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电影中表现女主陷入分裂恍惚失魂之类,基本都采用较为清晰明了的叙事架构,然后依仗资深演员的精湛演技加以诠释,比如欲望号街车的费雯丽和灵欲春宵的伊丽莎白泰勒。而奥特曼此片却是把叙事逻辑砸得粉碎,几乎是让观众与女主一样幻象重重不明所以。她为什么会看到了自己?她丈夫为什么是俩位男演员同演一个角色?邻居与丈夫为什么互换了身份?如此一来,虽无法理解共情(因为没太看懂),却可能情绪同受。“我希望从情绪而非叙事和知性上影响观众,他们走出影院不记得任何东西,除了自己的感受。”——罗伯特·奥特曼 |
|
话说期待了那么久,有点失望。阿尔特曼学生作,看得出来有才气,几处对现代话题的操作很有才气,丈夫脱衣一段很有安公与布列松的感觉,可惜大多平平。
重看。声音中显示出的作者性是亮点,也是槽点。远没有后面来漫长的告别中的处理精妙,显得刻意而不自然,甚至好笑。
再重看。一部充斥着混乱地自我表达地电影。简单的模仿伯格曼的一些桥段很傻很无语,但一些替代性剪辑又很有质感。只能说是阿尔特曼的中等水平作品。 |
|
罗伯特·奥特曼的这部片子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像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都是讲一个发疯女人的故事,两个女人都是产生了一些幻象。而且两部片子同样不太注重逻辑,比如这部片子你有时候就很难分清到底是现实还是女主角产生的幻象。苏珊娜·约克的表演应该说很成功,从影片一开始就可以感觉她有点神经质。 |
|
最后从花洒到瀑布的那个镜头真漂亮! |
|
7.4 Altman的心理惊悚片,频繁让人想到罗伊格,恐怕数年后的某一天,Altman在梦中就是梦到了这部《幻象》,才会拍出《三女性》来吧。事实证明我已经对精分题材累觉不爱,但好在电影没有把中心放在女主角是否精分上,而更让人关心幻象对于现实是否有了作用上,从而营造出的提心吊胆就如同观看《漫长的告别》时我们一直慌张残忍的暴力是否会在下一秒出现一样。但是作为一部惊悚片(恕我没能感受到更深的层面),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段三男分别同一女无缝拼贴的做爱剪辑。 |
|
真不错!感觉完全是靠拍摄技巧和演员展开了,剧情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整个都像是在不断做梦和醒过来的过程。看到结尾的credits才发现里面的书真的是苏珊娜约克写的,惊呆了。。。 |
|
十项全能奥特曼,波兰斯基大卫林奇纷纷跪拜~~ |
|
女主就是一个喊(据说本来要找索菲亚罗兰? |
|
结尾类型化处理的,做实的悲剧结局多少有些破坏了精心营造的神秘氛围,心理层面的抽丝剥茧和苏珊娜约克表演在结构布局和情绪渲染上都已经足够,个人觉得停留在“拼图完成之前”其实更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人设和谜题都不算先锋了,但能在晦涩的母题前提下达到如类型片一样的流畅性,技术层面奥特曼依旧是顶尖的。此外,取景和配乐太绝,奥特曼彼时大概还在《花村》的诗意综合症没有出来。 |
|
在Robert電影中屬於三女人一路的 各方面完美 就是意念有點簡單 |
|
一只蝴蝶飞入我的咽喉
被囚禁的生物仍在抽泣
想要挣扎,逃脱
下雨,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
舒适的玫瑰巢拉下百叶窗
救我,救我!
没有用了,我看不见任何东西,甚至你的手,我太深了…… |
|
虛虛實實的囈語和剪輯,詭異的童書寫作("尋找獨角獸")。約翰威廉斯的配樂V.S蘇珊大嬸的演技都好恐怖。(This was meant as Robert Altman's tribute to Joseph Losey, a director he greatly admired.)( "But Susannah's face intrigued me so much. I never got tired of her."導演選角的心聲,對蘇珊大嬸的臉蛋入迷.....) |
|
这完成度真不行 如果你只想展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 除了表面就只有表面 |
|
在《幻象》中,急促的「电话铃」相当于《婚姻勿语》里「闹钟」的作用。可惜的是,西方语境下的精神分析法很难将「一日夫妻百日恩」这种「东方意境」展现出来。作者(导演)与读者(观众)的关系常被肤浅地理解(矮化)为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悬疑故事,恰恰是权力不对等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尤其在炫技导演不顾观众感受,俨然一副「我的很大,你忍一下」的叙述中,一个个幻象最终被「作者」一个个杀死,当「角色」想要对这部「作品」宣布主权的那一刻,她(观众)才意识到——那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并不是她,故事的「解释权」依然在「叙述者」手里。为此,这部心理惊悚剧只剩下一些可怜的恐怖元素和供人解读的象征符号。还有艺术家在视听方面的尝试,尤其是对声音的处理。但,不得不说,这些取悦观众的小花招对于解除中产阶级危机无任何启发性意义。 |
|
装神弄鬼的恐怖惊悚题材电影,其本质就是精神分裂,感觉自己在看一部国产恐怖片。本片的剧本可以基本忽略了,故事性几乎没有,全程就在讲述女主角和她的精神世界,结局来了一个小反转,但也说不上特别精彩,只能说让这部电影没有那么单调无聊了,这个电影放在70年代可能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现在精神分裂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这类电影真的失去了它的核心吸引力。苏珊娜约克的表演还是十分不错的,如果没有她的精彩演出这个电影还能更无聊一点。本片的配乐是真的十分不错,约翰威廉姆斯原来还会配恐怖配乐,真是配乐届的天才 |
|
#BD(7.8/10)
图像。比较矛盾,节奏控制很好,喜欢随处弥散着的符号和关于叙述本身的恐惧,但太过浓艳的影像风格与沉溺的语气显得有些失当(可能来自错误的预期,本应该看作类型片?)另外大量运用的变焦和他其余作品中的有显著差别,带有一种B级片式的粗俗,不加节制。 |
|
8.5分 奥特曼实在是影史屈指可数的全才,摄影走位和幻象表现的处理太高明了。 实际上这正是一部站在《三女性》反面的电影:后者极写冷静,尽可能藏着底牌;而本片是褒义的浮躁,从片名就明牌。本片的剧作甚至不必用“碎片化”或“虚实难辨”来形容,它几乎是完全表面且透明的。女主出色的演绎精准地立住了角色。电影的细节圆满,很耐琢磨。电影最后落脚在“不知道杀的是真实还是幻象”,几重嵌套做得很有趣味。在困意汹涌时,一句“你昨晚见过你爸吗!”让我瞬间清醒过来,大脑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这种感觉太美妙了。结尾则是个工整、自洽、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反转。最后二十分钟其实可以更复杂些,但奥特曼选择不折磨观众,也挺好!疑点(其实也比较确定了):女孩应该也是女主的幻想,这是在主线之外的外延,也让浅显的剧情有了唯一玩味的空间。 |
|
又是一个妄想症疯女人,其实从片子一开始就可以猜到这个女人最终一定会杀人,而最可怕的是这个女人无法分清幻象和现实,她虽然知道某些人都是她幻想出来的但是同时也会将自己的丈夫看成是自己的一个幻象,影片的摄影和剪辑都很好,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是一大亮点。 |
|
奥特曼真是个神奇的导演;又见老希浴室戏的致敬;风景太美了;最震慑的镜头,另一个自己在遥远的山顶俯视着我…打寒颤! |
|
再飞一点就很林奇了。还说的一点是人物打磨的真好,各种心里动机不露痕迹的描绘,增加了人物的厚度和故事的可信度。 |
|
晕 有点cliche的 |
|
完成度挺高的精神病惊悚片啊,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幻象,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幻象交错出现,跟随女主视角的观众最后也绕了几个弯失去了对真实的辨认,反正我是被最后几个虚晃一枪的段落骗到了,最后揭露真相的时候体会到了反转观影乐趣。照相机和镜子如幽灵之眼不可捉摸,有几处构图仅仅用镜子的巧妙位置就带来惊悚感。风铃意象和日本人的配乐让片子带有一种日式恐怖片的神秘感。 |
|
4.5 相当厉害。片子伊始于拉伸俯拍,其符号上的主观性与紧接着变焦镜头强制聚焦但大景别的客观性对立,这一对大体上的主客分裂,直接在内部蒙太奇上转折形成“惊奇”,将结尾依旧孤身一人的结局提前作为隐藏在底层的戏剧反讽,而整体聚焦于写书精神分析的主观意识流,好好地包裹在已完成的画外音外叙事层中,只有那个该怎么面对生活真相的真·硬邦戏剧内核作为不得已的“神秘”稍稍旁逸斜出,但就已然完成了麦格芬虚无本质的以虚入实,即为了从过去的幽灵中解脱到实质性的误杀悲剧。在更高的控制层面上,叙事可不可靠已由结尾卡司表透露出我大鲍勃只想控制一部分而不想控制故事“自然性”的愿望,比较遗憾没有《三女性》的那种超然掌控,但灵感和调度的精准与逼格,应该可以算是后者神作的一次预叙了。 |
|
片如其名,心理惊悚片,导演很有名 |
|
+ 奥特曼七十年代最B级感的作品,同时也是最有大片性质的(听听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并且可能是最有些生硬失态的。想法狠好,但不够滋润。每一面镜子上的威士忌图样,是一种几原邦彦般的梦符号吗?// B+ |
|
4.5.如奥特曼本人所言更像是一幅带有探索意味的小习作,然而那种完全不靠制造grotesque的“对象”而单纯用摄影与剪辑把几乎完全日常的情景与物体制造出强烈的焦虑与疑惧感的手法直接把人看呆。此外个人觉得这部里对那种既不符合清醒、现实的连贯性但也未必充斥诡异“形象”的梦境逻辑的展现是最贴切的。 |
|
配乐有点过一惊一乍比片子还吓人。不过氛围掌控的真不错乍一看还以为是罗伊格或者波兰斯基。与三女性互补。那里是游泳池这边是山涧瀑布。片尾还好但是被片尾字幕吓了一跳。 |
|
4K DCP@ Filmmuseum二刷 |
|
可能有很多个解读版本 但就第一遍看已经觉得很棒 |
|
早期阿尔特曼尝试创造某种介于实体和内在精神分裂的“入侵”概念,《幻象》可以视为介于《冷血惊魂》与佩金帕《稻草狗》之间的作品,精神分裂叙事又成为日后群像的一个雏形,值得注意的是阿尔特曼受到了左岸派的音画分离的影响,在音轨之中植入平行于叙境的文本,haunting的开始也来自于电话的acoustic,但是最终从听觉入侵视觉(房间中的摄像设备作为捕获幽灵的媒介,甚至成为其身体的替代),最终在枪响时刻鬼魂获得血肉的实体。但影像逻辑仍然是美式B级影片的,通过Zoom in/Out,快切等方式创造悬念感和佩金帕,弗莱德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除此之外,在其日后的《三女性》之中,《幻象》暗含的带有月神气质的女性神秘主义的处理被进一步完善。 |
|
幸好看过3 Women,对这种主角认知异常的心理惊悚无须再适应。演员表是个大彩蛋。 |
|
就喜欢看神经质女主,可看作奥特曼早期心理惊悚佳片《三女性》系列 |
|
三星半,奥特曼这片很难不与《冷血惊魂》比较但是两者风格相差又太远这片的基调更偏70S风,讲妄想实则控诉。大概是音乐比影片更诡异才显的惊悚异常。配乐有点那时期中国风。 |
|
3.5。有意思的电影,一个混淆虚实的幻术,但不太清晰自己在观看什么具体的实质的内容,似乎是在说一个想要尽力摆脱过去阴影(解放或是独立?)的女性最终被自己的幻象打败的故事?那段分别和三个男人的性爱平剪相当销魂。 |
|
精神分裂的简单意淫故事,结尾男主的死相可以 |
|
电影配乐造诣非常高啊!!!不过完全丧失理智的人当主角没有什么代入感是真的...... |
|
自《三女性》之后,又一部看不懂的奥特曼。。(或者说没有可以sense到但是没办法感受到) |
|
奥特曼真是当之无愧的影像大师,完完全全用镜头分裂出精神病人的幻想空间,变焦镜头现在看来还是有点cult,竟然和这个精神分裂的故事很适配,看鬼片的氛围拉满了。说到底还是欲望和焦虑将人拉扯出三个分身,在现实和幻想中zoom in 又zoom out,直到彻底迷失,自以为杀死了欲念浮动的情人,摆脱了幻想的分身,结果却是杀死了真实的丈夫。结尾的淋浴花洒镜头让人想到希区柯克的标志镜头,不知道这是不是奥特曼的致敬,而且也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极为隐喻的镜头之后,幻想的分身是否也将彻底取代现实的凯瑟琳,镜面翻转过来其实只是精神病人的自残结局。 |
|
看着确实挺烦的……有点意义不明,也没看出啥超前的地方。奥特曼此片其实还挺稳扎稳打,但效果只能说一般。据说此片剧本写了5年,wtf…… |
|
三段性爱的连续剪接那里真不错 |
|
通篇意淫居然被捧得这么高! |
|
《三男性》。奥特曼都是在哪儿取的景,怀念那个70年代。 |
|
从故事到影像都堪称精妙——女主寻找不存在的独角兽的念白,与现实遭遇形成互文(虚与实),小女孩的成人式呓语,又与现实女主有承继关系(实与实),结尾将幻象与恐惧放大,观感十足惊艳!风格上不遑多让,封闭空间中的孤立物件层出不穷,镜子、相机的意象结合强节奏感的音乐,悬疑惊悚氛围直逼观者心 |
|
一部值得所有拍摄“烧脑悬疑片”的导演反复观摩的参考电影。毫不夸张地说,奥特曼对精神世界和现实空间之间的痴缠处理甚至强于波兰斯基最好的作品,他通过建筑环境的天然阻隔把游离于理性之外的癫狂展现地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在狭窄但纵横交错的空间内,影片多次构建出移动视点的对峙局面,导致观影过程实则陷入了多主体相互抢夺中心的分裂状态,再加上强硬介入的多感官刺激,我们很难不跟随主人公进入虚实交错的幻象世界。从抗拒到接受,再到平静地无视,影片描述了一个女人重新认识自我的恐怖之旅,同时也揭开了欲望吞噬灵魂的悲惨真相。 |
|
算外国鬼故事,场景不错,比希区柯克好,这种氛围我一个中国人也是很有共鸣的,对我而言每年初春周围给我的感觉都是这种阴间又说不上的不能仅仅形容为美感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影响大脑情绪的肯定不仅仅是那些简单的事件和被大脑处理过的图像,所有正常的五感。在初春每次我走到郊外,会想起电脑中的英雄无敌2,那种不仅仅是“想到”“联系到一起”的感觉,很微妙,那这里可能对应的就是奥特曼电影中70年代的电话,文字中的独角兽。就觉得又要说到阈限空间这个东西,只是这几年火了这个词让一部分曾经看过的东西能有了一种解释,比如我们大陆的一些电影,所以这部电影所捕捉的也是一种有类可分的东西,不过我不知道叫什么,评论里说像林奇(虽然完全不像)其实也是我要说的意思:导演去捕捉到的一种明显有类可分的“东西”。 |
|
和幻象战斗的女人,时而逃离,时而直面,时而沉溺,时而清醒。惊悚程度当然不及罗斯玛丽的婴儿,幻象杂乱难以与现实分辨,也许女人疯了,也许观众也疯了。这很林奇 |
|
又是男导演镜头下的美丽的疯女人~~ |
|
罗伯特•奥特曼被忽视的一部片子,但我觉得拍得真不错,借助精神分裂来表现女权,影像感极佳 |
|
还有什么好说的?如此义无反顾地进入幻觉的世界宛如现实从未多于一摊死灰,你只需要知道电影最好的样子就是如此没错。 |
|
实在看不懂、看不下去的剧情。可惜了优美的风景画面和演员苏珊娜·约克,搞不懂这样的编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