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剧的丧,无国能敌。 |
|
很喜欢,节奏很好。喜欢那个短头发波浪卷的金融女人。“我想好好活着,太难了,生活每天都在折磨我,我只能试试看”。最后这句话已经概括了整部剧。还有那句“我想把悲伤溺死,但它竟然学会了游泳”。 |
|
太喜欢了!!发现编剧又是女主自己 英国最近出了好多菲比型的女演员呀 乍一想竟然分不出我更喜欢谁!!//看了评论再来说几句 确实没法不拿这个剧和伦敦生活比 但是我相信这两部剧在创作的方向和想说的内容上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真没必要拿菲比用的手法来贬这部剧 总之两部都让我看得很开心 |
|
老是听到拿来跟伦敦生活比 我觉得没什么可比性 |
|
一个男的要是精神崩溃了还拿把吉他,他就成了Bob Dylan. 女的精神崩溃了,在别人眼里就是林赛罗翰。 |
|
用幽默解构严肃沉重的抑郁症兼顾其他社会问题,今年最好的英剧之一。真真是跟着女主角和她的好姐姐一会哭一会笑的!第一次觉得Tobias Menzies这么吸引人,气质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啊! |
|
又见Sharon Horgan阿姨!不过此次她只是绿叶,都是给剧中妹妹Aisling Bea的创作才能抬轿的;从《大难临头》到《伦敦生活》再到《重返人生》,“大女主”英式喜剧在主题和关系设置上不可避免遭遇重复,但各路女性喜剧人都有一些自己的招数。这部的“杀手锏”便是作为背景穿插其中的语言移民班,华裔大妈吐槽脱欧的笑话,卡戴珊当素材的说唱教学;个人生活之外有一些时政部分的有趣讨论和折射。其实完全可以做成工作喜剧的~ |
|
又丧又暖,爱了。 |
|
怎么说呢 可能英联邦盛产丧妞 还都是会自嘲那种:) |
|
心疼 |
|
喜欢法国小男孩他爸爸! One tiny awkward move for mankind, one giant step for "Richardkind" 哈哈哈 |
|
英国人不要再打着喜剧的旗号拍丧剧了 |
|
看哭了。 |
|
六集一口气很快就看完了, 个人对第2集和第4集最有感觉. 同样是伦敦丧剧, 同样有个成功姐姐, 确实很难不联想到Fleabag, 虽说剧本台词的确差一截, 但还是有不少喜欢的点的, 比如像是“请讲普通话”一样的语言班, 和法国男孩木头父亲的后续发展, 铺垫了一整季最后终于戳破窗户纸的姬情线, 让人都蛮想能看到续第二季的(你们爱尔兰人的眼睛是不是一个个都这么勾魂得好看) |
|
不觉得丧,步履虽小但在朝上生活,也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毁倾向。只是看完觉得太孤独了,我也想要一个姐姐… |
|
有意思!期待第二季! |
|
A man goes mental, and all of a sudden, he’s Bob Dylan with a fucking guitar. but a woman has one more emotion than she should, and all of a sudden, I’m Lindsay fucking Lohan. |
|
艾斯林贝亚,我的新墙头。这种不着四六神经兮兮,张口荤段子闭口鬼机灵的英剧大妞,实在是太讨喜了。 |
|
大家会说生活的苦是一把小剃刀每天刮你一点儿,疼啊疼啊就麻木了,见血见骨之后你也不觉得疼还觉得有点好笑,想好好活着是很难的。 |
|
这是继fleabag后又一部fuck生活的英剧,喜欢英剧比较慢的节奏,却不失深度去体会它要表达对生活的意义。两部剧里女主的精分度有的一比,都是可爱多的胡言乱语,段子手,闷骚型,更喜欢这部剧里的姐姐对妹妹的爱明显可爱和温暖的多,就像女主说的"i mean she's a bit like a husband ",一句话就是妹控!?不过爱的太过度了也是种负担啊,第四集唱zombie 那段两姐妹太搞笑了,果然最后姐姐和Charlotte有粉红泡泡 |
|
看得太难受了……不过Indira真的🤤🤤🤤 |
|
有Fleabag这种珠玉在前,其他大女主英式丧剧恐怕有点难出彩。成年人的崩溃都是谨小慎微,每天迅速地自我疗愈的,姐姐实在太好了啊。 |
|
想有女主这样的好朋友 |
|
尽在不言中的是温暖的亲情 |
|
轻快又有点丧的英式喜剧,和《伦敦生活》相似的赶脚,但要要温暖。恰到好处的节奏和配乐,我真的要笑死在第4集。“Aine”的发音超级性感。致我们一无所有、乱七八糟但熠熠闪光的人生。 |
|
Aisling Bea太有才啦!zombie那段笑到岔气。Tobias Menzies好帅啊。 |
|
怪好笑也怪感人的 |
|
很难不被比较吧。而且也真的比不过。母女情,心理障碍,性议题都很“老套”,亮点估计就只有bad jokes和good jokes的分野上吧。 |
|
'How many therapists does it take to change a light bulb?One, but the light bulb has to really want to change.' // 在 Everything I Know About Love的短评里 看到这部和fleabag放在一起 那就得看一看了 / 看完发现不像是fleabag 更像是my mad fat diary+you're the worst+girls 可惜和那几部相比还是太流于表面了 / 英剧已经把喜剧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没错 我说的就是笑不出来的那种 / 这离谱的机翻简介真的笑死人 “聪明的语文教师” |
|
*第一感觉,伦敦治安大概不太好,所以shona才一直叫aine不要晚上一个人逛公园👌
*这部真的很像伦敦生活,真的很像,女主的性格,女主的shitty life,女主与姐姐……但感觉这部没有伦敦生活沉重,相比之下更喜欢this way up |
|
一下就明白为什么get不到fleabag了。就没法和那部剧任何一个角色relate. (没有拉踩的意思反正两部剧流量完全不一样) “什么get不get, 大家就是馋hot priest啊。” yeah that too. Aisling真棒~ |
|
伦敦丧剧太多了,种族和性别永远存在的议题,挺感动的,人生的确艰难,所以即便崩溃了也没关系,继续向前走就行,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 |
|
女主长得有点像中东女子。看了第一集,有点无聊。 |
|
典型可爱英剧,希望有下一季~ PS:她姐经常在一些英国电影里演女主不太靠谱的姬友,这次演这么靠谱的姐有点恍惚——仿佛在看演员本人的生活一样,weird。PPS:有姐真好啊!!!!(此处应@Anna) |
|
The dailiness of it can be sort of relentless. But all we can do is to give it a go. |
|
笑不出来,尴尬 |
|
life hard |
|
21世纪综合症自救指南 终于遇到一个能听你讲垃圾笑话的人了 温暖! |
|
unexpectedly good |
|
好久没笑得这么开心了,我爱女编剧。比起伦敦生活更喜欢这部,女主虽然也有抑郁焦虑之类的但描述得很真实,这些病人并不是那些剧里面演的每天酗酒吸毒性瘾,她们只是正常人,但会被病折磨,这部剧也有写性瘾但把原因描述得很清晰,甚至描述女主跟前男友上床重点是在没有高潮但会让摸摸她的胳膊(显然是在找一个母亲,唉缺爱的女人,被男权社会洗脑的抑郁症患者,唉,为什么最有用的解决方法这些女人都不愿实践呢,真想所有女人都学会掀翻父权桌子😞 |
|
第一集厕所间听着歌的崩溃,第六集跟姐姐吵完架之后的和好,最后向心理医生的求助。女主总是开着玩笑的方式面对丧丧的生活,简直不能更喜欢这部剧的细节处理了。 |
|
3.5 |
|
补录。去年情绪最糟糕时看的,找到一个靠谱的人恋爱真的是解救之道吗?我很怀疑。 |
|
哪里丧啊!明明好暖!以及,真的不要吃回头草啊( ´◔‸◔`) |
|
丧剧,期待下一季。 |
|
Onion太阔爱了。又丧又搞笑,教英语还夹带私货(Irish accent |
|
有Shona这样的姐姐真好啊! |
|
感觉四周如果有aine这种人的话会drain all your energy.. |
|
虎年开头的低谷期,来看这部有点丧又有些治愈的剧,感觉到了一点点抚慰。 |
|
当Aine刚被逼问完是不是进了Rehab转头看到Freddie衣柜里其他女人的衣服,Barbara在Richard生日当天从他的客厅走出来,想找Shona依靠却发现她和男友度假并且要订婚,崩溃边缘靠R的一通电话和Barbara撇清关系,才觉得人生还有希望。女人什么时候能真正当自己“I am the Qu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