啊。@美琪大戏院 |
|
松竹 4K修复~
好残酷的一部,女主被渣男骗了身子、怀了孕、打掉了、车祸了、送命了... 真是绝望得一比
有马稻子好看的,片中聊相亲对象时还调侃了一下中村锦之助 哈哈 |
|
看过的小津中最戏剧化的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中细节依然绵密,可惜不够迷人,看得人昏昏欲睡。至此,小津观影季暂告一段落,接下来要把安哲观影季节完成。 |
|
这么静;这么慢;这么长;一路压抑到底;原节子站在五十铃面前,那差距立马就显露出来了,尤其是五十铃最后一场戏——车站离开,赞一个!5星PS,小津是最为明目张胆在电影里植入广告的导演,别人的植入广告只是移动镜头中一闪而过,小津直接对准招牌来个静止的大特写,还图文并茂;此外,每片之中植入 |
|
未婚先孕的尴尬,在日本二战后屡见不鲜,堕胎率呈直线上升。他们怎么办呢?和男朋友跑到江边,听一听船的气笛声。而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
|
又见原节子,原节子小津死后只接拍了一部片,可能是因为会拍她的人已经死了,同样拍家庭生活题材的山田洋次还未声名鹊起,也没适合她的人物。
小津不刻意营造某种氛围,随时都是一种淡然,比如得知明子噩耗,原节子跑去告知母亲这段,如果不用配乐也可以,但小津选择用了比较轻松欢快的音乐,突然就有一种这就是生活啊的感叹,让观众更冷静的观看,后面一小段又用上了悲伤的配乐,原节子也哭泣,让人物和观众都释放了情绪。
许多导演作家讲故事就喜欢创造一个情感高潮,极度的悲伤、忧伤、难过、快乐等等但作为大家口中小津最“悲伤”的作品,其实直到最后都几乎没有情感爆发,所有人物都隐忍、克制,即真实又无奈,但真实的是随着时钟的滴答声响,人在变大,生活在继续,努力下去吧!这可能是小津电影的一种能量,也是小津对观众的一种指引。 |
|
2017年修复版生肉。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小津是因为他的秩序感和平稳感。现在再看,不喜欢他的故事。小津被推崇也正是因为他遵循的日本社会传统的秩序。然而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了她们的悲歌,没有声音。现在看小津更注重他的镜头,他拍的家居生活的构图,日本风物,铸铁壶,内景。这部出现的小孩玩具秋田犬公仔(小时候也有一个会叫会摇尾巴的电动公仔)儿童手摇铃上的母子复古图案,台灯书桌,各类看板和字体(这部尤其多)树影在回廊尽头的窗户的构图,车站的明治大学应援团的旗帜字体设计。不被原谅的母亲,轻易被原谅的父亲和丈夫或情人。这里的日本男人其实还挺真实的。为了原节子和女演员,和风物看他的电影。中后期他的电影确实给我一种清洁感。他的故事一直是那些,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他确实加了新元素在故事里。这部确实很悲 |
|
小津的最后一部黑白片 剧情上和其他佳作杰作相比有不少不足 繁杂且薄弱 片中却是弥散着很浓的物哀 小津借喜久子之口"或许再也不会回东京了“和笠智众远去的背影 表达对黑白片时代逝去的伤感和怀缅 东京暮色正是一个时代的暮色 剧情三星 情绪一星 |
|
电影名字和开片暮色的空镜已经奠定了故事的基调,故事的重点在立智众饰演的父亲,一个被妻子抛弃的男人如何生活下去,最后的结局仍是他孤独地活着,小女儿戏剧化死去,大女儿回到家中,小津后期作品少有的戏剧化处理。原节子部分占据大多数笔墨,但仍旧是装饰,“但一般人的眼光似乎只看到装饰的部分” |
|
@HK夏日电影节,50年代的作品修复之后真的质量感人,画面非常的细腻。又在大银幕上见到了挚爱的节子小姐,真是理想中另一半的样子。《东京暮色》的叙事节奏到了后半程有些乱了,明子最后的抗争失败,以及孝子回归家庭的妥协,还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性的。父亲还是一个人孤独的走下去,家庭真的不易。无论如何,看小津的电影还是感觉到安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