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殖民化」/「全球化」中,「原世界贱民」、女性和囚徒,「第三世界原住民」的「价值」都被屠杀殆尽,在一个似乎讲述上世纪「种族冲突」和殖民残暴的故事背后,却有太多当下现实世界的指代,弱势者无法逃到天边,那些独有的高歌与低吟终将消亡。 |
|
8分,这片子严重被低估了,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复仇电影,这是一部三层结构的反抗殖民压迫的主题,爱尔兰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当爱尔兰人以仆人或者奴隶的身份,跟随英格兰人一起来到澳洲的时候,又成为了殖民者,从武器装备的水平来看,时代应该在爱尔兰大饥荒的前后,爱尔兰本土饿死了差不多四分之一。有一点挺好奇,这片子香港公映了吗? |
|
万刃穿心喊妈妈,飞矛步枪慢捅喉,复仇梦魇,临阵脱逃,林中语,桌上饭;关于杀戮心理描写得挺真实,就是有点反高潮,不解恨 |
|
非常蠢。 |
|
威尼斯主竞赛每年调节气氛必不可少的血糊糊片,前年《悍女》、去年《甜蜜国度》的结合体。放在Rape and revenge剥削片范畴里来讨论的话算是制作精良,虽然内容过时但现场互动效果好得离奇,有心领神会的鼓掌(喜欢和讨厌的两派观众在放映过程中直接以鼓掌为武器撕了起来),也有记者散场直接大骂……
(2019.11.25重看片段,这次将女性的身体理解为"colony","motherland"的二元一体,观感变好了!) |
|
去年在去1区买菜的路上好几次逛过savoy电影院看见这张海报很好奇。故事是一个爱尔兰女囚徒被英国军官主子强奸,丈夫孩子都被杀了,怒上心头,骗上黑人土著去追白人军官,一旦追上怒气过劲顿时怂包,心理学上来讲有人是会怕对自己长期施暴的人,最后靠拿自己爱尔兰人身份跟黑人同仇敌忾恨英国佬,怂恿黑人去杀了仇人。真是个让人无语的故事。黑人的追踪和现场还原本领那么好,换在这个时代可以当一代名侦探。 |
|
过于冗长,女主的戏份太过了。几首歌挺不错 |
|
大家观影量那么多反而被粗暴的历史故事吓出中产阶级恐惧症了吗?一部带着复仇情节的殖民地血泪史。 |
|
可能是之前期待值太低,且接连在影展错过,所以竟然有“美梦终实现”的错觉。痛苦的虐待与侵犯,哀嚎与惨叫,烘托了肃杀气氛,并围绕着复仇延伸主线故事。拒绝承认英语,备受虐待的受害者彼此选择自救,走过惊心动魄的路途。纵然是戏剧化的想象,角色异常标签化,人物也始终无力逃出困局,但唯有拿出武器方能捍卫自己,保持勇敢才能对抗不公,这份能量跨越百年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Aisling Franciosi的表演还是很惊艳的。 |
|
B片。误以为是女性版《荒野猎人》,剧本却早早崩盘,女主再也没硬起来。所谓的女权和种族问题在这样的人设下变成了伪命题。 |
|
期待的重口味,原来只是无下限的妥协和萎靡,骨子里就有被奴役的属性,仇恨只是站起来的第一步,要打破阶级恩怨真的任重道远,女主被仇恨吞噬了懦弱,表现的很果决很勇敢,杀气四溢凶光毕露,等真的复仇的那一刻却突然怯懦,被欺凌的下级属性显露无疑,导演用了两个小时的铺垫,却在最后一刻泄气,女人不争气的缓缓放下了枪,黑人男性代其举起长矛杀死了阶级头目,铺满杀戮和血腥的路上,冲破束缚和打破阶级向来不是一个人的努力,电影前半段加剧了仇恨的火苗,后半截复仇路上逐渐坍塌,头重脚轻优柔寡断,女性导演视角的畏首畏尾,想看一场畅快淋漓的反击请绕道吧,只挑起恨得牙痒痒的情绪却无所作为,编剧和导演真的该死!★☆ |
|
、。。 |
|
如果有心去发现重现某段历史的话,惊心的犯罪性行为和通俗剧式的复仇、种族对立建立了好的故事主干,但这是殖民时期塔斯马尼亚真实历史,不仅仅是迷惑双眼的话题;对比导演Jennifer Kent前作The Babadook (2014),同样被震惊的哑口无言,虽然放弃了Babadook中惊悚片最常见的宽屏改用4:3,用一种更紧凑的视角展现压抑绝望氛围中内心崩溃信仰崩塌的闪回,同从Babadook继承而来的寓言、精神分裂、鬼怪附体分别对应了片中的世界的尽头(丛林)、家破人亡后的应激障碍、塔斯马尼亚土著的神秘一面, 可以完全的体会到导演两部戏中一脉相承的才气;08/25/2019重看,初看是50feet的大荧幕,这一次小荧幕的确看出了电视纪录般的疏离感,且在看到虐婴一段时,有女观众因无法忍受哭着退场,再次同第一次看时的感受; |
|
技术上还是不错的,整体呈现的赫尔佐格式丛林探险质感以及最后那场情感高潮戏都很喜欢,山上云雾缭绕那段也不错。但是太多没必要的虐待、杀戮、强奸/轮奸戏使得所谓的政治立场反而变成了并非刻意为之的Torture Porn,撑起整部片的立意也随之坍塌。 |
|
一般性复仇…again |
|
新鲜的视角,就是表达上我还要再想一想…… |
|
3.5 可惜女主演技差如权游龙妈 |
|
多一个🌟给主题。那可以手刃仇人却呆住之后得到的一颗肩上弹是千百年来女人受到折磨之后的反应集合之一……一首首歌唱不尽心酸……没想到女权和反殖民真的在某个意义上可以合体的如此完美。人类能繁衍成今天这样大概真的要感谢宗教限制~片中的男主从头疯到尾,基本上只做了两件事就是不停杀人和射精造人。记得以前英国贵族不喜欢澳洲人,说那里都是罪犯和疯子……这片是在证实吗? |
|
为了复仇而走上危险的丛林之路,但最后却还是依靠了男性的保护,前半段塑造的女主形象还是崩塌了许多。 |
|
过于冗长 |
|
印度电影不唱歌了,你们开始唱了。旧社会也有一个女人的复仇。 |
|
主角在这片殖民莽林里经历极端的悲痛、仇恨和恐惧后竟然逾越以牙还牙的原始冲动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制,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复仇冒险。女导演之前的鬼书并没有摆脱类型片的限制,但四年后这一箭够锋利,感官刺激和深度都满分。澳片就不指望奥奖赏脸了,但作为英联邦一元,又是爱尔兰的才俊,BAFTA真应该表彰一下女主Aisling Franciosi撼人心魄的表演。 |
|
可以让女主角色一路觉醒绝杀到底,加强力度大的,但看到后面太气人了,还好剧本塌了之后,演员的演技一直在绝杀最佳女主状态。这样看,今天貌似看到了金狮和最佳女主,个人的。。。 |
|
真实再现了当时蛮荒暴力的原始社会。 |
|
本来就专心复仇嘛,非要设置阶层和殖民来提升高度,变成了残暴的复仇,可是就短短几天,这个女孩就能又狠又懦弱又聪明了吗?演员演技都很好 |
|
前半部分很好 已经不算隐喻了 英格兰人殖民烧杀淫掠毁灭一个又一个民族。每个人物的形象和行动都有对应 这不是想复仇就能复的了的 因为实力的悬殊 只能杀到最弱小而被逼作恶的年轻人头上。长期以来对权威的畏惧和被身心折磨后的麻木 使很多殖民地人最后就变成这样 瘫软无力。不过后面部分有点崩了 表达过于流白而浅了 |
|
2020.01.28
拍得不错,有真实感,低调而克制的情绪的把握其实相当有力量。美中不足是中段女主的一些起伏处理得不够细腻,让人会有些莫名其妙。 |
|
近两个半小时的噩梦,女性复仇主题打上了罪恶殖民主义的时代烙印,高举反殖民主义和种族众生平等的旗帜。实际上,并不觉得展现那么多令人坐如针毡的恶行是过分的,毕竟在真实历史中,人类对手足泯灭人性的恶,影片只展现了冰山一角而已。恶才是影片的绝对主角,而那一丝丝人性的觉醒和互助也是在恶中催生的本能反击。 |
|
节奏太不好了,太拖沓,结尾崩盘了,剧本也不太合理,女主硬气了一路怎么到最后关键时刻退缩了,想不明白……感觉导演就是讲了个不怎么吸引人的故事,种族问题殖民问题只是触及了皮毛。 |
|
我觉得很好看诶,有不少小细节设计,情感上也很细腻。 |
|
最后选择放手的一幕比较意外 南太平洋岛屿上发生着类似西葡在拉美的殖民史 很独特的角度 |
|
展示暴力与侵害本身不难,要表达在这段带上各自浓重身份印记的旅程中如何相互交流理解才并不容易。 |
|
对于走投无路的女人,过路人给的一顿餐食足以饱腹,席地而睡贴一寸的距离足够安心。对于一无所有的女人,河水里伸出的援手力道千钧,马车里赏赐的金币价值千金。家人遭难的那晚,她就已经死了,复仇却比想象中还要难。恶人不会被干扰,自己经受仇人的怨魂。若黑鸟狩猎了袋鼠,谁杀死了不能歌唱的夜莺。 |
|
为什么才6.1分!为什么! |
|
本该是个复仇爽片,可能为了凑时长后半段倾斜去了文艺片场,挺可惜。7/10
|
|
6.5/10 |
|
克拉弗林也曾是一朵花,现在成了摧花辣手了? |
|
恶寒 前半抛出来的片刻高潮到最后发现都是空想 |
|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事,前面还不错,后面骤然画风一变。为了所谓的意识形态,而牺牲了故事逻辑以及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导演其心可诛。女主角基本上不会演戏。
|
|
制作十分精良 也未对现实中的残忍与暴力加以美化艺术化 人物心路历程真实丰满 但影片结尾为人物塑造而做出的牺牲太大 让人难以下咽 |
|
8.5/10.
爱尔兰囚犯女主为了丈夫和孩子的惨死而雇了一个土著黑人向导,穿越塔斯马尼亚岛去追杀英国军官一行。
影片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深刻揭露英国人殖民澳大利亚的过程中,屠杀土著人,虐待罪犯的恶行,以山姆克拉夫林为代表的军官则是冷血残酷,毫无人性,他演的太待人恨了。
女主角艾斯琳·弗兰乔茜本身就是爱尔兰人,她演得太好了,为了复仇而变得疯狂,而这疯狂又反噬回来,严重侵蚀了自己的灵魂,表现出一个正常的人怎么能下的了手杀害无辜的人,其实就是谴责着殖民者的暴行。为她的演技加0.5分,她的表现丝毫不逊于今年的影后热门啊。 |
|
从开不出那一枪开始急转直下 |
|
原住民一般没有国的概念,他们更注重家 |
|
IFC午夜,古装片,有权游那味 |
|
糟糕,骂街的那种 |
|
多好的故事啊,生生砸了... 哎! |
|
残酷 |
|
这才是电影,澳斯卡最佳电影! |
|
夜莺与黑鸟终于逃出了黑森林,女人如猎物如财产,被殖民者的血泪诉不尽,唱起复仇之歌不是为你也是为我 |
|
不知道如何评价...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