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没那么难看,虽然是烂,但也是烂的五彩斑斓,算是一团华丽的垃圾。故事并不难懂,甚至有些过于简单,只是讲的太入魔。既没有可信度也没有吸引力,越荒诞反而越糟糕,那些小聪明的台词也就只剩下了个看相。本末倒置,沉沦于风格,姜文高估了观众,更高估了自己。 |
|
记住了一句台词“电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艺术”,可导演自己背道而驰,炮制成了一出荒诞作戏,故事前后脱节,剧情云里雾里,自《让子弹飞》以来的浮夸、聒噪、絮絮叨叨、用力过猛,在这一部放大升级……两个多小时在影院如坐针毡。1星给结尾的姜文与周韵,1星给电影里的小电影。 |
|
不喜欢这片。给三星是因为里面那些迷影的指涉、影像的拼贴与想象力,在华语电影仍是难得的。这是一部玩的很疯狂的电影,像一场梦,随心所欲、汪洋恣肆。不过,这种想象力却以很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大量的台词与对白,让狂想很难尽兴。而演员的表现也没有预想的好。大体是姜文作品观感最差的一部。 |
|
从神作的期待到首映以来满屏差评,造就了该片分裂的状态。其实就看你心态如何,以子弹飞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好;以看烂片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差。论艺术美感,前半高于后半;论电影质感,后半远胜前半。总之是一部标准的姜文电影,神坛只能捧杀,但平常心会有收获 |
|
一部忍不住打五星的神奇烂片——姜文从来不缺才华,缺的是对自己才华的节制。 |
|
提前看了春晚。 |
|
嗑药奔月,车厢沙滩,肥妈机枪突突突,红色风车转啊转。联欢会,伪纪录,cosplay,借古讽今述长情,话痨一场北洋凶杀幻梦。爱者至爱,恨者至恨,如此世道姜文还敢糊弄出这种玩意儿,不得不佩服 |
|
工作关系,一天之内看了两遍…第一遍觉得很糟糕,第二遍之后反而觉得还挺精彩的。自恋的姜文在电影里写满了自己标志性的元素,浮夸的表演、耍贫的台词、绚丽的色彩和影迷式的致敬。成于自我,败于自大。 |
|
很姜文,有着鲜明的作者化色彩,我不想用美式类型片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这样的电影,我喜欢的正是它鲜明的个性,打破俗套的小聪明和不拘一格,对细节的用心和把控。娱乐你,也时刻保持着一点距离和内心的优越感,冷嘲热讽也暗藏在佯装癫狂的外表之下,只可惜这个时代精英主义是被用来嘲笑的。★★★★ |
|
教父、芝加哥、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对她说、甜蜜的生活、地下、凯撒必须死……观影时最兴奋的点就是看这些迷影的段落,但这些在姜老师自恋又天马行空的操盘下都变成了语焉不详又质感粗糙的大杂烩。晚会段落实在太可怕了,各种隐喻也没有丝毫解析的热情,想再看几遍《太阳》洗洗眼睛! |
|
个人标签的插科打诨,让钞票飞,让舞美飞,让布景飞,让演员飞,最后却陷在前辈致敬和艺术堆砌的阴影里,迷失了最初的对决挣扎。 |
|
没法打分,从1到10都有理由。散场时至少听到三个女生说:我没看懂,这片什么意思?我要回去看看影评 —— 您就别为难影评人了,他们也烦着呢。 |
|
我等凡人终究不是姜文等对电影如此入魔之人。大量碎片化、散落式叙事,姜文在魔幻现实主义路上越走越远。这部电影是随意自私的,很难产生共鸣。 |
|
3D还台词场景密不透风马不停蹄的,中间犯困和看完脑仁疼。过于自high自乐了,您要是良心点,一去了3D;二学学吴宇森的没良心分个上下集多有张弛感。大帅一家三口都有彩儿,葛优舒淇周韵中规中矩吧,周妈以后还是客串好,惊鸿一瞥嘛。王志文说上海话有点意思 .. |
|
《教父》的开场,黑白前导类似《飞屋环游记》,再来《芝加哥》《雨中曲》《红磨坊》式的歌舞,偶尔戏谑下名人名言,再扯下《一代宗师》的“里子面子”,……,《一步之遥》看似《让子弹飞》的风格,却是《太阳照常升起》的个性,……,镜头太碎,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没达到期待值,但至少不烂! |
|
1,还是那个姜文,一直没变;2,上次站着挣钱,这次站着扔钱,两次都是任性;3,你看不惯这个姜文,行,你埋汰他,也行,别一边埋汰人一边装着很懂他,不厚道,不乖;4,我爱完颜,更心疼武六;5,值回票价。 |
|
糟糕的3D,好难猜的圣上旨意。通篇密集台词,难不成还能听出DO SO FA LA C,没良心,无意义。大腿舞和枪毙马走日有点意思,但是在整部电影里有毛意义,给自己开人生追悼会么。一堆满清遗老北京老炮完颜阿骨打你爹成吉思汗,政治隐喻是得了满分,金光灿灿假兮兮的玩意,非要解读出此中有深意?! |
|
看完三天仍不知作何评价,只记得看前半段很想屎,想让姜文赶紧把舒淇弄死,不止是奇葩播音腔的问题,歌舞和调情都太浮肿。以各种情节与镜语展现狂妄自恋及迷影趣味,将花国选美拍成政治演说,画外音铺满全片,配角转变突兀乏力。演员转导演的人一向极度自我,最后周围人都成他的附体了。精简柏林版好些 |
|
不是烂片,只是任性。没琢磨明白什么是3D,可惜了。 |
|
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一子,车杀一溜烟。牛逼与装逼,只在一步间。 |
|
站着挣钱,跪着花钱,有钱就是任性。 |
|
逼格太高,曲高和寡。开头教父那段场景服装连发型都一样,2001太空漫游音乐出现两次一次片头一次完颜英加冕。王志文小剧场那是样板戏的做法。此片挑战了很多迷影狗的阅片量和记忆力,令他们十分不爽,看不懂都说难看就像小时候考试不会都说老师出题出得烂。 |
|
1.姜文超前2.周韵比舒淇美 |
|
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所以具备一定排斥性。用一个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里子还是姜式苦恼。如果能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 |
|
姜文任性随变的风格没变,不通俗且富怪趣味。没有说的那么不堪,确实也有些故事不及子弹魔幻不及太阳,前半段华丽舞宴排场也有如一秒变乏善可陈的国际版春晚,这些都在后半段通过连连笑点及潜在致敬得以弥补。玩得过火,却又力道不足。 |
|
我感觉没头没脑的……开场歌舞还算养眼 |
|
姜文的新衣——赤裸裸的自恋与自嗨。借用莎翁的名句:影片如同痴人说梦,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
|
《一步之遥》是姜文最任性的一部作品。不像是在讲一个直接干脆利落的故事,而是在做一个多元素杂糅的实验,以及从开场后对教父,月球旅行记等的致敬。如果说《让子弹飞》是二锅头,浓烈刺激强嗨,那么《一步之遥》就是杯红酒,高贵典雅慢品。或许,就如电影中姜文说的那样,“我还是个孩子”。三星半 |
|
耍贫相声二人转,超级自恋造浪漫,盲打误撞玩魔幻,场景铺张格调黯。 |
|
二刷,用1920年代轰动上海滩的闫瑞生案借题发挥,花国选举、案件始末及话剧电影改编均有呈现,附加了太多导演自说自话的影像指涉和文本隐喻,来讲求历史的设计性(包括媒体和登月(兔)阴谋论)。让这个故事变得不伦不类、荒诞不经。为什么姜文拍IMAX一直都是2.35:1画幅?而没有使用一丝1.44:1满屏呢? |
|
片子有没有问题?有!但它的好是别人实现不了的,就凭着这独一份,由着姜文咋任性都不过分!你们哪,只配看《让子弹飞》。 |
|
刚刚看了《一步之遥》,非常喜欢,个人打五星,没有感情分,打算找时间二刷。开头十分钟有些难进入,后面越来越好,三四分钟一个包袱,全中我心,两处看哭了,这是没想到的,一处是马走日说他死不冤枉,但是不能这么侮辱完颜,她是个体面人。 |
|
洪晃大陆版的鲁芬 |
|
今年的贺岁片,《智取威虎山》肯定必须得看,但看完发现它只适合看一遍。原本期待最低的《微爱》看完了发现它竟然值得看两遍。值得看更多遍的是《一步之遥》,只是这部电影必须被被骂得狗血淋头,因为全国人民都被姜文或本片制片方忽悠了,一部很小众的电影却被包装成了商业贺岁片,感觉就像黑色幽默。 |
|
难看哭了...我可以打零星吗...现在还没看完...要哭了... |
|
大世界也是南市区的 |
|
第一次去影院看电影遇到有人中途离场的。即使看大烂片无极都没遭遇过。剧情散乱,对话无聊,话唠。负分狗滚粗。 |
|
佳丽争艳狂野舞,春晚戏台齐卖萌。逼婚恨嫁成怨妇,飚车逐月丧黄泉。莫逆之交生死敌,无笑自嗨狂闹剧。神经病气复腾矣,先锋话剧无厘头。癫狂撕逼情癌至,姜郎顺著廊桥坠。有钱还是太任性,玩心臃肿自娱乐。金钱至上堪此诱,犹为立之把钱挣。 |
|
加一块儿睡了有四十分钟吧,醒一回看一回周韵,啊,迷人,姜文就是拍个电影给自己媳妇玩嚒这不就是一个私人订制嚒。 |
|
很能理解大家对一步之遥的两极分化。但是我想说姜大爷真的很爱电影!因为这样爱才会拍,才要拍自己想要的电影。很多人喜欢往一部电影贴标签!拿好莱坞模式去评审一部电影。那你们有看过《穆赫兰道》吗。有看过《放大》吗。有看过给姜文最大启发的导演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吗?! |
|
此片是姜文的一个劫数 |
|
这是什么扯淡玩意?冗长、唠叨、癫狂、话剧、春晚。歌舞、黑幽、公路、魔幻,都有,但各自为政,失控,无法融合。故事乱套,对白混乱,烂的程度等同于舒淇的配音。3D?毫无意义、影响观感,令人如坐针毡。这是我见过最让人寒心的姜文,一边是毫不立体的角色,另一边是掉下神坛的凡人。 |
|
姜文發明了電影,王志文發明了猛太奇,電影藝術是中國的(還好電影票是免費的 with Anana |
|
一点破事来来回回台词重复无数遍,输了 |
|
国产垃圾歌舞片 没意思 |
|
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
|
《一步之遙》:馬🐎走日,象(項)🐘飛田,原來涵義盡在棋中。喜歡電影裏:姜文的氣場,周韻的氣質,舒淇的性感(如果不用配音更性感),葛優的聲音。還有歌舞表演的高水準,對話的姜式幽默,獨白的激情超現實。
作為中國大陸首部IMAX拍攝的電影,怎麼能不去看IMAX版和首映了。看到很多 |
|
别老说“姜文有才华但只是不懂节制”这种屁话了,知道有的放矢也是天赋的一部分。 |
|
毫无轻重,形同马戏,自说自话,令人尴尬,这一点姜文倒是和冯小刚殊途同归。这几年姜的故事就没有合格过,这与他自以为用什么样的姿态表达,与什么层次的观众沟通,乃至意识形态都毫无关系。或许姜文对自己的误解远大过他人对他的。 |
|
这搞不好是提前二十年的春晚样版戏……唱这一出,姜文还真是有钱任性,我还怕真的催眠不了观众,因为中途不卖帐退场了几个,但熬到最后那段“真爱不就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吗”,回过头来,好像最终还是洗脑了那么几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