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取孔林为核心场景太适切了,中国文化代际传承的缩影,千年儒家思想流经至20世纪的尴尬碰撞,五世同堂的人丁兴旺折射出传统人情社会伦理和父辈权威不灭;加之西方博士视角的插入,另添一层异域解读东方文明的空间,走出去还是固守故土,沉湎尘封往事还是放下身段展望未来,老太爷以更接近道家的无为思想总结争端。群像精彩,家庭戏细节满分,那种中国式的欲言又止可照见几乎每一个家庭的影子,从来没有推心置腹的沟通,唯有等待时间能洗去各自的心头伤,唯有在沉默中消磨了岁月,这么看结尾止步于望父台遥望更好,毕竟我们永远学不会伸开双臂去拥抱亲人。 |
|
言行举止欲言又止,察言观色若隐若现。这种片子恐怕只有中国人,而且是久居大陆者看得懂吧,多熟悉的儒家文化啊。这种相当内涵相当含蓄的表达,现在也是不多见了。各主要演员都很到位,老中青少个人物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尤其是朱旭和赵尔康老爷子,哎哟,戏骨,真戏骨也!8.4 |
|
“你奶奶是个好人 长着一对小虎牙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啊 她就呲着小虎牙对我一笑 然后赶紧低下头去”这种爱情真好 |
|
老辈擅以家庭写宗族与时代。每个人都符号化得厉害,偏偏情感饱满如刀。孔林沧桑翁仲树儒道,老太爷似儒似道,爷爷革命党近法,三爷爷佯狂,父辈皆死儒,或童年阴影症无法尽孝,或忠守师道而不化,儿子是西党。媳妇们最近儒道,丈夫道歉方式是“手重了”。以西人为衬,闲笔谈孝,忘夫台仁恕终章。 |
|
各位的表演都很好,个人认为“爷爷”是个以理想为借口的极度自私者,如果与“奶奶”没有感情,当初何必结婚生子,之后其实有无数的时间早点亲自回家乡处理好,却又道貌岸然的立牌坊,造成一家子的痛苦。只有拉里邋遢一辈子光棍的“三爷爷”活的最真实,也是最懂感情和责任的一个“任”。 |
|
人物性格刻画到位,演员演技精湛,老片加好片,很值得怀念 |
|
立意高远,落地姿势却不好看。多情感线索的编织削弱了主旨的力度,还是毁在太爱讲故事上了;选角大失败,孔子后人要是这幅尊容,也实在是妄自菲薄了一些;音乐胡乱用,是减分型配乐。看到最后误以为是以某高级领导家史为蓝本的定制片,看到编剧名单也理解了一些,是吴贻弓导演较失败的作品。 |
|
形式上的确会让人想起《过年》,水平上却有所不及。主要是,孔家号称五世同堂,给人感觉很是热闹,可这种热闹无法有效转化为叙事和角塑的丰富生动,因为亲戚关系太过纵向单一,折腾来去也无非就是“爷孙父子”这一主链条上的老爷们以各种排列组合方式进行互动。其中令谭与德贤父子间的恩怨叙述得太过拖沓罗嗦了,第一幕观众就已知道原委,演到第三幕还在未尽父责怒摔相框?用德贤媳妇话说:你还有完没完!……究其根源,还是故事的冲突模式过于单一,缺乏类似过年那种网状式下的多样变奏,比如平辈暗战(妯娌、兄弟、未婚已婚),道德污点(大姑爷好色),财产算计,等等。并且由于你几乎都是基于辈差间的互动,就难免滑向角色塑造的符号化和理念表达的说教化。即便导演不想这样都不行,因为孔男四代之间差异极大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决定了只能如此! |
|
一个男人在面临亲情和梦想的狭隘中、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追求?威严下带尽沧桑的祖爷爷、为了梦想抛弃儿子老婆出去奋斗的爷爷、陪伴母亲苦苦守候父亲归来的爸爸、崇拜爷爷带有梦想的孙子、只求夫在身边的孙媳、这么一个家、有多少泪不易轻弹出来?相比现在影片的做作和豪华、过去的影片更显出过去的人 |
|
10.28,迷你影院with baby,1992年/第1992部。将中国传统与新兴思想的碰撞和更深层的家庭历史矛盾表现出来,人物情感和复杂关系的呈现极度到位,吴贻弓太牛,现在已看不到这么深刻真实的中国电影了。 |
|
如果我在临死之前有机会把自己的憾事一一列出,其中一定有一条:没现场看过朱旭的戏。 |
|
一部典型过度编码的影片,家国叙事还要带上华洋之辨,政治中国和文化中国的对立,谈判与和解,其间话语结构甚为复杂。剧作基本靠说来叙事,影片可看纯靠演技。片中有一段剪辑是吴贻弓的招牌“七次叠化”。 |
|
选择以孔林、孔子后代大家族作为大背景舞台,从四世同堂、父子鸿沟中就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关系的冲突进行探讨。吴导放弃了情节性的戏剧思维,转而以散文化的历史笔力去书写人物和时代。很喜欢几位老者谈“逝者如斯夫”那场戏,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悄然流逝与回响。很容易想起《过年》,但本片的笔力其实更深,它是社会性的,而且需要有一定年岁积累才能有所感悟,过些年我会再看看。 |
|
六月初的《我的九月》,七月初《天堂回信》,让我对国产片很失望——高分松散过誉。这部《阙里人家》呢,我还是期待满满,扎实的戏骨卡司,沉着而不浮躁的剧情简介,几乎点满了看一出人性剖析大戏的期待。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架构设定丝毫不亚于甚至比肩《过年》,朱旭老爷子珠圆玉润的浸透了生活味道的演技,魏宗万老先生也是浑然天成,没有角色出现明显掉档,可实际成片效果远不如后者。影片在编剧及执行层面成功地划出了一个个价值爆点,可韵味总被生生截断,导演审美问题;摄像全程过曝不及格;令谭与得闲的冲突是核心,维度拉开不够……剧中最通透的人并非老三,而是老太爷和令谭,老太爷的绳子简直神来之笔,不过老太爷对重孙媳妇的话却依然保守,反映出每个人的不完美。全片力度不够,专注也不够,最终效果是分散而弱化的。 |
|
#资料馆留影#朱旭老爷子演什么像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演技派。父子对峙的几场戏可以说是极其传神,既有对儿子的爱与愧疚,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苦楚,欲言又止的憋屈在祝寿前爆发。以鲁区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新旧交替的阵痛,貌合神离的大团圆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酸楚。里面只有太爷爷一人是明白人,他说,除了小孩出世,老人入土,太阳升起又落下,其余的一切都不必多问。貌似无道理的一句话,却隐藏了多少国人的处世哲学,一切都很重要,但一切都不很重要。尽管向前勇敢走自己的路吧,时间会给你答案。ps 把家庭矛盾设定在孔圣人后代的家里,可说是寓意很深了。 |
|
#SIFF# 在废墟上和解的父子。这种和解是虚幻的、缺乏历史真实的。但如果抛开历史文化方面的隐喻,只做家庭戏来看的话,真的很棒 |
|
群戏掌控得当,人物性格鲜明,局外视角补充,中国式的家长里短被娓娓道来,孔夫子家族两对父子间的恩怨纠葛可算是中国家文化的一道缩影。@ 15th 上海电影节 |
|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情感,什么事都埋藏在心里。五世同堂,每代人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文化与理想,而家的含义,就包含在人(仁)里。 |
|
1.要不是平时看电影一般不提前了解剧情,而在看片前得知《阙里人家》的故事发生在春节前后,我可能就像2014年过年看《过年》一样拖个十几天再观影了;2.和《过年》一样,《阙里人家》也不是一部有年味的合家欢电影;3.爷爷父亲儿子三人之间的矛盾让本该其乐融融的团结有了蛮多冲突,尤其是孔令谭与孙德贤父子,先是通过两条支线分别讲述两人之间隔阂的缘由,而后又串联到一起表现人生难以美满的无奈:有些选择需要承受沉重的代价。 |
|
孔老太爷九十而从天命,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孔大爷游必有方见南子,而孔儿子不悦。
孔三爷箪食瓢饮在陋巷,而执舆做楚狂人。
孔儿子为人孝悌,却好犯上,而父不父,子不子。
孔孙子后生可畏,不要束脩,要乘浮于海,而无所取材。
子在阙里曰:大过年的,来都来了,毕竟长辈,岁数大了,还是孩子,婚都结了,换位思考,都不容易,互相理解,都在酒里,看我面子,算了算了 |
|
不如城南旧事。本片剧作很棒,人物情绪起承转合都结结实实,东方家族的群象刻画很到位,只是一些急推急拉镜头以及配乐上显得太老气,影片结尾不太喜欢,两个人远远的对望就可以了,非要画蛇添足让朱旭老人家跑过去,档次掉了。70分 |
|
刚看完国博“海岱朝宗”展来看《阙里人家》的“三孔”人家,也算相得益彰吧!本是来看来缅怀朱旭老爷子的。只是这里一切“孔子”等山东因素,都像生安上去,没有什么特色。一看导演是拍出南方味儿十足的《城南旧事》的那位,就不奇怪了。anyway,讲述了一个只有中国人懂的故事。朱旭老爷子为首的演员们演技都很棒!故事不是很立得住,我一直在想我爷爷和那个“大伯父”。原来最痴情的是三爷爷呀!资料馆放过很多遍了,这次也是顺便来拿熊老头带的两套亚洲影展礼包(要不累得差点儿不来了)。然后去大厅溜了眼《伦敦一家人》忘记了看了最难受的段落。资料馆2号厅。约67成满空调很凉快比大厅强多了,今天户外暴晒跟烤炉似的。白脸阿姨又训人不许说话了 |
|
第四代導演吳貽弓的《闕里人家》是一個頗為複雜的文本,講述中國傳統的血緣家庭(五世同堂,以多代共享的葬地孔林為標誌和圖騰),在中國進入近代社會後,各懷心事、發生裂變,其中的核心隱喻是“(娜拉)出走”。第二代的出走,第三代的固守,第四代由出走的衝動轉向復歸,第二第三代在望夫臺相擁,都表明作者意欲將其講述為一個血緣家庭的穩定因內部和解而得到維持的故事——在市場化改革初興、即將造成極大的社會分裂性的時代語境中。2019年7月4日18:30於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藝術影院2號廳(85人廳)。 |
|
心底里的顾忌始终不流露表面,一个屋檐下却也不老死不说明白,剧情设定在阙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
|
篇幅短小情感凝练,通过祖孙三代的情绪冲撞探讨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孙子面临了爷爷当年选择去还是留的问题,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也是变相的情感救赎,最后定格在爷爷奔向父亲的一瞬,好似多年前母亲的愿望成真,既唏嘘时过境迁又感慨父子打破芥蒂,朱旭的表演还是很稳,其余配角也都很立体鲜活。 |
|
要走出去还是留下来、要建业还是成家的疑惑伴随一代代年轻人,但前提都是踏实工作,生活,不是做梦。北方人结婚噶早,90年代初能五世同堂…有童年阴影的男人都是小孩子,老婆都是母亲。每个演员都选得精准,山东老婆脸,部长脸,正气脸,油滑轻浮脸…… |
|
家庭单位的放置最利于复杂关系的处理,四代人的情感纠缠,在这其中,变得不仅仅是你我关系上的瓜葛,而是自我所代表意义和在当今社会的处境,老太爷巍然不动,如佛似道、不开金口,却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苦难,也总在关键时开口,这是家庭的底气与支撑;爷爷婚后追军,为了革命理想抛家弃子,这是革命的风貌与所付出的代价;父亲偏执无比,其内里确是对于孝的忠实看待,和解则代表着对母亲的舍弃,他的尴尬处境恰似对孝道的艰难思考;儿子望洋兴叹,身无长技却意图出国,也应对了滚滚而来的外国文化;电影中放置的代表外国的女性角色是喜欢中国的一副面貌,与儿子一对比,意味十足丰厚;而二叔与三叔一个叹息过往经典的消失,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女性角色大都隐忍伟大,默默支撑着这个家庭。这些人都顶着一个孔字生活,恰似每一个中国人。 |
|
家人为庆贺大寿聚在一起,可导演又让太爷爷不出声,好让我们看清楚一个“反”字:儿子反爹,爹反他的爹,家庭争执不断,也恰恰代表了家庭的沉默,疏离。隔阂:怎么才叫好好过日子呢?各自的表达里,儿子的“先进”里有幼稚,父亲的“封建”中有成熟。来回中显露了中国家庭里的矛盾、上下、攻守、平衡。台词中也带着北方电影的特色幽默与智慧:“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两个人的关系最难搞。即便是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做人不能跪着,要有脚后跟。”“您不是有儿子吗?您为什么不好好练练我爹呢?”“人生是很辛苦的,记住你爷爷的话。”“说穿了这世上不该有我,现而今我活着也是老天给个面子,我不乐干啥?”“太阳升起来啦,太阳落下去咯,你就不要管咯。”忧伤青年的呓语令人厌烦,在迂回与躲闪之间的中年人反而更好看。 |
|
家庭三代人、两对父子间的矛盾冲突,是中国文化代际传承的缩影,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激烈碰撞。选取曲阜孔林、孔家后人作为舞台十分贴切。家庭群像戏精彩,中国式的欲言又止。结尾望夫台上父子和解十分煽情,或许彼此遥望泪眼是更好的选择。 |
|
五世同堂,在历史前进的大背景下,三代人的隔阂。解放战争了,要追求主义,抛家弃子;改革开放了,要追求理想出国,同样是抛家弃子。时代前进的浪潮下,理想与家庭总是不可兼得。那个等待的人充满怨恨,那个为理想奋斗的人充满无奈。最终那个怨恨的人似乎终于与自己妥协,对对方理解;那个奋斗的人终于得到了亏欠者的谅解,这对他来说是一定程度的救赎。这样的人家,在这百年之间,有多少?电影本身拍得中规中矩,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人物很扎实,不过也仅仅是扎实而已。 |
|
看的过程中脑子里一直出现的是「一一」、「饮食男女」那些台湾电影,华语电影的家庭情结,父子也好父女也好夫妻也好婆媳也好,都脱离不开一个「仁」,两人即为仁的道理,粗浅又艰涩。中国血脉,海内外皆然,不外过年过节红白事,举家围坐吃顿饭。而今是越发淡了如此情结 |
|
阙里人家所描写的就是中国传统大家庭在现当代的一个缩影,传统与未来之间的碰撞、家族观念和理想自由的折合。以沉默为家庭成员间感情交流的主要方式,妄想用时间去荡涤抚平一切,但往往结果都是矛盾的加深,逐渐形成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而关于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恐怕连导演也没能给出一个答案。 |
|
我蛮喜欢一个配角,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三叔,可是当他说:你当初不要嫂子时,怎么就没想过把她嫁给我呢?
我草,就这一句,震撼死我了。 |
|
这部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主页时间线上过,抢票初心也只是单纯想看看城南旧事之外的吴贻弓,最后却硬生生把我看哭好久,受自己家庭关系的潜意识影响,没想到本届会以泪水收尾。传统与现代的观念冲突,时代与个人的命运碰撞,在本质封建大家族里集中呈现,这一代怨恨上一代抛妻弃子而选择顾家,却又被下一代嫌弃窝囊没抱负,是否揭示一种家庭代际命运甚至时代命运的往复循环。爆发容易和解不易,绳结解开心结未必解开,虽然路口的相遇化解了一次矛盾,然而终究需要逝者如斯夫的宇宙意识来接受个体的尘埃本质,才能真正放手不互害。大环境封建宗法味过浓,也有暗讽,结尾大家各退一步的处理也很“仁”之特色了,安排一个外国来访者似乎也没有太好地利用起来 #2020SIFF8/8End美罗城SFC |
|
70周年影展*天山。中国的家庭有一种非常清晰的投射秩序,被权力填充后,父亲才从一个基因的概念,成为君臣父子的meme,成为吃人的儒家道统,在今时曲阜孔家的故事中,我们再次看到这种伦理观发酵为微观的、内部的价值冲突,我并不认为里面的人物是符号的,或者说,我愿意从黄仁宇说的表面即实质去理解(比如解绳结的桥段),儿媳通过敬酒摆菜来让公公松口,这或许见外,但并不虚假,人物的关系、待人接物的姿态充满了那种自我规训,包括女性的依附地位,坦白说我为此感到悲哀。吴的电影语言如果更新潮一些,可与台湾那几部有国际声誉的家庭片比肩。 |
|
扎实的剧本,饱满的人物,精湛的演技,时代的刀削斧凿跃然荧幕之上。
结局父子对望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
|
7分吧,冲突设置的有点别扭,但是父与子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我要去关心一下爸爸,他以前总说,你不理解我,还记得吵架,他呜呜哭。 |
|
儒毒害人。无奈已然生在这里,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所有。 |
|
好看的群像 把一段历史进程内人的价值观封存在琥珀里了 |
|
历史横轴被符码化为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新式观念的粗暴涌入、思想文化的交汇碰撞,一切都来得太快、太突然了,以至于产生了摧毁性的内力,就像第四代导演到第五代导演美学跨度上的尴尬,人们一下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解决,在这里边即使吴怡弓也没想明白。 |
|
五世同堂人丁兴旺,孔子的儒家文化数千年一直是民族的传承和发展,第四代导演吴贻弓用三代父子之间的冲突映射几十年得时代断痕和矛盾,尽管在视听语言上的造诣并未达到同样的高度,且矛盾最后的化解颇有说教意味,也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淳朴的格调。
第四代导演在八九十年代始终比第三代第五代导演更能把握时代的命脉,朱旭老爷子当时年过六十却是影片的演技担当,撑起了整部影片。 另外三弟那句“你不要嫂子怎么不把她嫁给我啊”实在是败笔 |
|
互相惦记,互相隔离。
你跟你爹有矛盾,这个理解,
但是这不是跟老婆,跟儿媳妇,跟儿子发火的理由吧。
|
|
抛家舍业干革命,干完革命想亲儿。这也不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问题,但孔德贤这种单亲家庭式的遭遇在这种传统化中被加深、被放大了。家庭和睦很重要,但这不能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理由。追求理想很重要,但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和家人。中国家庭最难就难在有话好好说,总有种“我是你老子”的端着的劲儿。没有平等对话,就容易生出隔阂。自己造孽自己担,各有各的繁华路。 |
|
虽然这部也是一大家子过年,但和《过年》不是一回事,过年的故事是老年人境遇,《东京物语》;这部孔家后代各样新旧冲突,是生活流,一批老演员,还有年轻的宁理,宁理演过不少地方的人(作品体现强地域性文化,包括方言),演过北京人、东北人、广东人、上海人。 |
|
中国老一代(尤其是第四代)电影导演极富将个人叙事融于家国情怀的创作热忱,这种个体与集体的相关投射映衬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切入点,更何况影片还融合了千年“孔林”、“阙里”等独一无二的视角,于是为整个故事增加了更加丰富的指向空间:家庭和代际的,时代和命运的,历史和传统的。影片虽说文本极好,但也存在故作戏剧冲突和舞台剧痕迹过重等诟弊。总体看影片丰富且清晰,是一部经典深刻的优秀作品,适合拉长片分析。 |
|
孙子为了出国留学,卖了太爷爷的棺材买汽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T4y1g7Sr |
|
惊喜,血脉传承与文化传承。导演担心文化传承的遗失,又肯定了理想的力量。在外面闯荡,文化并未丧失。旧文化与新文化没有真正的矛盾,只有误会与心病,互相谅解,才是正理。三爷说那句话久久不能忘怀“为什么不让她嫁我”,也许,旧习俗的糟粕也小心得得到了传承 |
|
除了朱旭,全无看点。 |
|
这部电影尽管有种俗套的剧情,配乐也很吵闹不适合,不过几位老演员的演技实在厉害,朱旭和魏宗万的冲突很哀伤,李丰田当年真是嫩啊 |
|
说无聊主题又贴近生活,说好看又沉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