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出我所料,传记性质的电影总是七点多分。因为没有赏心悦目到八点多九点多,也没有无聊到六点或更低。因为这是生活,生活本无情。故事很好,心情很难以描述。小矮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演得不好,太想表达深沉压力什么的反而有些过,总是觉得他在对妻子发脾气,有些做作,糟蹋了这个故事。 |
|
唯美主义,电影本身,甚至从开始的字体,肮脏的职业如同舞蹈般优美;手术般精准;工业化的管理和效率。尊重!不论他身前是谁,他的生命为他偿还了所有的债。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他人,不论他是你的朋友还是敌人,在死后一切归零。 |
|
英国职业绞刑师的传记电影。他认为那是一个洗刷灵魂的职业,带走生命的霎那,也把曾经的罪恶洗刷干净。直到有一天,他开始怀疑生命是否可以凌驾于情感之上。我也不解:人类可以代替自然去行使剥夺同类生命的权力吗? |
|
勉强及格。有人物原型。10年后的《索尔之子》也是这个影像风格:灰暗的影调,大量特写镜头,甚至肩膀后的机位,编导用这种风格来贴合死刑、集中营的题材,我觉得不是个好选择,你想用面部特写去捕捉人类在濒死前的状态,这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太高了,而且观众也清楚都是演的,很难出效果。开场看似用碎片化、跳跃的笔触去写一个绞刑师的生活(他跟女的约会,下次再出现时俩人就变夫妻了),让人想起厨房水槽电影的传统,有些专业细节有趣,比如男主如何锤炼绞刑流程令犯人速死,给悬挂的女死刑犯清洗身体什么的。中段受蒙哥马利指派,去德国执行对战争犯的死刑,以及面对死刑犯亲属求情、废除死刑者的抗议、处死好友等事件,这种行业拔萃者的戏码大体是有趣的,对男主的心理也有一定揭示,你能感到他用严谨凝重的工作状态来压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
|
时代的变迁可以让一个人从受到瞩目到万人唾弃,对与错不在于结果,而是源自你的内心。传记电影总是可以让人记住一个演员,蒂莫西斯波不再饰演滑稽的小丑角色,转而从事绞刑师的职业,看似冷酷的神情背后也有他的挣扎。除了题材深刻外,冷静的基调我也很喜欢~ |
|
一个处于历史环境下的小人物的非“正常”职业,随着历史政治风云的翻转变迁,即会成为掌控他命运的关键钥匙。他们曾经获得的和即将失去的,都会随之加倍。http://www.douban.com/review/2893954/ |
|
再怎么样,死刑也是一种暴力,不论它包装了多么美丽公平的法律的人道的外衣.就像Pierrepoint说的.只是复仇而已.贺卫方曾经提过九大问题质疑死刑的有效性,证明死刑根本起不到我们所想的各种效果.但是给死去的人以尊严,对于生命的尊重,也许许多清白的人还不如他. |
|
人像个玩物,一手被赋予私欲一手又被赋予罪恶感这东西.并且罪恶感一旦形成便不会消失,能一时的被压抑被掩埋或不断的自我正当化,但它始终像只豺狗一样徘徊在栅栏边,等待你防御松懈的一刻扑上来把原本的自我撕碎崩坏.人怕恶行是担心自己成为恶行的牺牲品,但人性趋恶,除了惩罚最大的敌人就是罪恶感 |
|
就是那种哪哪都刚好的电影;看片子时我一直在想【入殓师】:一个在残忍地对待生,一个在温柔地处理死;高潮都那么相似:绞刑师绞死最好的朋友,入殓师收殓生父的遗体。绞刑师最难的时候被发妻抛弃,入殓师的妻子一直站在他身边。五星。 |
|
就像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没有办法去定义他的对错,因为下达命令的也是人类本身。死刑对于罪犯来说就是一个终极的惩罚,至于执行手段也是近代才开始考虑人性的。 |
|
闭起眼睛,蒙上耳朵,仿佛都可以从空气中嗅到英国片的味道,不同于法国佬融入灵魂的浪漫调,这是独属于不列颠的气场,内敛而曼妙。可问题是,用完全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口吻去讲述一段波澜不惊的历史,实在非我所耐。 |
|
英国传记电影一贯的平实而克制的风格,从剧本来说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演员,特别是男主角的出色发挥,让影片有了打动人的力量。男主角好象经常在一些电影里跑龙套,这次演主角,表演细腻,沉稳,真实,厚重,确实是个难得的好演员,正是他的出色发挥让这个最多三星剧本有了四星的表现! |
|
说实话,我觉得还是有点煽情。同样是特殊职业,焚尸人拍的冷静的多 |
|
看的途中就大致知道了最后的结局,好题材,还是没拍好。导演掌控略不到位,演员也不自然,是个好演员,能看出想尽力把角色演好,但是和角色不搭,就像本来不是为他设计的角色,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
|
平静、严肃,理性,克制。没有夸张,没有煽情,没有渲染,一切客观记录并且点到为止。男猪脚的演技很棒。 |
|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城里只有一个处刑人… |
|
男猪脚演技了得,那张脸把内心世界全演出来了。 |
|
影片放了一半我就猜到Pierrepoint可能要为他朋友行刑了。作为一个侩子手,面对陌生人,也许你可以抽空自己表现冷静。但面对熟识的人,但凡有血有肉,都无法心安理得。这就是对我来说多少钱都无法承受的工作。(皮埃斯,喜欢叠化过渡镜头的我当然不会忽视本片猫眼的叠化啦,拇指!) |
|
“亲手处死自己的朋友让他明白,他的工作对于提高人性并没有特殊意义。后来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在我看来,绞刑带给人们的除了冤冤相报外,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当事人的认识很深刻,可惜影片中没展示出来。从影片中只能看出3件事:1. 他追求速度; 2. 他尊重死人; 3. 他的生活受到困扰 |
|
主题很霸气,执行一般而俗套,也就电视电影水平,2.5星吧 |
|
虽然我对虫尾巴的真名记不住。。。但是真的很会演啊。。。看了他不少戏了,越发觉得NICE。这部也是靠他撑起来的。单说电影的话,节奏有点太慢了。 |
|
我想起了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就是给死刑犯执行枪决的,工资待遇都非常好,工作一次休息几个月,但是最后这个人还是辞职了,因为心理压力非常大,如同这位绞刑师,这可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
|
想到了《死亡医生》和《入殓师》,同为世人知之甚少的与死亡打交道的事业。沉静、严肃、理性的还原了那个时期。我从来都没有坚定地反对过死刑,总觉得有些真的是无药可救的人渣没必要继续浪费资源,且以中国的现状是没有能力废除死刑的,先把各种黑幕各种冤假错案弄清白了再讨论别的事情吧。 |
|
节奏很好,没有废戏废台词。主题清晰:对他人的最大尊重是珍惜生命。男主在处决好友前他没有把那些绞死的人看作鲜活的生命,尽管他坚持在那些人处死后说要好好收敛,要尊重,其实是非常讽刺的。生命都没了,死后的所谓尊重毫无意义。本给4星扣1星,是因为我支持死刑,不赞同电影所表达的废死理念。2024·3·9 7.8/5236,短评1381条,影评43篇。 |
|
作为刽子手,当你负责行刑的时候,尤其是面对自己最好的朋友时,你也会难过得下不了手 |
|
工作就得干成戒样~~she piad the price,she's innocent now |
|
突然发现前段与新加坡那个新人狱警有些许相似,不知道谁抄谁。后半段开始水起来,有种舞台剧化,啥第一个女囚和最后一个的时候很有张力,可惜故事感觉不好,杀纳粹那段简直是批量宰杀只想跳过。英国人标榜的人道死刑,与其绅士帽之后的血腥,果然很配啊。比起枪崩后脑勺,起码尸体已经好看多了。 |
|
英国人就是爱显示自己的文化优越和思想内涵 |
|
演员演得挺好的,股市也挺好的,最后的结尾让我觉得不够精彩,正本片子除了一个个被绞死的“咚”“咚”“咚”的声音,其他貌似没有让我觉得高潮的地方。。。 |
|
我并不喜欢个人传记类的电影,但这片除外。冷静、缜密以及对职业的绝对忠诚,pierrepoint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工作与生活的分离。。结局是悲哀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在临死前可以选择,我会选择pierrepoint作为绞刑师,他会对死后的我有足够的尊重。。我想,这就够了。为pierrepoint默哀。。 |
|
可以和《大卫戈尔的一生》连着看,先看这部。男主演的好,第二次看,“死刑除了复仇没有任何意义”是他最后的认知,后来真实人物加入发死刑的队伍。也可参考《入殓师》看,价值观不一样,于我,绞刑师职业和活人分离的最初看法是合我拍的,中立,快速,专业,如同入殓师,没有死的尊重—参见护送钱斯 |
|
每个人都病了,我也病了,我想要找到解药,可是我看的越多,就越觉得世界是无解的疾病 |
|
目测体重,预计绳长,开始计时;7.5s is a record |
|
一个英国匠人的传记故事。死刑台是他的舞台,跳动的音符加旋转的镜头和重复的动作以及一成不变严肃认真的表情,优雅又从容。他的职业操守另临时的德国助手默默钦佩。 |
|
这样的职业,一般人真的不能胜任,压力太大 |
|
典型的双面刽子手。行刑时的冷酷,入殓时的细微,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战士与绅士不过仅是7秒半的差距。他是死神的代言人,不管生只管死;他不在乎你是谁,也不关心你有多穷凶极恶抑或楚楚可怜,他只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还赎清罪恶的肉身一份尊严。
|
|
当工作的时候,把个体的自我抛除在外,这是绞刑师的准则,但在绞死好友的时候,准则却无效了,人,毕竟是情感动物。 |
|
他迟早会遭遇这样的关于自身的人性困局,但是他似乎并没有足够的准备,面对等闲变却的人心。 |
|
死刑从一开始的主要意义就是复仇,冤案枉死不能归咎到死刑本身,故意剥夺别人生命的理应还治其人之身。有时甚至觉得死刑要比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徒刑判决更仁慈,活着比死更难熬啊 |
|
男女主貌似都是经常跑龙套的角色,这样一部内敛细腻的片倒是让他们有了长足的发挥,一份能让自己得到尊敬的特殊职业,撩开其神秘性其实人家只是一位懂得尊重死者及有操守的大叔 |
|
Adrian的敘事和表現力過於稀疏 一般般的作品 英式冷豔自批 蒙哥馬利算是全篇唯一亮點NPC 真真“一語雙關” 【德國納粹在英國司法面前接受審判】隆美爾不知道當時看了這種報導吐血沒 不知為何只記得太祖送給蒙戈的那首<水調歌頭.游泳>... 話說剛剛知道09年英國才成立最高大法院 這值得調查 尼瑪咋回事 |
|
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赋予对生命最严肃的尊重!!! |
|
这和厨师每天杀鸡鸭鱼,有什么区别呢?和战后老兵扫射无辜群众,有什么区别呢?
暴力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
|
又是一部探讨深刻话题的电影,好在影片的基调还算冷静和理性。表演很出色。 |
|
冷静严肃的影片,完全舍弃煽情和噱头,不闷但也难以触动情绪。 |
|
精致而含蓄的英式电影 |
|
虫尾巴演的太好了,那眼神里的精准和狠劲,和最后要绞死朋友的震惊,都在那双眼睛里了,本以为Timothy最多就是个最佳男配角了,这部片子的灵魂都在他了,配合他朋友的那依赖无力的眼神,唉,好看。 |
|
配乐不咋样,剧情稍沉闷,但主演极棒,对死刑的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深深地印在电影当中。Pierrepoint亲手对好友执行死刑的那一刻真得很震撼人心。 |
|
男主角的演技太好了!沒說的!絕對的影帝! |
|
努力纪实的镜头步调,故意带着噪点的画面..故事讲得很紧凑,没有过多的渲染,但也并不出彩,情节流于俗套..没有那一步铺垫是人们看不出来的。关于绞刑没有谈太多..场景也有局限,但Timothy演得实在太出彩,入骨三分,为整部片子增色不少.故4星 有些时候造型像是rammstein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