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到了唐人街,不过是菲律宾的,不是美国的。我想不管我在哪情况都差不多,因为我没有身份。 |
|
电影讲一对难民情侣从香港流落到菲律宾“唐人街”却依然无法自己掌握命运的悲剧故事,并获得了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这是周润发与钟楚红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这时候他们俩都未成名,银幕上周与钟十分登对,此后一连合作七部电影。尽管他们一生阴差阳错并没能凑到一起,但也因为这部戏结缘,成为银幕外最好的朋友,现在回首看两个人第一次合作的电影,别有味道。 |
|
许导总是擅长把传奇性的故事拍得文学性,嗯,也就是寡淡平实。
红姑这时还看着不像红姑,而发哥的上唇已经有波折,不作狠相的演一个狠人 |
|
在这个世界
有一点欢乐
有一点悲伤
谁也无法逃开 |
|
这部片,缪骞人真是美啊。许导本不想拍成drama,想拍类型片,而旅馆里两女一男那场好drama |
|
许鞍华第三弹,25岁的周润发,20岁的钟楚红,22岁的缪骞人。胡越写给立君的信,永远是彼端的生活。 |
|
从越南到香港再到菲律宾,一路漂泊。 周润发、缪骞人、钟楚红,那时都年轻 |
|
人命比纸薄,縱使沒有《投奔怒海》來得大氣,但真的好悲情。PS:鍾楚紅差點沒認出來… |
|
★★★☆ |
|
又胡又越,你唔係中国人嚟噶? |
|
还不错 |
|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男演员身上似乎都自带浪子气质,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即使是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张国荣,也能演来不羁放纵的阿飞;而受政治、文化、地缘等因素影响的香港影人处理这种题材来的确有着先天优势,这一点内地第六代曾试图模仿过,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绝大部分都走上了不中不洋的道路。 |
|
红姑80年拍杜sir的古装武侠电影【碧水寒山夺命金】出道,81年就被许鞍华看中安排和发哥第一次演cp。从越南到香港,从香港到菲律宾,从一开始就一直漂泊的人,到了结尾还是无法落地生根。 |
|
越南三部曲,从越南到香港到菲律宾,难民+黑帮,投奔怒海雏形。监制泰迪罗宾,导演许鞍华,副导关锦鹏,编剧张坚庭,摄影黄仲标,美指区丁平,动指程小东,再加上发哥为首的众主演,日后牛逼了一群人。王颖老婆缪骞人那时比尚且稚嫩的红姑有韵味 |
|
红姑那时还青涩,够不上缪骞人的韵味。喜欢泰迪罗宾《这是爱》,自《教父》后,水箱藏枪,一用再用。幕后班底亮瞎眼了。 |
|
“为了个女人你连美国都不去了吗?!”……很遗憾,观感不佳。想要引入所谓大时代背景,可受限于历史视角以及港影戏说感过重而显得浮皮潦草;小故事的部分,无论是三角恋情还是动作惊悚,都没有表现出较成熟的导演水准。特别是后者。看在发哥红姑(可她演的并不好)风华正茂的面子上,勉强进三……但也必须承认有些发哥的经典镜头被许鞍华先于吴宇森捕捉到了: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711975769/ |
|
★★★☆ 雖無越戰畫面,卻滿是戰後的創傷,是漂泊,是亡命,是渴望,是無望,雖然最終還是套了一個黑幫片的殼,不過骨子裡始終是對混亂時代下小人物命運的關注。 |
|
新浪潮片就是香港左翼青年们用他们的英式教育下的头脑解读政治和世界,越南也好中国内地也好,都是他们以为的样子。画质真需要修复了。 |
|
許鞍華在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比較模棱兩可的狀態,這個故事無疑是很商業化的故事,要是按商業片的節奏來拍完全沒問題,但是許鞍華選擇了用更文藝一些,更人文一些的方式來拍,但是劇本的深度又支撐不住人文的狀態,就導致最後有點兩不討好的感覺,看是能看,就是沒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不過還有感慨一下,那時候周潤發就已經是周潤發了,鐘楚紅還不是鐘楚紅,而且從電影裡的扮相來說,繆騫人比鐘楚紅要好看,可惜了,好女孩沒人愛 |
|
故事告诉我们无良的菲律宾华侨····哈哈 |
|
23.07.15 M+
发哥化身越南超人企图逆天改命,可胡越的故事只能是胡越一人的故事,非胡非越注定飘零半生。许鞍华的难民叙事还是蛮有意思的。 |
|
依旧乌漆马黑 |
|
我真的是看不了这样逻辑未成熟的早前港片了 |
|
那个是钟楚红啊怒摔!!!我没注意演员表,一直以为那是翁美玲啊!!!我还说翁怎么变漂亮啦!!!作为越南三部曲的第二部,还是觉得青涩了,钟楚红跟周润发感觉不来电啊,还不如缪骞人呢,可惜不是陈玉莲来演啊。 |
|
命不由己,无处为家,什么也留不住,大时代的残酷与小人物的沧桑。许鞍华描摹时代总是特别犀利又不会过火。 |
|
? |
|
飄零的港人 |
|
+0.5,看的碟,画质好差,粤语,没字幕,电影还不错 |
|
完成度不如《投奔怒海》。第一次觉得发哥真是端正英俊得一塌糊涂,多适合这种一脸愁容的漂泊角色。 |
|
多少年来,中国人的人生就是颠沛流离,拼命活下来。那时候的周润发真是帅,有金城武在《重庆森林》的那种青涩美,而钟楚红则像极了黄蓉。 |
|
终于看了许鞍华的这部早期作品。算不上出色,但在那个年代来说,确实是颇具锐气的作品。 |
|
看的粤语录像带版。 |
|
6.5 可惜了越共身分也就是背景 |
|
时间是把杀猪刀!!! |
|
比起投奔怒海,更喜欢这部一些 |
|
胡越的故事 1981三星#周润发##钟楚红#;1 没有国家哪有人权 他们不算是中国人 越南人他们也不想要这个身份 想去美国,,,男主自己说和菲律宾没有什么区别 看来当年有人 对 闰这个字的理解很有想法。2 男女主演的影子才是这电影 最有价值的东西。 |
|
电影总给人一种过于潮湿的感觉,拥挤的街道、盛夏的着装、咸咸的海风。而从钟楚红被劫持到菲律宾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主人公周润发这次南亚之旅又是一次悲伤之旅,朋友和恋人的死亡给了主人公更多的苦涩的味道。 |
|
发哥瘦得像麻杆。发哥与许鞍华的第一次合作。为了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前程,值得吗? |
|
千万注意不要选看85分钟的港版蓝光,比法版删减5分钟,阉割得莫名其妙,从开头读信就缺失关键内容,删减后根本看不懂为什么男主非要从香港逃走,沈青为什么会被劫去菲律宾。原本的剧情明明很连贯的。
”我要靠这些希望,来完成我的旅程“——说完最后这句话之后,镜头实现了水上270度旋转。 |
|
7\10__类型片的骨架,文艺片的气血,但沉重的肉身似乎在外,这是最大的遗憾。 |
|
好評如潮的爛片。 |
|
作为越南三部曲的第二部,很多细节刻画都差强人意,但悲天悯人的情怀依旧。 |
|
剧组阵容真强大,故事一般,有点像韩国电影《黄海》与《阿郎的故事》的合体,而且电影80年代的港片味很浓。 |
|
很多年前在电视上看过这部电影,但是那时只认得发哥。 |
|
張堅庭一 對移民處境的關懷,許鞍華從這麼早開始就把這種深沉的,如順理成章的沉默表達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 |
|
文艺范儿太浓,少了很多味道,罗烈演得好,以及那时候周润发真是帅啊。。。 |
|
当然的周润发确实很有风度。 |
|
缪骞人>钟楚红 |
|
当年的发哥,典型地高帅富啊。梳辫子的缪赛人很好看。 |
|
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是越南船上探婴儿鼻息、面无表情地放进海里,然后是缪骞人穿衬衫背包包很好看、小土妹红姑很漂亮,菲律宾的故事是主场,但反而记得不太清楚了,漂泊无主的异乡杀手。所以还是投奔怒海更好看,因为讲的是之前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