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明白为什么口碑扑街了,觉得是个中规中矩的商业片。节奏张弛有度,每个角色都各司其职,特别喜欢最后点灯和死刑一起交错的那一幕。虽然说是讲爱迪生的,但明明Westinghouse比较惹人喜欢吧! |
|
能不能多给特斯拉一点戏份?在历史上他已经很可怜了,在电影里他怎么还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小可爱。。。。讲价那段太萌了。// 三个主要角色塑造得只是平平,就连爱迪生又好又坏的,也没太多深度。 |
|
卧槽爱迪生人品太踏马渣了也,纵有滔天才华,却无一丝格局。Westinghouse 睿智而且有格调,对的,就是 very decent 。一直暗暗希望西屋是赢家,果然。末尾关于“成功”的一段对话,才是全片的火花所在,忍不住泪目啊,高手放下恩怨心灵交汇的瞬间,像光遇上了电。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尼子真.好看,每出现都让人内心为其美貌重新惊讶一遍。难以置信尼子过几天就30岁了,真是从他小男孩起一直看到大。另:电音+弦乐的 BGM 超级华丽丽,搜了半天竟然没汁源。 |
|
1.真的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和一些十分考究的摄影、剪辑手法,视觉和听觉上都特别舒适。死刑执行和博览会的灯点亮时分屏、交错的那一幕相当有冲击力了。2.剧情本身比较零碎,重点也不突出。不过作为一个只知道世人皆知的历史却对背后的故事几乎一无所知的观众,收获还是不小。3.最具戏剧性的大概是最后片尾字幕提到的Westinghouse被授予了爱迪生奖章…4.听到了荷兰弟的英音!我太满足了! |
|
卷福是承包了西方电影90%的高智商角色是吗…… |
|
可能导演的长镜头和剪辑很能骗到我,很喜欢!bc的角色比较定型,但是香农叔的westernhouse真的…非常老派,very decent…荷兰弟继续可爱,尼子的口音233…Edison的那种调调居然让我想到mz… |
|
这位导演似乎特别热衷于长镜头和由远到近的纪录片式手法,在充满悦动的BGM中科学竟然带给了我一种梦幻的感觉。亲眼见到了卷福男神,又看到了他在福尔摩斯和图灵之外塑造的又一个截然不同又活灵活现的角色,是没喜欢错人。 |
|
被時間浪費.....結尾字幕反似最精彩 |
|
美术剪辑音乐俱佳,就是故事讲的太闷尤其前半段,后半段直到芝加哥博览会那一段时才完全精彩。这个故事本身可有看头了怎么会讲的无聊我真的想不通。也不怪这个本尼+尼子+荷兰弟的阵容,都能从2017年拖到2019年才上。尼子好好看哇!果然好看的人才能演特斯拉!(此处艾特大卫鲍伊) |
|
精致的流水账。 |
|
就算再差也还有这么强大的卡司支撑呢,及格分吧。另,感觉爱迪生夫人很眼熟,查了一下原来是sense8里面的冰岛女,居然没认出来。 |
|
不覺得是流水帳。剪輯節奏時快時慢,需要花腦力去抓住,不算完美但並不差。畫面對於處女座而言過分舒適,很多畫面側重對稱性,也是為了體現創作者對於WAR的公平展示。音樂很好,人性時古典,交戰時現代。我在人類現代文明被點亮與一個時代與生命殞落交匯之時激動熱淚。 |
|
嗯 确实不算好电影 卡司确实很强大 但是香浓还是厉害 作为一个dc反派几乎是一个人挑了漫威俩宇宙里的三个英雄好汉 |
|
一部豪华卡司的流水账,没有将角色和观众建立任何感情连接就开罗列历史事件,没有代入感,也没有战争感,看完也是无感。 |
|
6星。看困了,也可能本来就是在倒时差。演员本身有些魅力,但整部电影并不太抓人。观影于AFM。11月初/2018 |
|
从技巧上来讲不能说拍的不好,戈麦斯-雷洪某些煞费心思的炫技还是令人受用,可惜这是部手法与题材严重脱轨的作品,过分干净的质感也缺乏那个时代文明与野蛮并行的特征。 |
|
7.5——基本上是你可以看到的最好看的那种颁奖季传记片。这个导演原来是《me earl and a dying girl》啊,难怪片子里镜头那么流畅。给迈克·珊农打call,太有魅力了。还要再补充一点——这么个历史片用的是电子乐配乐啊,酷毙了。。#tiff2017 |
|
本尼迷妹在线打call特斯拉哈哈哈哈哈 |
|
一如《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导演在本片中仍采用了琐碎的快速剪辑、梦幻般的运镜技巧和富有跃动感的电子音乐,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只是过于风格化的炫技手法(无贬义)不太合适传记片的拍摄。
之前被人津津乐道的豪华卡司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了让《电力之战》的知名度更高。卷福和尼子的面部辨识度太高,荷兰弟的形象则因《蜘蛛侠》系列的成功被固化为“邻家大男孩”,这都会影响他们对角色的塑造,尤其是饰演爱迪生、特斯拉这种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
看的过程中,我很难将卷福饰演的角色代入为爱迪生,更想不到三位如何做才能“让电影变得更好”,除非他们能像狗爹在《至暗时刻》中饰演丘吉尔时那样“让自己消失”。 |
|
嘱托录音修围栏,剥削坑蒙外来工,没停下的火车,没销毁的信件……制作各方面都很精致,但把这场技术革新竞争的重心放在交流电死亡率舆论攻坚战上,总觉得不太对头? |
|
对爱迪生认知不多,但这部电影算是突出了一些很糟糕的形象,尤其是不惜才,不端正,不仁义。习惯性以为Shannon再来作陪,这次反而更像正主。最终更有吸引力的争斗,不在电流,而在于这些演员的演绎。卷福的天才气依旧,可惜“达西先生”被摧残得不像样了。英文片名很妙,current不止是代表电流,中文译名抓不住神髓。 |
|
彻底扑街,简直不知所云,节奏混乱,音乐overcooked! 本尼这样把这个角色套路定型下去估计会和奥斯卡越走越远,太煎熬了,太零散了,比150分钟的芳华都还要琐碎那我还不如再看一遍芳华呢。 |
|
个人在多伦多最不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摇晃镜头和变形大脸的热爱让人很难懂,情节非常散碎,演到一半还让人摸不透到底要讲什么。BC算是定型annoying narcissistic genius了吧。Hoult的特斯拉扮相很可爱,但戏份太少了。 |
|
讲述商业竞争的,一概看不进去 |
|
某些时刻,有点用《社交网络》的思路去拍电力朋克的意思。还挺科普的。原来特斯拉,只是个小配角。而爱迪生的对手……要怪就怪他的名字不那么朗朗上口吧。音节太多。可爱迪生没想到的是,通用的音节更少。 |
|
天才总让人又爱又恨,作为传记片它倒是不吝于展现主人公爱迪生的虚伪与卑劣,对比之下衬得对手威斯汀豪斯宽容磊落。选角方面可谓漫威大战DC,可惜漫威三个形象过于深入人心以致并不太能代入,唯有珊农隐藏了自己浸入了角色。这场电力之战双方交手混乱乏味,高潮战场还是在主角并不care的领域,这次失败对他而言无足轻重,他也并未由此成长什么,对传记而言这是硬伤。不过全片展现的高手在竞争中推动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氛围还是让人很激动,复古片里用电子配乐也颇有新鲜感。 |
|
Nicholas Hoult 演特斯拉外形真的对了。可惜整个片子真的非常平庸 |
|
2.5星。一部彻底被摄影喧宾夺主的电影,然而摄影炫技太过于严重,导致很多镜头炫技的毫无意义,反而让人分神。剧本个人来说也不喜欢,把一个本来蛮有意思的点子,能写的如此琐碎而流水。卡司整体表演不功不过,不过本尼的角色和之前演过的角色都太像了。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在莫尔斯码等小闪光点设计,TIFF |
|
评论区里一堆吐槽 导致看之前其实有点忐忑 不过事实证明这电影是我的菜 科学家斗智斗勇还有点抖狠(在注重荣誉的贵族时代是逾规操作 但现代眼光看可能没什么 美国佬嘛)的故事是多么的好看啊 演技也在线 卷福粉必看 |
|
原以为威斯汀豪斯是资本家暴发户,没想到是全片最伟光正的人。历史题材平铺直叙剧本散乱抓不住主题感觉不太够味。 |
|
「A true legacy isn't what we build up to the heavens or carve deep into stone. Rocks will crumble,paper disintegrates, and bone turns to powder. Only that which isn't in the physical realm and reaches in both directions can be eternal. Our ideas.They are what we leave behind. And only they are what can push us forward.」 |
|
蛮喜欢的,只不过一个发生在美国没有英国人什么事儿的故事,四个男主三个是英国男神也是没sei. (not complaining, but amused) 喜欢片子里对电力初兴时期的刻画,各种大尺寸机器好漂亮。由于BC的缘故,有几个瞬间好像在看模仿游戏。喜欢在打光方面用的心,衬托出电灯普及前后的世界之不同。想看这个片子,除了卡司都是我的菜,也因为读过一本特斯拉的传记,略微知道一点直流电交流电的历史。尼克略有几分像特斯拉本人,但还是没有本尊漂亮。看了一些低分评论,都在说与史实不符,对交流电贡献最大的应该是特斯拉。也许吧,不过片子并没有把爱迪生塑造成正面角色,倒是Westhouse,有点伟光正的感觉。配乐有点用力过度。 |
|
拍出了一种穿梭于游园会的梦幻气氛,摄影机简直在围绕着人物猛跳圆舞曲,导演应该被挖去拍迪士尼公主,再合适不过。 |
|
首先感谢祖师爷给我们吃饭的机会,然后吧不能要求一个伟人也是完美的人,科学家不追求利的可能不少,不求名的可以说是无了。特斯拉和爱迪生都是牛人,弹幕里粉丝为掐出一个谁更牛谁更卑鄙真是没完没了。 |
|
剧本太棒了,用极其简单明了的方式讲述了大跨度、视角复杂的真实故事,用非典型的拍摄手法让观众更加进入那个陌生的年代之中,叙事更是行云流水,搭配着诗意的配乐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看到最后甚至被那种专属于科学家的浪漫所打动了。 |
|
故事来讲其实就三星半吧,镜头有四星,整个影片的做作程度(in good way)有五星哈哈哈哈哈。作为疫情结束回归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我看得很开心,毕竟还有什么比看爱迪生发明电影,且BC“做作”的表演爱迪生发明电影来纪念回归更合适呢。小说我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地摊文学,读到结尾很喜欢,很出色的展现了一个新时代新文明的开端的群像,电影我觉得改得也好,虽然叙事一般(因为主线不突出),可是非常出色的运用了镜头语言来展现电影独有的魅力,很开心啊,BC做作两小时我在床上双腿蹬断(舔手机.jpg) |
|
韦恩斯坦毁了一个多好的剧本!多好的题材! |
|
本该是针锋相对的冲突却拍成软绵绵的流水账,又一个浪费题材的典型 |
|
6.5/10 分。初看,蓝光。虽然情节还算比较紧凑,但由于人物众多,导致没有突出重点,观众无法一开始就搞懂本片是要以哪个人物为中心,从而看起来比较乱。。。我还是对交流电直流电历史有所了解的观众。。。很多镜头还是不错的。。。艾伦·索金的《茉莉牌局》也是人物传记,但整体上明显强了一筹。 |
|
之前写过一篇稿子,讲电力之战,算是提前做好了功课,还没看电影就知道大概的剧情发展。剧本挺还原史实的,拍摄手法也颇有特色。 |
|
一个没有才华的导演用尽了浑身解数让观众在旋转的镜头和聒噪的配乐声中头晕目眩、焦躁不安 |
|
作为传记片剧情是有一点点乱了,但单纯看看片子和导演本身的审美和镜头,听听致敬electricity的电子配乐也是一个视听享受啊…长镜头的运用流畅,每一帧都安排的有比例有讲究,以及配乐太优秀了让人很难不注意到!! |
|
影19310:最后略有升华。两大发明家在书法“天下太平”前握手言和,合作共赢。前大半都很流水。特斯拉打了酱油。 |
|
孤独自负穷愁争斗和背叛自己的先驱者们。1880年的纽约,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爱迪生的留声机和影戏机,这些很值得看。第85分钟亮灯仪式和电椅行刑的平行剪辑让人心颤。天才却总是需要金钱和普通人的认可。两位大佬之外,还有波谱,英萨尔和特斯拉,大家都默默地躲在科技史里,太寂寞了。编剧把科学家们的执着烦恼和爱的牵绊加进去。结尾在平静的谈话、在21世纪我们最伟大发明家乔帮主爱的书法展位前 |
|
奇异博士带着小蜘蛛穿越到过去与同样穿越而来的氪星佐德将军开展了一场商战! |
|
致敬人类发明的黄金时代,无论是黑化的爱迪生,还是如同走马灯一样的科技发展之路,都见证着这个时代在各种争议、挤兑、尔虞我诈和叵测未知的个人心理之下,却推动着技术的狂飙,在当时看来如同「恶魔降世」般层出不穷的新工具映衬下,人类的野心、无奈与失望同样令人深刻,无论是爱迪生、汀豪斯还是特斯拉,每个人最彷徨的时刻反而是最人性的时刻,电力之战也是人类天真与欲望之战。 |
|
太韦恩斯坦了 剧本太流水 毫无高潮 更无冲突 还不如当年比较模式化的模仿游戏 导致所有的卡司都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 导演已经很努力融入自己的风格 特别是三幕分屏的一段 但还是拯救不了本片贫乏的内涵 配乐虽滥用 但是真的太好听了 荷兰弟真的是越演越好 本尼的美音也十分好听 |
|
这种我称之为wikipidia电影...要不是电影院里放实在提不起兴致看。导演的快剪、选用的随身跟拍等等凹造型视觉语言还特别累人、头晕。用的是朴赞郁的摄影师,然而有一种很像阿方索卡隆御用那位的效果,我很苦手。 |
|
科学(人性?)之间的战斗,拍的没有起伏。 |
|
只有一个感觉,配乐跟imitation game的好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