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 |
|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
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
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
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
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
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
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
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
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
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
|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
|
【C】真的,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儿,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 |
|
实际上,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大家的着眼点。如果从技术角度,影像探索,电影语言说,这确实是想要往前再走一步的新电影。但是,从剧情本身,这就是一个无趣、老套、甚至被有意弱化了剧情的常规动作片。大家偏向哪一边,给出的评价自然各自不同。至于我,很爱李安导演,也很尊重他的探索精神。但刷了两遍《双子杀手》,还是喜欢不来。 |
|
父子伦理与时间年轮的点水探讨是习惯性策略表达,类型元素是骨骼支撑,几场动作戏继续“比利·林恩”中例如演唱会段落、战争段落等用以测试探索全新视觉革新下的场面调度、画面美学和空间运动的重置标准,是真正起点,好比那只蜜蜂,服务于主角体质制造戏剧功能倒是其次,更多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比利·林恩回家后房间中的那只苍蝇。各种更加丰富的多焦点长纵深置景,光线、建筑、植被、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都开始参与对故事情节注意力的分散抢夺,甚至表演面孔都被减龄与高帧技术多元拆解细化。九十年代的美国动作片刚刚脱离B级制作的粗糙和平面,追求更加极致丰满的全球化视角下的视听造戏,且还未被新世纪流行起来的高速剪辑摧毁流畅持续运动与充分环境感知,李安以此为材料切入,不止锤炼锻造未来前沿,挽救曾经大众影像的真切流动,更是重中之重。 |
|
四星半。《双子杀手》昨天国际评分开分,不是太理想,但我坚持自己对于李安的判断: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手段去讲故事。这是关心故事和奇观的观众,通常会忽视的切入点,他们不晓得,安叔要做的,以及怀揣的雄心,其实是要重生一种新的电影语言概念——它可以放置于各种传统商业类型当中,正如《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和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并配合道道地地的李安作者风格,比如对父子关系的一贯探索。讲真,想到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影语言可能由我们华人开创,我是激动的——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安叔要做的,就是当21世纪的格里菲斯。 |
|
在贴吧看到了一位大哥说,“双子杀手是史皇又一部捧儿子的失败之作…”看了半天才发现问题出在哪… |
|
明明是和自己的克隆人对话,但却处处都像是在跟自己的儿子对话。更深一层是,李安打通了故事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创造”。影片开头的高速火车狙击戏,威尔史密斯要在高速运动的无数窗户中射击某一个窗户,这就是李安自己面对每秒120帧的任务。故事中的人创造了克隆人,恐惧克隆人,接受克隆人,与此同时李安也在面对电影行业的“克隆人”。 |
|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导演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这次讲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李安对电影整体的节奏掌控又是教科书级别!导演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术的尝试上,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
|
开场的广角镜头+高速列车颇为惊喜,运动镜头+主观视角契合现今影像「游戏化」潮流,高亮度视效呈现的细节纤毫毕现,但这般技术加成于「电影」本身有何真正改观的意义吗。平庸甚至俗套的剧本与台词,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关于父子关系的探讨,即使放在李安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不过重拾旧文而已;置于广泛的商业/类型片范畴,亦是平平,从《比利林恩》至今,李安突破之心可敬,然而并不能苟同。较有感触的一点:创伤/噩梦形成的所谓ghost,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怪人」模式下,生成为实体的镜像。 |
|
加入“每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困惑”、李安一直以来“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120帧/60帧全程逼真和爽快的观影体验,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比利·林恩》打开了一扇门,一部分人进来了,然而技术革新并未就此普及。《双子杀手》将让更多的人踏进去,切实感受高帧带来的观影体验,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电影世界。在技术手段已登峰造极的今天,安叔依然能走在前沿,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观影习惯,这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彻底的融入电影。 |
|
第一批看120帧的人太会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无聊到吐,唯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飞行员还挺像真人版红猪 |
|
一部节奏紧凑、合格流畅的好莱坞商业片,但也仅此而已。大家似乎都想知道:如果克隆一个你,和你本人会不会完全一样,当然不会。你们虽然基因一样,生理层面一样,但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因此星盘不一样,性格就会不同。比如说你是一个日摩羯月处女升金牛的群星土象星座的人,克隆你的诞生时间却是日白羊月射手升狮子的群星火象,那么克隆你比你本尊要外向冲动得多。 |
|
不是特别懂拍这片的意义是啥,做商业动作片吧爽点太短(前期几场打斗),做科幻伦理片吧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做技术探索片吧又真没啥新技术,各方向看下来就跟片子剧情本身一样,乏善可陈,可有可无。 |
|
3.5 北美影评人中意两个牛仔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接受两个杀手的儿女情长。也确实,把李安一以贯之的亲子关系母题,放进科幻悬疑片的外壳中,几分哲思却又带着几分拧巴。但最令我惊喜的倒是动作戏的调度,光一场摩托追逐戏就已展露宗师级的水准。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的。 |
|
很多人吹爆技术,真心不认为这是所谓的电影的未来,不觉得这有什么必要。李安到了这个位置仍然在实验在冒险,让人尊敬,但态度和作品是两回事。《中场战事》的时候不喜欢,《双子杀手》仍然不喜欢。故事本身当然乏善可陈,到结尾更是难以接受的大俗套,但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李安想用这样一个有追跑打斗和大规模动作,爆炸的戏表现技术。所以就别再硬扯什么李安深化父子情主题了。 |
|
OH MY GOD! 真正的僭越者。电影的Creation和剧中的造人合二为一,结合4K 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坚实地雕刻出了一个“非人”。当我们对小克的“非人性”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小小克出现了,以恐怖的姿态奔跑跳跃飞腿。心有余悸的亨利和我们决定把它留在世界之外,like tears in the rain. |
|
就算只是在普通厅看的,这3D亮度……夜景的亮度能跟别人白天的亮度拼。上一部就感觉到了李安新技术带来的游戏感,这一部感觉更加游戏质感。看起来……怎么还有点英剧调调,脑袋里不时窜场到英剧《军情五处》。配乐能再配合点,也许会更燃一点,但说回来,李安跟商业片就像淡水跟海水,硬掺在一起,也完全没可能拍出爆米花的感觉。我知道帧数足啊,但这叙事节奏,怎么说呢,就像是吴宇森的鹆子,就是有一种慢镜抽帧的感觉。简直温水煮青蛙。就像煮了一锅没放调味料的冒菜,你就比如明明王可以搞笑担当,不但没有调剂气氛,还领了便当!? |
|
120fps+3D+2K / 立体空间下拍水的质感依旧让我觉得迷人,夜幕下的光线和面孔也受到这个新摄影机的青睐,老少史密斯呈现的效果(情感的与技术的)完成度也不错,可惜剧本问题确实很大,废笔太多,显然这是因为李安没有得到更大的创作自由,但在几场关键戏的视听调度上能明显看到处理共生关系的巧思。 |
|
下午看过,3D/4K/120帧版本。我感觉我们很可能只是在类比的意义上权宜地使用了“电影”这个名称,李安导演的团队只是刚刚开始了对新技术的摸索,这基本就像是电影由默片进入有声片的初期阶段,在艺术水准上是暂时大幅度倒退的。整部片(尤其是前半部分)视听感受上基本是一个被放大许多倍,画面细部被极度增强了的电视片。许多场近景中主要人物的轮廓线之锐,像是抠像后贴在背景上的;尤感奇怪的是,声音部分很平,没有凸现出空间感。—— 但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视听技术,我还是赞赏李安导演和他的团队尝试的勇气,也愿意在这个意义上给这部片一个“合格”。 |
|
豆瓣超前点映,传统的“摄影机每秒撒谎24次”,感谢盗梦3D60帧的谎。正片120帧会二刷对比。#不搞科技的武指不是好导演#,这片子故事和特效都值得看。1故事:我们年轻时总想把所有事和人都看透,弄明白,不明白就慌,一慌就死磕,过来人管这死磕叫南墙和黄河。 长大了才明白,这慌就是青春,等你TM不慌了,你也就老了。但让你再活一次,相信我,这些南墙和黄河,你还是会死磕。你拽着跟我说你还年轻,没事,再过30年,你就也不照镜子了。
2特效:真人特效吓到我,上次被吓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两场打斗太爽了,枪械追车和骷髅地窖肉搏,呼哧哧的能听到风那种,上次看得直往后躲还是《突袭》。这片子就是李安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你不去影院会后悔。现在相当期待《马尼拉之战》Thrilla in Manila(2020) |
|
看得出安叔很努力想加入一些深层次的主题了(比如父子情结科学伦理什么的),但故事连伪劣版的“谍影重重”都谈不上。什么样的智障会养一个克隆儿,然后命令这个克隆儿去杀他的本体?难道没想过见面即穿帮问题?即使以爆米花标准来衡量也属于焦糊水平,更不要说结尾还打出刺目的“李安作品”…(技术挽尊即双标,望周知) |
|
不敢相信李安和這麼不匹配他的編劇合作,劇本,尤其是中段開始的文戲寫得很糟糕,加上硬要說自己會演戲的WS,最後倒變成了時不時讓人想笑的動作片。視覺上其實好幾個創意值得鼓掌,有的場景拍得有意思。手鬆給及格,真的要和好編劇合作才行吧。 |
|
真的难以想象这么老套和平庸的作品是李安导演的。所谓的120帧不仅没有为影片增色,反而加强了画面的电视剧质感,放大了配角和群演的尴尬演技,简直是场灾难。 |
|
刚看完觉得,天呐李安为什么会拍一部科幻版007?细心回顾,感觉少年派到双子这几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摄技术来追求一种“逼真的虚假”,就是作为“电影”的本身啊!一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但同样演绎“我和我自己的惊天动地”。摒弃更有深度的剧情是种风险行为,但也尊重李安的尝试和冒险。 |
|
扣扳机前舔手指,京剧身段躲摩托车,锤子绞紧止血带,每一场动作戏都有新东西,了不起!凭这点,李安就比拍《聂隐娘》的侯孝贤强。铁甲人的“轻功”直接穿越《卧虎藏龙》。继《比利·林恩》之后,安叔的“高清电视美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越来越接近肉眼看世界的观感,明星们那些“戏味”十足的表演却还没有跟上他的步伐,这成了影片主要的短板。还有就是反派输了不逃走非要出来参加大专辩论赛赔上性命,是个bug。说是“双子”,其实影片讲的还是“父子”,只不过从《喜宴》的“孩子你是Gay我也爱你”变成了“孩子哪怕你是克隆人……” |
|
极度清晰、动作流畅、演员毛孔、窗台灰尘清晰可见,景别纵深、摄影机位、灯光等拍摄方式完全模拟真实环境。这样“拟真”观感让看惯传统电影的观众感到不适,但不得不说很独特,尤其对于这样一部不真实的科幻片。当年轻的威尔史密斯出现时,我的大脑也反复在提醒自己,这是CG虚构的演员,但在如此清晰拟真的条件下看不到破绽,细思极恐。李安说了,这种全新视听语言,只是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把技术格式变成叙事主体之一。当照片越来越失去真实性的同时,原本虚假的电影却提供了真实的错觉,这是电影造梦(说谎)的一种手段。PS,尽量选好电影院,下载就别看了,否则技术格式折损之后,这个故事会味同嚼蜡 |
|
李安导演正在用激进的技术和优雅的气质拓展着「电影」的边界。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还能拓展甚至重新定义电影的边界,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格外鼓励了。而《双子杀手》在激进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没有放弃电影的叙事传统。对于一部在技术上如此激进的电影来说,狭义上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的占比是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或者说,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这件事情上,远远没有「如何讲这个故事」重要。「故事」作为承载「电影」的载体之一,它并不是电影本身。有些导演选择讲故事,有些导演选择如何讲故事。而这一次李安导演明显选择了后一条路。最后,高帧率格式是 3D 电影的未来! |
|
我想我还是偏袒李安的,会不自觉地站在理解他的角度,即便如此这部依然一定要降低再降低预期去看,无法评分一言难尽。故事陈旧老套无聊,但技术野心实在很吓人。我认为李安做了一场大型实验:抛开故事,电影技术的革新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种技术体验完全无法言传,是流媒体观看完全无法取代的,猜想这是他为保留电影仪式感付出的可能最疯狂的努力。以及,看过60fps3d我突然领悟到,以前真的对3d误解好大,以为对镜头扔飞镖就是牛逼效果,但李安教育我们,好的技术一定是神不知鬼不觉察觉不出的,你全程以为自己站在威尔史密斯对面、能看到他毛孔的阴影的效果才是3d的意义 |
|
或许可以说,英文片名强调的是“Man”,与中文片名的商业化指标“杀手”,岔出两条道路。也许大众会再次对李安作品产生偏差式期待,甚至失望,但谁又能说自己全然明了李安的意味?对我而言,尽管这不算安叔最顶尖的作品,但依然是他在类型突围与自我突破中的又一回进攻,我喜欢,并且敬重。它是李安电影宇宙的一块拼图,与之前的父子伦理、自我思辨、信仰建设等等主题一脉相承,又在新领域探出让人期许的新鲜。克隆主题不算猎奇,但即使在普遍的道德伦理层面,生父、养父与第三种父亲的区别之下,还会有许多自我的挣扎,这种挣扎的艰难,依旧是个普世性话题。李安处理很温柔,不只是人物的归途,更在于对这个故事的参与者(包括观众)不加粉饰与强硬的启迪。而最后包袱的设置,就算猜出也不失力量。谢谢盗梦观影团。/1109刷120帧。 |
|
没有国外评价得那么不堪,或许所谓的专业影评人都以李安又要造奥斯卡小人的预期去看《双子杀手》……虽然整体显得过于工整,但依然能看到李安导演试着在动作类型片中,捕捉细腻的角色内心世界,三场行云流水的动作大戏,还是很爽酷的。 |
|
3.5。作为一部主流商业动作片,无疑是令人满意的。运动长镜头跟拍在120帧+3D的加持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流畅与身临其境,低照度下的动作戏因为新技术有了更好的体验,年轻Will Smith的成品更是惊人。但传统的电影布景与特效在hyper-realism里显得非常出戏,Lorne Balfe毫无特色、接近罐头音乐的配乐也很令人失望。不过相比「比利·林恩」,李安在这部算是找到了高帧率的说明书了。期待未来能看到120帧版的John Wick |
|
谈120帧本身,其实已经没什么好谈的,在本片中只剩下“完成它”,而没有想象了。绝对不会带来所谓的技术革命,再纠缠不清下去,它只会成为李安的敌人。除了飙车戏和水戏,这个片其他部分就是个惊世蠢片,坐立难安,令人想找个椅子缝钻进去。此时,不是我在看电影,是我的“鬼魂”在目击李安的“鬼魂”。 |
|
反派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件很贵的画,桌子正后方是培根的受难三联,门边则是托姆布雷的无题小黑板。Henry的身体如前代的艺术品,而Junior则是机械复制时代诞生的复制品,他失去aura了吗?几处情节和动作的设置犹如特意让复制品用脸表演“真实”(假人在这一轮战胜了假狮子)却用肢体无限地接近“假”,一定程度上说明观众对文戏和武戏的不同期待。很亮,越“真”越亮越“假”,“电影真实”的定义需被修改。这几年我的眼睛仿佛已被训练升级,当年看《比利》时坐后排都会因摇镜的顺滑和密集细节而眩晕,现在却喜欢在前排让水花和火星洗刷感官,亲身验证随着媒介发展观众也在进化成新人类。也许这个故事从Junior的角度拍会更有心理惊悚感,让观众先在视觉和心理上认同“假”,等到“真”出现,“真”反而变成了uncanny。 |
|
1、仍是部非常“李安”的作品,新瓶装旧酒的《绿巨人》。探讨的依旧是本我与超我的认同关系,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
2、首映看的60帧率版,已很惊艳:广角镜头下的高速快车、主观视角镜头、远景迅速拉近景、高速摄影机下机关枪扫射的慢镜头…Impressive;
3、特效超屌!高空中的飞机、暗光中的搏斗以及年轻版史皇的眼泪,真是登峰造极! |
|
当真实成为最大的滤镜,我们要如何看待技术对内容的改变?在看过高配比利林恩后,对这次的120/4K也有了更多适应,李安也找到了更恰当的实验方式,即动作奇观。比利林恩证明120/4K无法提升文戏表现力,反而降低质感。本片则试图说明此格式针对奇观影像的优势。枪战场面大概二十年没进步了,而仅仅是帧数和分辨率的提升,就让简单的掩体对射和调度平平的追杀桥段有了显著的观感提升。还有广角和主观镜头,在此制式下自然而然地更具魄力与戏剧性。但是电影不可能仅仅营造奇观,不解决高清对情绪状态和心理勾勒的乏力,电影仍难以进入下个世代。不过奇观确实更完美了,甚至让我恍惚间置身于神秘海域之中,这点上确实可真正媲美游戏,甚至稍稍超越了。至于文本,在我看来是描绘着两个男人一种病态的迷恋,其精神内核实际上更接近断背山。有空细说 |
|
纪录电影销毁表演,VR技术抛弃剪辑,120帧祛除摄影的迷惑性。于李安而言,电影的未来在于消灭“导”“演”,以创造实境取代引导视线,将观察摄取而非观看接收的权利交予观众。双子杀手这一后现代幻象式符号被一种极端朴素保守的方式呈现于银幕之上,在时间漩涡之中反复震荡。为什么李安的哲学未能贯彻到底?剪辑与表演被过度依赖,120帧的上限远不止于此。 |
|
三四十岁的李安拍《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细腻干练地像六十岁的老者,六十岁的李安拍本片,处处显露着的吃力勉强的劲儿却像极了三十岁年轻后生,对120帧影像规格的自信痴迷当然让站在摄影机后的李安不至于手足无措,但这么一个直来直去的三流剧本却要被如此大费周章地呈现,对于其一直所强调和旨在追求的「未来影像规格」来讲未必有些暴殄天物了,而对于那些既想要鱼又想要熊掌的观众来说,是否可以理解为某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更遗憾的是,对于影像规格的一意孤行所带来的未知风险,相应地促成了创作者对过往稳妥却愚笨的自我重复,片中关于父子关系的表述,不知道年轻时对于同样母题可以简单明了信手拈来的李安看到现在的自己会作何感想,永远向前看固然重要,但如果代价是自废武功,不如做回原来的李安,《比利·林恩》很好,这一部比较糟。 |
|
这部片不是李安拍的,是他的克隆体拍的。 |
|
站在技术角度看,找一个为技术服务的剧本,而且还可以练手战斗追逐的120帧3D,现在的本子是合适的;站在剧情的角度看,现在的技术还没有阿凡达那时候那么唬得住人。安叔还是安叔,技术是留给后人的,剧本是留给自己的,经典什么的还有时间拍,学新东西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够了,我是真的尊敬这样的人,能从舒适区出来的人不用在意别人说什么。 |
|
之前就说过,我一点都不期待剧情。我再把第一次看预告片的想法写一遍:李安这个年纪和成就,完全可以像大部分导演一样躺着吃老本,停留在自己的安全区里。而他一个,连电脑都不会用的人,还在尝试新的技术,新的类型。这次的感觉是他在尝试打破电影真实与虚假的边界。120帧+3D+4K太真实了,没有任何多余的调色和花哨的摄影剪辑技巧也都太真实了,真实到感觉虚假,但又觉得神奇。(原谅我语言能力有限)最后想再说一次,认真拍电影的导演很多,但李安是真正认真对待电影的人啊。Respect。 |
|
就这个特工故事的电影,根本用不着李安来拍。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就是李安拍的。120帧之类的玩意,前作就聊过了。我不会因为枪花更美、火力更大、血丝淤伤、缺胳膊少腿的,才能进入那种所谓“真实的电影感”。恰好相反,我会纳闷,都这样了还打不中?同一个时刻,我依然在想看其他爆米花片总会想的事情:主角光环才是最强武器。 |
|
不是我期待的李安的水准,只能说及格吧。克隆的话题已经是冷饭,剧情套路也明显,只能怀疑是资本绑架之下他必须交出来的商业电影。墓地里那段精神分析稍微体现了李安的特点,不过很快又被各种打来打去给淹没了。 |
|
A / 黑暗中枪与子弹的光影成为摄影机的化身,线条的扭曲突转与色彩的凝滞迸溅皆返照为“观看者”的心理角力。最终镜头在“真实”与“超真实”的身体之间失重。此时的类型元素“Shoot”已不再是创伤的起点,而成为联结“射击”与“拍摄”的中介点。120帧并不是一种窥探“更真实”表层的技术,而是一颗提挈着剪辑与运镜速度并给予影像更具张力致密感的浮标。相比前作,这或许已经称得上汪洋恣肆了。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内在层次被更进一步提炼了出来:只有将充盈的真实剥夺至虚空,方才创造出新的“真实”。 |
|
这个故事本质上还在靠悬念推动,吸引人的是未知的部分。什么都看太清楚的话就没有未知了。看到突然发生的动作戏,一般观众反应不过来脑子都会断片,怎么会反而看得一清二楚呢?而且全看清楚也分不清主次了。我觉得最适合这项技术的剧情片电影人是Paolo Sorrentino,他拍的是美,是奇观,更清晰的观影效果可能会给他的作品带来正效应。女主角很美。 |
|
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割裂感呢,就好像你一方面在感受高帧数下视觉的“真”,又不停被CG制作的角色告诉你本质的“假”。抛开全方位老套陈腐的剧本不说,整部电影的技术也只有在动作戏上是奏效的,比如摩托追车的长镜头,的确能带来高速清晰且无比顺滑的视觉体验。然而,这种通过技术制造的沉浸感,远远不如一个好故事更能让我融入其中。电影本身并不需要“高帧数”来达到“真实”,我只想把它当做是李安偏执的尝试,但明显这不是电影的未来。 |
|
很好睡啊,绿巨人之后李安最差的作品诞生了,要故事没故事,要感情没感情,要动作没动作,要科幻没科幻,如果比利林恩是80分,这个就只值40分,感觉像新人导演作品,严重怀疑这个片子李安只是监制,被制片人胁迫了,挂导演名是为了营销,不然这么烂俗老旧的故事,平庸无趣的打斗(后面打斗还一度出现了忍者的跑酷模式、终结者的浴火重生模式),李导演能忍受吗,过度追求高清、帧率其实也是追求一种比真实还真实的失真,电影的美感尽失,120帧除了清晰度、亮度好一些,人眼能看出多少区别?但是除了这个点,还能营销什么呢! |
|
依然很李安:好莱坞叙事,东方韵味,甚至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中国,放弃二元对抗(两者只能活一个),强调和谐共处。当然,技术只是他表达故事的手段,在这样的技术呈现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冲击和观看体验。与好莱坞大片的强刺激场面冲击不同,这里的李安反而处处选择留白,给观众以想象和余味。同时,电影中还多了关于父子对抗、身份认同、对老去的认识和成长的相关表达。老少亨利,何尝不是李安自己的写照:一个老练,经验丰富;一个少年心十足,对技术时刻保持一种童真和好奇心,敢于挑战自己和新技术。时势总要变,人也总该迎变而上,李安的挑战和改变,确实值得佩服。 |
|
夸不出来,从《比利林恩》到《双子杀手》发自内心地觉得120桢技术并没有为电影提供任何新的惊喜和体验感,如果人类只为了看得更清晰,那电影从一开始就应该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