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毕竟还是大城市的较为体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亲面前挑衅地吹啤酒瓶才会挨一顿打,打完还能得到道歉与补偿。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准备出门找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赢得两记耳光了,没有发出尖叫的机会,没有摔门摔碗的机会,只能把头深深地埋进被窝里无声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就长大了。 |
|
真的会去看这本电影的观众,其实都没有去看的必要,所有的剧情他们都知道,所有的后来他们都正在写下,他们是观众是演员是这本电影和生活的预言家。但是需要看这本电影的那些人,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本电影。 |
|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
|
9分。太真实、太熟悉、太多似曾相识。本片与常规青春片最大的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马。对待不公平的做法是不争取,不呐喊,而是让角色去接受:好吧、算了吧、就这样吧。。。一直在放弃,一直在退让,这就是长大,就是懂事了。这样反而更让人想哭。因为,这太像我们一路成长经历过的那些。所以,会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难过,是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之后,因无奈而难过。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家长的教育观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长大的,被磨平棱角的孩子,长大后,变成懂事的大人,然后,帮着下一代懂事。 |
|
女孩拒絕狗,女孩接受狗;女孩失去狗,女孩同情狗;女孩背叛狗,女孩不再要狗。——“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 |
|
千言万语、含蓄用力、直白或有寓意,其实就一句粗口:XX。有些地方挺狠的,女性观众很容易会看哭吧。当动物不再凶猛,温良而顺从,这个国度那套深入到骨髓的,父权威严不可抗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吸收消化了。 |
|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
|
维系重组家庭的关系,想要儿子还要考虑女儿的感受,打了女儿会主动认真道歉,把咬人的狗送去收留所而不是狗肉馆,酒局上的奉承巴结,接到前妻电话时的情难自禁,你们只看到女主的成长太残酷,却忘了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原本就比做一个合格的孩子要辛苦得多。 |
|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
继母随便找只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
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要把新狗卖了。狗只是畜生,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
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哄弟弟。
弟弟挑衅新狗在先,爸爸却去打新狗。
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
于是,李玩变得“成熟懂事”了,她会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她会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
但我还是想念最真实的她,希望她能做回自己。
我们人人都是李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
我们“提高了”情商,“学会了”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不遵循自己的内心。
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却不是人。 |
|
片名既是少女被驯化的成长悲剧,也是一句粗口:骂的是中国父性权威和教育体制。少女从养狗丢狗寻狗,到最后平静地吃狗肉还说谢谢,《狗13》以此记录了后革命时代叛逆主体消失的全过程。老师打死蝙蝠段落尤其妙。 |
|
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
|
当李玩发现那只快乐的小鸟只不过是一个正在被送往救护车里的精神病人时,她一定是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由只存在于疯子的臆想世界里。一只狗和一个13岁的孩子最后也注定在这个伪善的世界里成长为一个狗B。 |
|
这部片的中国浓度太高了,看得我快窒息了。倚老卖老的爷爷,外头溜须拍马家里重拳出击的双标父亲,自以为聪明的后妈,众星捧月的熊孩子,还有最最恶臭的——中式饭局,中年油腻国学男独领风骚。除了这些表象,本片更重要的一点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全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中国哲学——和稀泥。狗丢了没关系,再买一条看起来一样的硬说是原来的狗就好了;娃娃戳破了奶奶的头,没关系,娃娃还小嘛;狗咬了娃娃,管他谁对谁错,把狗丢了就完事;女娃物理竞赛考了第一名,她不是喜欢狗吗,再给她买一条。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过女主(如果有,那也只有堂堂姐),连记得她不喝牛奶的人都没有,他们只关心成绩、脸面、利益。这浓浓的中国味,熏得我想吐,却又感同身受地不得不打满分。导演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太深刻了。 |
|
狗是引题,13是成长,狗B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家长不知教育孩子的根本,而拿狗出气,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新狗代替老狗去死,女孩意识到狗狗回来受罪不如在外人那好吃好伺候着,这是她向成人世界的妥协也是她逐渐迈向成人的成长。 |
|
吞下的猪肝会变成狗肉,咽下的果汁会变成红酒,束胸的绷带会换成胸罩,你的身体会适应一切变化。身上的文身会换新的名字,墙上的告示会换新的内容,走失的老狗会换新的主人,所有的成长都要经历阵痛。愤怒被锁进厕所,叛逆被一掌击落,看那冰面上求助的孩子,总要摔完自己站起来,才会懂得成人的代价。 |
|
爸爸的一顿痛打之后,她成熟了…所有的叛逆神经在那一刻断了弦,成人世界的冷暖看在眼里、忍在心里,什么时候咽得下那口泪,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李米的猜想》就很喜欢,这一部更有力,前面觉得多大点事的小格局到结尾又是醍醐灌顶的开朗,导演功力了得。“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
|
No Country for The Youths. |
|
我一定要当个好爹 |
|
真实到几乎想要逃出影院。我们都是怀揣着对成年人的仇恨成长为成年人的,这是一个恐怖片。 |
|
小题大做,不作不死。 |
|
一个时代的残酷青春,里面有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亲切感和孤独感,那种没有人理解认同,还要被迫接受大人世界的无助。向往自由和理想,与人相处单纯而传统,但是都因成长而统统被洗刷掉。印象深刻的两场戏全家联手用假狗欺骗和认为弟弟应为误伤奶奶道歉。 |
|
是少女寂寞的十三岁,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快乐的十三岁,是像狗一样被驯化的十三岁,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的、失去童真童趣童心、变得世俗起来的十三岁。孔雀从此被关进笼子里供人观赏,游鱼从此被封闭在水箱中给人参观,狗从此被牵在漂亮的皮绳里乖顺地躺下来,少年从此长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但更叫人沮丧的是,那些原本暗潮涌动的年轻人长成庸碌的中年人之后,最终也会转过身去驯化下一代。 |
|
如果你没有共鸣,那你的童年何等幸运。 |
|
中国的小朋友啊过得像条狗。演员和摄影都很不错,但前半部分表现得直白过头,有点假得不舒服,被过度消费的相对论啊平行宇宙啊还有涅盘啊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不过,妹子大哭完之后,开始残酷青春了,故事内敛起来,情绪表达就很到位了 |
|
我也家庭破碎,我也痛失爱犬。影片的结尾,李玩向成人世界妥协,向过去告别,最终进入了充满欺骗、虚伪、谎言的成人世界。而我,因为对人性的巨大失望,永远不会向成人世界妥协。我只是避开。人纵有一死,没有必要争什么。亲情也好,爱情也罢,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完全属于你,没有一样感情不千疮百孔。 |
|
【电影资料馆】20160618,李玩是大陆电影里少有的兼具青涩感和圆滑感的少女形象,里面有很多细节我很喜欢,比如李玩吃方便面前喜欢先挑起来凉一下,整个故事沿着一种让人不可抑制的矢量进行。变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不恐怖,恐怖的是毫不自知。重新思考了一下,给五星是正确的 |
|
负能量巨大不想再看,要对这个社会骂句片名狗B的。中国式教育是根源,从不断暴露问题的极品家庭到学校和当下的环境风气历史从小看大,可怕的是还在继续制造循环更多出现在我们身边。剧本的刻意是缺点但讽刺甚至荒诞的变成了特点,像镜子审视每个人,由于经历不同理解起来也大不一样。成长确实就是这样慢慢失去很多东西磨平来长成别人演里的大人而且这样的事没完没了还多着呢。80后女编剧的小心思表达的有时幼稚但立意细节呼应和导演的完成度流畅性都很好还有表演。从小不要哄骗像逗傻子一样的管教小孩子,教导也要循序渐进有个尺度,不能忽冷忽热。盲探结尾还说过女孩不要太执着,那样我觉得也还是不会太好。资料馆百子湾。 |
|
用上了吃奶的劲也没讲出什么大道理,典型的小题大做,故作深刻。人物之间的冲突都是因为一方明显的过错造成,很是无聊。隐喻极端笨拙。 |
|
还是曹保平的老毛病:不合理。站在家长的角度,那么讨厌狗的话最多丢掉,怎么会非要送到狗肉店去?老头老太的表演也是完全反日常的,是保健品广告式的。还有科学展时间是06年9月,当时弟弟2周岁,那么04年他刚出生时女主怎么会在听腰乐队05年的《不哭》?应该是个bug。不过剧本的批判性还是值得肯定。 |
|
每一场叛逆背后都是委屈,没有哭不代表伤口不痛,养不教自生自灭更好:献给曾经孤僻的、忧郁的、不合群的我们。成长就是被驯服的过程... |
|
意象冗余,时空错乱。编剧妹妹有可能在回望青春时代的自己,顾影自怜。但导演大叔一心一意想让这幻象少女扼住现实主义的咽喉。这两个人之间隔了一道鸿沟,生理上讲,叫代沟。 |
|
刻意拔高立意和内涵 结果败露了自己的虚伪和平庸 成功煽情赚了大把眼泪 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呈现却如隔靴搔痒 缺乏力度 连对小女孩的青春事迹和中国式家庭生活的细节描述都尴尬得让我浑身不适 有种事件是对的 但落到实处又假了的矛盾 分不清是导演的问题还是表演的问题 李玩的叛逆和缺乏对他人的理解 让所谓对成人世界扼杀童真 驯化个人意识的控诉显得缺乏立场和逻辑 如果长大成人就是体谅供你吃喝的家人 不给别人添麻烦 我看不出来这样的成长有什么值得骂一句“狗B”的 以及编剧好歹认真学点物理学知识再来冒充物理少女吧 |
|
一部很扎实的国产青春片,肯定会是以后这类型的经典吧,讲一个少女被磨平棱角踏入成年人的世界。剧本在叙事上可圈可点,朝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在推进,导演也没有什么野心,就是踏踏实实地讲了一个中国式的故事,虽然有些地方并不完美,但也丝毫不影响它的主题表达,很容易让年轻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看片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确实是一个年轻的编剧啊,她把片中的成人世界和成人角色处理的很脸谱化,或多或少都是清一色的伪善,再看看少女最后的妥协,换做是国产青春片常用的那句矫情台词的话,就是“后来我们都长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那种人”,不过像【狗十三】这样要聪明一些,虽然这种年轻人的见解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作为中年男人看这个,有点脸红,当年确实也这么想过,只是后来发现人要复杂的多,这样的故事倒可以是一本不错的文学小说。 |
|
这不就是传统的常见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吗?父母从来不会问儿女心里的想法,也不关心他们的选择,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还常常美其名曰“为你好”。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可以自我野蛮生长的家庭,父母对我们实行散养,当然,结果也是有好有坏。 |
|
十年来最好的华语片之一 |
|
这里面80%的爹味台词 我小时候都听过 |
|
3.5;当内心成长的速度与环境远远不能相容,是谓「青春的逆与痛」,每个人必得经历的阵痛期,心怀宇宙无穷,而身缚困境泥淖,与大千世界搏斗至头破血流,方跌撞进成人黑洞;争取与妥协,得到与放手,在一次次讶异与失望中,我们终将都成为生活的俘虏。「狗」是整部片的戏眼,贯穿了少女的青春期,见证其无可奈何的挣扎,亦是全家关系架构的支点。虽仍存有戏剧化倾向,整体风格较克制,细节铺设得隐秘而惊喜,如课堂上的蝙蝠与深夜急救的仿鸟人,像是漫长灰暗青春里不经意却难忘的注脚。女主父亲像渡部笃郎,父女对手戏是我的泪点(尤其是追问父母分手理由一段),成年人的无奈与虚伪一样真切,反正我们迟早一样。 |
|
【B】非常完整呈现了扭曲的中式教育观:畜牲式教育。只在乎儿女有没有吃饱,身体健不健康,在这方面,一点小伤能让所有人如临大敌。但个人欲求?心理健康?没人在乎,反正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像养狗那样哄骗打骂,最后他们也就“懂事”了。不过不是很喜欢曹保平的导演方法,与其说是叙事,不如说是把事件像一块块石头一样堆在一起,虽然激烈和骇人程度很高,但也因此欠缺了拢于一点的锋利力量 |
|
曹保平说,其实狗十三也是犯罪片,内在气质与犯罪片是一致的。虽是男导演,但对青春期少女的微妙内心把握非常准确。青春是一段很私密的经历,我不知道别人怎样,至少我觉得这是最感同身受的一部。我也想说:遗弃孩子的宠物,以及你的狐朋酒友在饭桌上请你的孩子吃这种宠物的肉,真的是犯罪。英文片名叫《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电影也分为前后两大块,随着狗狗被调包,少女的青春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大人永远无法理解两只爱因斯坦有什么区别,也不会意识到换一个妈妈会有怎样不同。曹导说如果站在孩子角度看,父亲非常讨厌;但如果站在父亲角度看,她也是个非常讨厌的孩子。这就是中国家庭的原生矛盾,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无解题。影片有很多发散的细节,彼此呼应,最终又似乎连缀在一起。聂鑫去世都有四年了,可见这部电影真的是等待太久了。 |
|
这些年一部部中国电影看过来,似乎没有大的进步,但回头望去,不知不觉间中国的电影已经不太一样了。真实,就是我们最大的进步。 |
|
细腻却缺乏大气,有力又稍显做作,节奏流畅叙事平滑,像是熟练运用模板压制出来的平凡之作,没有格外的缺陷或是长处,将拿捏得稍有韵味旋即戛然而止的平凡剧本平凡地演绎了出来,这也是我们青春片的一致硬伤,重于情怀而疏于昭切。有人推荐给我讲这是一部残酷青春,我只对他这粉红色的残酷一笑而过。 |
|
如履薄冰,本不是青春该有的姿态,却成了我们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宿命。 |
|
中国家长的恐怖统治,用愧疚感控制孩子——“你爷腿都坏了,你奶多少年没有出过门了,为了你这条狗”
“啥谎言?哄哇呢么!”以愚弄的态度对待孩子
有毒的家庭文化环境,和许多错误的观念。
记得知乎有个问题,既然……,为什么没见到大面积的心理挫伤。只是你以为没有而已。
吞下的狗肉是讨好型人格的养成 |
|
以爱的名义作恶的中国式成长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压抑史,在遍体鳞伤后学会妥协、圆滑和似笑非笑的言不由衷,并最终沦陷于这没有出路的轮回中。失踪的爱因斯坦一号一直像个对平行宇宙中更好的自己的隐喻,到最后这一点希望也被击得粉碎。 |
|
像极了我们tm狗r的初高中时代,只不过我们更惨。时代在进步,观念却沉沉不变,几千年了还在教孔孟之道三字经,好希望一切迂腐皆能瓦解。 |
|
这里没有怀孕、堕胎、出走、死亡,就是一个女孩从童年到成年所发生的故事,却是我看过近年来最好的青春片。成长教育里的残酷青春,你我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年少的影子。“这些事以后还有很多”,成长本身就是一场不见血的屠杀!果静林和张雪迎都太棒了,特别是张雪迎,太灵了! |
|
补一下,看完愤怒的海才知道狗十三是真好啊 |
|
饭桌上的狗肉和车里的哭泣两场戏太多余了,当然,类似琐碎多余的戏份还不少,新人编剧和老练导演搭配的长处与短板同时体现在了这部影片中。15岁就遇到了曹保平,是张雪迎的幸运,也是张雪迎的不幸。 |
|
本片讲中国式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教一个人成人。而中国教育,是教一个人听话。
不止如此,它还要逼你承认,这样的教育,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因为无论大人做了什么,都是为你好。
更残忍的,这场教育的成人礼,是把那个死去的你端上来,当做祭品。 |
|
还以为多大事呢,原来只是屁大的事。看来大家都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不过借的酒杯这般小,可见胸中块垒也不大。——补充几句:最近看的几部电影都跟家庭问题有关,在狗十三里,李玩要去看的天文展上显示的时间是2006年,她13岁,说明她生于1993年。对于我这个70后来说,跟90后的成长经历已经不太能产生共鸣。在我那个年代,父母不会对子女这么惯着:要啥就给啥,生了弟弟不敢跟李玩说,还有父母会向子女道歉,这怎么可能。倒是大象席地而坐里的家庭,更接近于我对家庭的认识,父母会把在社会上,工作上的一切不顺,转嫁到子女身上,父母对子女的谩骂、讽刺、挖苦是常态。所以我给狗十三差评,是真的觉得太小题大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