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残风中拾钱,树林中打炮,
死去何所道,逝者如浮云,
鳄梨配鳗鱼,活着就挺好~ |
|
复制了现实葬礼那些繁琐礼节,赤裸置于桌上的礼金和金灿灿灵车的功利性,以及在悼词中消解死者所做恶行的虚伪。而难看的点也在于此,现实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事,原样搬到屏幕上有什么意义呢。 |
|
2023-6-12 重看。伊丹十三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生死问题,出手即能将死亡、优雅、欲望共冶于一炉,神思清明,洞若观火,调侃的同时看透人生风景,一套完整葬礼仪式下来,如若经历一生,心态仿佛瞬时老去;仰头看向烟囱的场景在《海街日记》中又复现了一次,伊丹十三留下的遗产可谓丰厚。
东方的丧葬礼仪具有独特的达观和透彻,也具有世俗化的烟火气——守灵的亲人边流着泪哀恸,边努力与种种俗务斗智斗勇(礼金飞上天可谓妙笔),吃喝和爱欲并未因死亡的降临而消减,人际关系的微妙联结在日常中悄然呈现,总有人离开,总有人新生,一阵强火过后人生的光景不过是余烬;最喜欢灵前一段歌舞,镜头逐渐后退,此刻当真人生如梦,人生如寄。 |
|
伊丹十三一直有他独到的幽默感,严肃中透着诙谐。对死与悲痛的消解,一种生活态度 |
|
伊丹十三一鸣惊人的处女作。1.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冲淡中和严肃灰郁的丧葬典仪,以戏谑荒诞的情节反衬悼念仪式的繁复冗长。2.伊丹十三一出道便擅长将美食、情爱/死亡与电影勾连起来,一如片头老父亲在大快朵颐后猝然发病濒死,其后又切至女儿和女婿的片场,赶往老家的雨夜里两车在疾驰路上交接盒饭的桥段更是令人喷饭,还有丧葬后大家伙儿兴高采烈吃宴席的场景。3.树林里的偷情野合与妻子在圆木秋千上来回摇摆(特写为主)的交叉剪辑,实乃反讽性十足的神来之笔。4.多次复现的逝者棺中仰看众人的主观镜头,恰似死者冷眼旁观生者的繁文缛节。5.死者哥哥/族长对遗体朝向的纠结困惑以及晕头晕脑的乱入,让人捧腹。6.对着电视临时抱佛脚现学葬礼用语“模板”。7.黑白默片蒙太奇。8.笠智众演和尚,黑泽清客串。9.追抢飘飞纸钱。10.烧人心得。(8.5/10) |
|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遗体一烧,都一溜烟。父亲去世之后,一堆亲人们好像没有特别悲伤,妻子照样乐观,女儿、女婿心不在焉,孩子们一片闹腾,该偷情偷情,该发呆发呆,该吃吃该喝喝,常常忍不住开棺端详逝者的遗容,做各种评断,然后临时磨枪学习吊唁流程、用语,风中的树木,纷飞的礼金,叽叽喳喳的人群,都像在度假、过节,临出殡每个人的腿跪麻了,各种小动作,都想早点结束。直到要入炉焚烧时,才忍不住掉泪,忍不住看着烟囱口冒出天上一缕青烟,做人生感叹。伊丹十三的控制力一流,喜剧元素和庶民生活总能微妙结合。 |
|
伊丹十三的这部电影用举重若轻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以一种严肃而又不失幽默的手法为观众展示了一场日本普通家庭葬礼的流程。这其中所运用的喜剧元素并无对死者的不敬,相反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带领我们超越了生死,如同最后炉中冒出的缕缕青烟那般恣意洒脱。 |
|
以中间一段黑白默片形式为主要代表同时又辅以偷腥、儿童打闹、观看“葬礼教程”等让人跌破眼镜忍俊不禁的情节外加角色对话间所奠定的反常规反传统式家庭片格调等大量戏谑、消解与娱乐风格都毫无疑问地赋予了这场基调本该是严肃、哀痛的家庭仪式莫须有却又十分难得的“乐趣”,当然,悲伤最终总会到来。 |
|
护士对死者的家属说“很抱歉,我们的能力不够”。他们观看葬礼礼仪教育片。葬礼点香一或三根,要扇灭而非吹灭。葬礼成了家人聚会畅谈的好机会。敲钟的大嫂,狂干ed的小姨。跟死者告别还摆拍。用石头敲一下棺材钉。火化工说死小孩只需低温烧,比较温和。“如果我还活着,我们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三星半 |
|
3.5 #25SIFF @影城新一号厅,有趣的灵魂,有处女作常见的太爱炫之类的问题,比如老婆的树桩秋千与老公情人偷情交叉剪辑,忍不住大玩希区柯克的性暗示游戏,就是那段未免也过于猥琐了吧啧;匠心是有的,一场葬礼的全记录,发生地设置在乡村木屋,结构视野远观正是戏剧舞台景框,更凸显葬礼是演给活人看的戏,程序繁琐,真情假意皆是众生相,奔跑的小孩子,不肯离去的亲友,甚至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恐惧,都挺真实,就是总觉得作为这种题材的电影,拍得还是分量轻了点,还不如导演本人的同样的过程描述的大病人;看到黑泽清出现略惊讶,加上笠智众的僧人,所以今年电影节虽然没有常规小津和黑泽清的片,但有了本片约等于还是有这两位的哈哈 |
|
艺术与市场的整合,融贯东西的生活化轻喜剧,反思意识,无强烈戏剧冲突重在展示过程与细节,录像资料,戏中戏,空间设置舞台化,对生命坚韧无言的固守。看过中美英等国的葬礼喜剧,唯独这部既有恬淡平和的大和民风,又有微妙苦涩的民族思考。大器晚成的伊丹十三导演处女作 |
|
一场葬礼细致描写世间百态,真正的悲伤出现在恰当而正确的时刻,感情真挚、充盈、有实感、有感染力。隔了这么多年,一个中国一个日本,却依然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相似的情感,面对葬礼的种种反应也可以找到自己经历过或观察到的种种经验,真是记录现实生活最好的电影。看完有自己拍一部电影的冲动。 |
|
三星半//看电影总能增长些莫名其妙的见识 以此延长人生乐意至极//丈夫与情人肉欲肆意 平行剪辑妻子在院子某处面无表情敲钟式荡秋千 这段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直至电影结束都在期待妻子说出离婚的话语 但她最后什么也没说 还是我的人生浅薄了//葬礼比婚礼更能看出他人的真心 伴侣的意义很大一部分在于漫长人生中至少有一大半事情不用自己一个人扛了吧 人还是很容易寂寞的物种//左手边的姑娘哭到只剩最后一张纸 显得只在意到自己久坐一天的背痛和导演技巧编剧技法的我冷漠无比 |
|
棺材里的主观镜头、顺着电线跟拍、大景深拍摄群像。日片里的长镜头还有复杂调度总让我觉得是在看同一部电影。细致描摹葬礼可以与《喜宴》中的婚礼部分对照着看,东方传统礼俗的现代遭遇。 |
|
@2023siff.
今年电影节的最后一部是葬礼,很有深意的巧合。
伊丹十三的特写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具备了炙热的质地,狡猾而精准地在观众放松时猛刺泪腺的手法已初见端倪。
三天葬礼是一次预习,无论对片中的人,还是观众。对于可能会有争议的不伦桥段,想到上野千鹤子写的还是说的诗句,大意是,葬礼之日,情欲最盛。导演对女性形象的呈现像费里尼,让人迷恋又恐惧的大女人。好奇新一代会去通过网络学习葬礼仪式吗?
这届siff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伊丹十三,把悲喜交加做到极致的电影魔法师。 |
|
葬礼带来的人生百态,用一场仪式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处女作拍出这种水平我给满分。 |
|
7分。伊丹十三处女作。有早期日本映画平民生活浮世绘的平淡真实,也有80年代的荒诞(注意旁白选择) 和冷静,不时跳出一点黑色幽默的深情。对身后事料理人的特写,也有重新审视民族性丧葬文化及生死观的意味。特别喜欢中间那段黑白录像demo。但性场面拍得挺脏以至于一段时间内不想看他其它作品。 |
|
看得五味杂陈,太棒了。讲一些怪品味小段子的同时,做到了一丝丝的思考,说不上特别深刻,但很有味道,好像卤得特别透的小吃,味道不重不刺激让人吃了却停不下来一个劲儿咂摸嘴。居然真的是从头到尾再现一场富人的葬礼,虽然有偷情一类的节外生枝,但没有着力于戏剧性,也没有刻意放大每个人的冲突,大多是“风吹份子钱”这样的小梗,特别彰显趣味性。但氛围和节奏营造得特别好,细腻而微妙,既有忧伤又没有煽情,但其实都是在用镜头进行不动声色地渲染,比如最后一场发言,真是被镜头带动了,眼泪就这么不受控地淌。真是文学性与电影性的超好结合,闪着人文思考的光。特别洗脑的段落:宫本信子荡秋千,那个表情绝了。2011.9.1想看,十年了,终于看了。 |
|
相比小津那种正统和式 像伊丹十三这种受新思潮影响的导演们敢于突破一些限制 拍摄方式更多元 带来新的感知方式 但相应的也失去了一些东西 一些仪式感和幽深感 什么都用就没有风格了 就像侯孝贤说的 电影本来就是需要限制的 ; 影片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幽默感 以及去道德化 其生命关照还是比较大气的 |
|
温情的揶揄和幽默。伊丹是对的:悲哀和失落不属于葬礼的中途,而是属于葬礼之后。犹记得当年外公的守灵夜,叔叔舅舅们在房间里(没那么聒噪地)打牌,姑姑婶婶们在议论第二天中午烧什么东西吃,我则在一旁读《树上的男爵》。外公的灵柩静静地躺在客厅中央,似乎没人想着特意去望一眼。而从火葬场回来之后,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外公已经不在了。 |
|
134,惊艳的处女导,豁达的生死观。人生是场游戏,人死亦是。特别是中日的繁文缛节过于相似,观影过程像完整参与进一场葬礼,这种破壁误打误撞但特别生效。镜头使用上有匠气嫌疑,但其用意仍是精彩的——葬礼是生者的派对,是孩子的跑道,是情人的战场,但要责难吗?那每一双跪不住的脚都在说不必。只是「最后派对」欢乐过,最终悲伤会袭来。g弦上的咏叹调,冬天的故事?最后的歌?假若世界永远都快乐?棺里的或许也只想你们快乐。 |
|
雨天赶场,迟到5分钟,进去一看老头还没死,就放心了。之后全程担心老头儿活过来,还好没有。🤣 / SIFF2023第13场@华谊兄弟 |
|
日本人对待死亡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接受,而且这个片子也是比较贴近真实。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教授礼仪的录像带,还有她丈夫跟情人在树林里那一段,总是在想她在秋千上是否看得到,她的表情是否早就知道丈夫出轨,结尾书她又好像原谅了丈夫。人生不可能无瑕疵,大概真的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的才能够走完。 |
|
4.5 惊艳四座的处女作,“刁钻吊诡”的镜头层出不穷,戏谑和深情完美融合,唯一的败笔是偷情段落略显过火。津川雅彦后来当导演拍的《守灵夜》没少从这里偷师。|SIFF2023第9场 |
|
A-. 一种对生活的写实记录,却举重若轻地参透了面对死亡的五味杂陈。有对繁文缛节的揶揄和世俗百态的调侃,背后也仍有真情流露的悲伤、不舍、释怀,和对生之欲望的感知与感念。生命的旅程本就是笑中有泪的,而高级的作品就是凝练而忠实地将它还原出来。2023.6.17 华谊 |
|
山崎努在《葬礼》中完成的是一场SHOW,在《入殓师》中完成的是一场仪式。
电驴上用的翻译是《江湖白事》,让我找的很辛苦,看完后觉得倒是也挺贴切。 |
|
能够戏谑葬礼,并勾勒出人情百态,究竟是50岁才能拍出的处女作。多次以死去父亲的主观镜头注视周遭家属。葬礼录像带采用黑白默片形式,辅以G弦咏叹调。丈夫与情妇打野战,辅以夫人荡秋千摇晃的声音与木桩来回晃动的特写镜头来描绘性爱高潮。 |
|
8.0 大致上葬礼的仪式都大同小异,从摆设灵堂到告别火化;大致上参加葬礼的人都大同小异,从亲朋好友到邻里街坊;大致上葬礼弥漫的情绪都大同小异,从谈笑风生到啜泣嚎哭。伊丹十三用细致平时的手法将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葬礼过程如同复制般呈现在大银幕上,一切都井然有序,直到突兀的让大女婿在野外干了一炮。这一炮使得本该为死者哀恸的肃穆葬礼响起了较为刺耳的生者喧哗,仿佛打破了某种平衡,但转念一想也许这就是生活,积蓄的欲望总会在不知何时泄洪,克制的哀思也会在不知何时决堤,伊丹十三借着这种实质与形式之间的矛盾呈现出真实的生命质感,没有特意的嘲讽与苛责,只有会心的幽默,生命终将如火化后从烟囱冒出的浓烟般烟消云散,而在火光中响起的噼啪声则如同生活琐碎的回音一样,是生命的最常态。 |
|
太棒了 摄影构图颜色 人物脸部close-up的程度也深得我心 有几段颇有实验性 比如黑白胶片的部分 住持念经超度时相机跟着电线走向运动的镜头 野合的镜头也是非常之raw 甚至看起来添油加醋的旁边也感觉有其存在的理由 见到了小津御用的笠智众和年轻时的小林熏 母亲最后似乎也和这个不被人喜爱的父亲和解了 |
|
【HKIFF47】重看。//组成仪式的那些非仪式,骚动、不羁又令人忍俊不禁。通过片中的影像媒介(8mm记录、葬礼礼仪录像)我们可以观看到仪式,而仪式之外的真物,则交给电影这种偷窥渠道了。(2018.5.11) |
|
有多好就不用我說了。我只是每當看到日本的家庭片和有關死亡的電影立意之高,切入之深,我就忍不住感嘆,同是儒家思想和東亞地區之間的差距。黑白那段家庭錄像,實在太好了。 |
|
9.1;我们还不是继续在活 |
|
@4k修復 去醫院時飆車,每個人摸屍體,大風中撿錢,一起看焚化爐 |
|
嗯,很喜欢这个任性的、个性的导演的电影。感觉他怎么拍都不是错,怎么拍都是好玩的。猜测他这阶段也是有信心的人,所以能把各种想象力都实现。探讨死亡的电影,在日本确实比较多,拍得好的也挺多!这个是否是日本比较厉害的一种文化?非常好看,一会拍手,一会抹泪。 |
|
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真正的伤感只是在遗体被火化时,在老太太最后那段话里。人生可能只是一场大梦,每个人都在奔向那个相同的终点。 |
|
以叙述口吻引入故事的手法并不稀奇,但却是一次非常优雅平缓的、颇具文字感的再升级,成功将画面与文字进行交接,从画面入手临摹文字表达,于此便能在话语停顿间寻得日本高语境文化的证据线索,如第二天的夜晚聚餐过程;与《家族之苦》对比,后者的喜剧形式嵌套进整个价值体系中,前者则从文化入手宣告对接过程可成立,是为不同方向的尝试。唯一的“对抗”来自于灵车运动画面,从上述平缓中直接切入,不断逼近却始终保持暧昧距离,直观的习惯性“失重”下与观众进行逼迫式交流,暗示日常的同时又在揭示某种不可能性,乃为文化交流的另一面。 |
|
丧葬风俗中的人生百态,即批判人性又娱乐观众。 |
|
#FIFF#典型的日式荒诞设计和平淡叙事,过于荒诞显得失真,过于平淡也无法共鸣。 |
|
2008年的最后一部,算是这倒霉一年的葬礼了。正剧的氛围里偶尔的细节小幽默,看起来自然比去年英国的那部葬礼的喜剧要沉重些。看到了一头秀发的岸部一德……黑泽清究竟是副导演还是在片子里演副导演-_-。 |
|
岳父去世成为伊丹十三创作的灵感,让他拥有了第一部长片代表作。影片起初没有过多外露的悲伤,葬礼犹如工作事项般等待所有人一步步按计划实施。葬礼作为仪式,总有一套规范化的流程,需要用一切可预期的安排来保全场域的完整性,固定的话术与身体姿势,以及要为寺院捐赠多少钱,都需要专门了解学习。幽默感就产生于意外之中,尤其是里面的小朋友,在学习如何给死去的老人烧香时,面对的便是一场生与死的对话。小孩不清楚死的概念,会做出许多违背场域规则的事,但正因为这种无法预料的行为举止,才让葬礼转变为一场歌颂生者的聚会。前来喝酒的邻居们如此,最后打破安排坚决要发言的岳母亦是如此,真正的悲伤不会被过度表露,也因为与悲伤为伍,才更加要珍惜生的意义。其中还有摄影师的出现,拍摄了一段纪录影像,默片+手工字幕卡都充满了时间的力量。 |
|
三星半。大雨夜夫妇驱车回家交接盒饭,多少有点处女作里导演很常见的为拍而拍的行为,虽然它这一段已经从风格到内在表达上(食物与死亡)已经比较有关联,可是并不丝滑,后来偷情一段也是,虽然有宫本信子荡秋千的神来之笔,还有那段小朋友的默片很可爱也很友爱,但这些段落很容易想滑轮脱节一样从电影里跳脱出来。后来《蒲公英》也有杂糅就丝滑很多,从这部比较也可以看出,后来伊丹十三学会了运用配乐的手段去更加完整的整合一部电影的素材,他对配乐的审美很厉害,助他更成为了他。总体而言,这部仅仅就是围绕三日葬礼的电影还是拍出了高规格的水平,剧本、表演、摄影等等都没有偏离这个形式和主题,诠释了东方人在礼仪面前的尴尬喜剧,真实也真诚,宫本信子一家三人(注意一定没有丈夫)灵前歌舞,是最最动人的一场戏。 |
|
非常喜欢,是上影节八部影片中最喜欢的一部,本该是个沉重的题材被日本人拍得妙趣横生。
有意思的桥段很多,小朋友视角的葬礼记录、扩音喇叭的电线、男主偷情的时候女主在自由沉静地荡秋千…这些都是我喜欢的镜头。并且我确定全场其他观众也一样喜欢,因为彼此笑点完全一致。
所以云盘盗版资源也好,电视盒子也好,流媒体也好,这些都无法替代电影节以及电影本身的意义。 |
|
犀利的日本电影 从开头的第一部到最后一部都透露着反讽的意味 但是其中的角色又不缺乏正常人的感情 很写实 相信是日本生活的写照 |
|
死亡只是一个踏入天国的步骤,是人生的一部分。各个年龄阶段的群戏百态。中间的影像记录是死之外的生。一大米初监督。笠智衆客串了住持和尚。还有助监督黑泽清。取材自宫本信子父亲的葬礼。 |
|
喜丧!忽然想起《失乐园》,丧事期间的性爱是否格外诱惑?副导演有黑泽清和平山秀幸 |
|
伊丹十三最有名的作品,但因为不是喜剧又没源,看过的人竟然不到500个。我个人觉得小津《东京物语》结尾的葬礼算是一个高潮,那么这部《葬礼》就是把那个高潮拉长到了两个小时。据说伊丹十三为了拍这部片子特意去殡仪馆打过工?影片里实在是有太多亮点了,一言难尽啊,完美! |
|
严肃与荒诞只在一线之间,死亡难道不是与吃饭睡觉一样的平常事,何妨用幽默又浪漫的态度对待死亡。葬礼这关于生命的结束的仪式,是在为逝去的人关上与这个世界相连的那一扇门吧,必会悲伤又不必悲伤。 |
|
伊丹十三的电影永远热闹好笑。也永远,主角是宫本信子,他老婆。 |
|
又或许正是因为令人心力交瘁的繁文缛节反倒消解了突如其来的悲痛。观众总以纯粹奉为虔诚,但有条不紊地面对生活不代表不会痛了。啊,伊丹十三就不能好好美味滴拍吃的吗,上次生蛋的帐还没算,这次牛油果和生奶油也(。 |
|
剧情并不出挑,基本就是三天内办葬礼的过程,加了些亲友告别的陈词滥调没什么意思,但特别的是,伊丹十三比较重视人与社会规范拉扯的过程:女婿和女儿特意看录像带学习葬礼礼仪,但在葬礼间歇女婿又被情人拉去山上野合(这里加入女儿荡秋千的撞击画面来隐喻性行为),还有几笔既合乎情理又出格的举动:老头和老婆说想养少女结果突然死掉(表示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死),而在火葬场的亲人们去看焚化炉,听工人讲被烧的人可能没死的怪谈——这些零零散散的设计,赋予整个平庸的葬礼仪式一种不稳定的基调和怪异的喜剧感。视觉上也下了些功夫,4:3画幅和逼近的固定镜头把人和狭小的取景拍的像玩具盒子,再加上阴郁、浓重的色调有时让我感到像是发霉版的小津安二郎,但人物站位经常呈现刻意化的舞台剧平面感。总的来说有风格和巧思,但整体偏乏味且表意混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