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影节展映】比起无甚亮点的电影,我还是对“银幕上两人打起来的时候电影院里也有人打起来”这种神奇的“同步”观影经历更念念不忘。。。 |
|
【B-】大场面拍的不错(不过貌似插入不少纪录片镜头)。整体较平庸,角色在故事里太被动让人提不起劲,两位女主角演得很好。意外有很多老夫妻来看,大概是曹杨靠近居民区的原因?另外我的狗眼并未看出4k和2k的区别 |
|
非常希腊古典主义的结构和议题,爱情与禁锢,集体与个人,命运间的交错。Burt Lancaster超man |
|
老电影的最大好处就是在于,纯粹的浪漫桥段.不管是海滩潮汐中的拥吻还是俊男美女的追逐.都是主旋律.都是那个时代的观众所乐于接受的.所以我们现在缺乏的不过是简简单单的平常心和接受平凡的淡然心态! |
|
195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共获8项大奖)。大半时间其实都在描写美国军队内部的腐败、混乱与懒散,老兵利用军衔等级霸凌不顺服集体不愿打拳赛的新兵,军官也滥用职权纵容手下的欺侮,管理禁闭的胖子干脆公报私仇暗算杀人。但在乱象与敌意之外,也生发了真挚的兄弟情谊。另一大主题就是新兵与士官长各自的追爱之旅。一边是与夜店女服务生的恋情,另一边则是同连长夫人的婚外情,时常交叉剪辑,你方唱罢我登场。海滩上的缠绵吻戏确乎性感无比,也是载入影史的经典场景了。士官长这个角色最立体复杂,表面上服从连长,背地里又给他戴绿帽,对新兵的态度也是同情敬服与冷漠无言兼有。普雷维特半夜泪流满面地对着喇叭吹奏哀伤号乐的场景情感极浓。轰炸珍珠港的高潮戏在最后15分钟才出现,陡然将影片拉向“正题”,结尾既像主旋律,又似反讽。(8.5/10) |
|
希望从来没有爱过你,希望乱世无心跟我作对;原来那个经典之吻就是这部戏,剧情跟预想的有好大出入啊,原以为会是气势蓬勃的战争电影,原来又是跟现实叫板的 |
|
#重看#SIFF@影城;两条线索到最后才交织,之前的分述也无多大共同点或对比性;对两段感情和军营生活铺陈过多冗长,且已隐约感知到不祥结局,日军轰炸作为最高潮来得太晚,匆匆收尾;美式主旋律,你那么爱部队,部队爱你吗? |
|
#SIFF2015#乏善可陈,主题涣散。 |
|
居然是一部以Homosociality为主题的电影!兰开斯特拥着泳装美女在沙滩上翻滚戏浪的经典一幕原来是这对异性恋恋人走向猜忌的前奏,后来兰开斯特仅仅因为不想去争取有可能不再光荣的军官职位而拒绝了上述美女,无独有偶,帅到如同JAMES DEAN前世的蒙格马利克利夫特,为了回到对他并不友善的部队,在重伤之下仍然拒绝了女朋友要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邀请.片尾,女人们坐船回美国本土去了,把夏威夷和战争留给了男人们.在一众颂人性反体制的军旅名著中,这样的一部反而显得出挑.现在非常想看小说. |
|
这才是真正的珍珠港,虽然主旋律,却不让技巧性的煽情和让人反感 于是他们结了婚,从此过着不快乐的生活 |
|
有个传说:如果花环飘向海岸,说明你还会回来;如果飘向大海,表示你再也不会回来了。同样是以珍珠港事件为背景,却更悲凉沉痛。曾获2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八项大奖。而海滩拥吻一幕,即天堂电影院片尾镜头的出处,更是被载入史册。“没有人会用寂寞来说谎……” |
|
三星半。蔻儿是气质不凡啊。这也就是1950年代才出,不然根本是出征兵广告嘛。虽然表面上都在说军队内部怎么滋生无序。但重点不在这。另外,这片看过的竟然不到400,有点惊讶。 |
|
3.5 做了major删减,可剧情还是有些散,Clift选角优秀,把又酷又傲气又倔强又有点脆弱敏感心态的Prew表演得十分精准,Burt外形太符合了,演得有点尬哈。比起小说还是美化太多了,个体被国家机器磨平棱角除去个性的悲剧,愣是让坞里导演拍成了情爱大片。 |
|
看名字就想看, 港譯最佳!! 紅粉忠魂未了情, 這是我知道的第一個此片的名字, 後來知道了其他譯名, 大大不如. 大銀幕終於看到, 7.13日5時半 九龍塘又一城戲院, 男女主配大理石般的面容, 黑白更凸出那感覺......海灘那段確是經典..... |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AySG6XWRO4/ |
|
其实是群戏了,演员们该帅的帅该讨喜的讨喜,而且演技都在线。最后衔接珍珠港时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比卖拷贝的珍珠港牛多了……Clift角色的结局安排有点让人想翻白眼,虽然其他角色对此反应和后续还挺好的。可是他说日本人惹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那段太有征兵植入广告感了 |
|
影片主旨不太鲜明,相对于军队内部秩序乱象和当官享福还是当兵奉献的讨论上,婚外恋和俱乐部恋情的展现确实更占篇幅,而临近结尾突然而来的珍珠港袭击又把片子拉回到战争里。每个人物的性格倒是刻画得都很鲜明。Burt Lancaster和Deborah Kerr的沙滩一吻的知名度已经远超电影本身了。 |
|
From here to eternity. |
|
"You love a thing, you gotta be grateful." |
|
1、略感意外的二战片,珍珠港前夕陆军基地的风流韵事,似乎在暗示珍珠港惨败的原因。2、不知道为什么译为“乱世忠魂”,死者多无辜,“乱世冤魂”才对吧。 |
|
终于看到影史经典的沙滩一吻,果然浪漫、性感,令人心潮澎湃。珍珠港遇袭前夕军人们在心爱的军营(尽管军营里尽是残酷和不公)和爱情、平凡生活之间的不同抉择,相比现在很多美式主旋律的军营影片,这部电影用了更多的时间丰满每个角色,集结到最后爆发强大的情感力量,真的会忍不住跟着Monty Clift哭。演员们全都非常出色当然功不可没,不得不再感叹下,兰卡斯特太完美了吧,那身材,那神态... #修复版 |
|
这部没记录??我记得环球银幕还是哪里上面说他们在海滩拥吻的场景是老一些的影迷心中的极至性感场面。 |
|
没有生的伟大,没有死的光荣,你好意思说你是米国大兵? |
|
尽管本作以二战前的夏威夷美军军营为舞台,并以表现军营之中的腐朽,欺压,专制与霸权为主题,但意图却指向更具有普遍性的群体意识。毕竟像新兵拒绝加入拳击队就被上级霸凌,老实软弱的新兵被仗势凌人的兵痞欺负之类的故事在每个存在阶级与小团体的群体(像学校与公司)同样也会上演。但本作在大部分篇幅里显得很散淡,人物魅力也麻麻(士官长兰卡斯特应该可以对标《叛舰喋血记》中的大副盖博,都是比较有人味的中层干部),两位主角的感情线也不温不火。结局20分钟非常突兀地转到珍珠港空袭,而被军队摧残得身心俱疲的克利夫特居然连一秒都没有犹豫就选择重回军队,表明在国仇家恨的「主旋律」面前,个人遭遇无非是不值一哂的「插曲」,结局停在缓缓离开夏威夷的两位主角情人身上也强化了这一主题。海滩激情拥吻的影史经典一幕现在看起来也稀松平常。 |
|
大概只有美国人才能拍出荒诞感十足的战争片,因为战争对美国人来说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怪兽。sinatra很抢戏,主角好友必须死典型,虽然主角死得也很滑稽。另一位主角为了不做军官连女人都可以不要,最后他势必逃不过做军官的命。 |
|
“你爱国家,国家爱你吗”,原来外国也有这种感慨嘛,以为是部轰轰烈烈的战争片,其实是部剧情片 |
|
在习惯不看剧情简介的情况下直接观影,又没注意到「SCHOFIELD BARRACKS, HAWAII,1941(斯科菲尔德兵营,夏威夷,1941)」字幕,以为这部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只是讲述美国士兵生活的故事(不过,感觉电影并不太正能量,中士没有当军官的心,不想听从连长指示参加拳击比赛的士兵被各种欺凌虐待,而后为了帮好友报仇甚至直接杀死了一名中士……),不料电影的最后15分钟突然发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P.S.:同一届奥斯卡奖十提三中的《罗马假日》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黑白片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六项提名都是输给了《乱世忠魂》。 |
|
连长天天花天酒地,士官长跟连长老婆搞外遇,义务兵天天被各种虐待后来谋杀其他单位的士官长,这片拍的也是三观炸裂地一批,两条感情线男人说多爱多爱女人最后却都没法离开部队选择了为国家部队服务,这主旋律也是醉了,不过也确实符合片名,乱七八糟的部队和鼓励愚忠的灵魂 |
|
海港之恋,海滩激情拥吻的一幕成为名场面。每个主要人物塑造得都很立体,有黑暗卑鄙的一面也有善良美好的一面。借着两对恋情故事反抗军旅霸凌和传统婚姻,矛盾激化到无法解决时迎来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瞬间,用轰炸摧毁一切。
对比原著小说,电影为应对审查软化不少情节,例如将妓院改为夜总会、性病传染改为流产不孕、士兵男同情节更是完全去除。 |
|
影片讲了两个忠诚不二的军人,普威特曾是个拳手,霍姆斯为了晋升,使尽千般磨人的招数逼迫普威特打拳,普威特坚决不从,以惊人的意志留在军队,沃登爱上霍姆斯的妻子,已经打算为爱另谋军官,最终变卦,两人的命运,非死即寡,为了一个舍不得的家。 |
|
同類影片中的先河。部隊裏複雜人性關係。三兄弟的友情愛情忠誠正義愛國。演員都很贊。蘭卡斯特就是老大軍官的料王老五。懞哥馬利就是三弟帥氣瀟灑還有鼓耿勁。最嘲的是潑猴唱而優則演完全本色表演可惜沒聽到橄欖油聲音。女主們就是客串男人電影。結局沒處理好倆個就這麽挂了。 |
|
这就是大海的力量,大海边做爱第1片!PTA的《大师》是第2片。干好事儿,真会选地方。想得出来的,海报上为什么要叠加好几艘轰炸机?暴力还来加成了 |
|
书比不上《细红线》。但是改编要强于马利克版的《TRL》 |
|
【哥伦比亚(4)】张弛有度的表现力,数条线索交相辉映,共同表现出军队内部的黑暗,几度让人产生军营=监狱的错觉,因此结局主角必须死。 |
|
7.6,出乎意料,完全不是一个主旋律影片,人性化的对制度进行反思,比几十年后的《珍珠港》好多了 |
|
4k修复,几个主角人物塑造都不错,前面是主角不屈的军队线和爱情线并行,结尾前15分钟来了珍珠港事件,全片充满了对军队的讽刺 |
|
人物感情都很真诚很美好。台词也生动真实富有含义。几个性格各异的主角对不同事物人物的感情明确真挚。放在战争的环境下多了凄美和分离。看来技术发展的确让现在电影的质量极速下降 |
|
打架打仗什么的教人长大,某些地方的表演过得有点假 |
|
the romance conflict and abuse of power in the army. there are soldier losing their lives over meaningless things,a real mocking of patriotism. |
|
monty大概是不能演阳光的角色的,阴郁的气质在每部片子里都展现无余,现在少见的大头镜头让我还是惊艳他的美丽,和郎心如铁第一个亮相一样,美丽的让人流泪。 |
|
主题和叙事都略分裂,但是不能否认它的独特魅力……别理我,我只是被帅哥的制服诱惑秒到了。 |
|
对比同样是战争篇幅有限的珍珠港,这个好好地给后者上了一课。夏威夷和爵士曲风的插曲,沙滩一吻,固执地喊出口号然后死亡恐怕是为人诟病偏主旋律的最大原因 |
|
就有种无望的感觉 |
|
第26届OSCAR BEST PICTURE。
|
|
主题有些混乱,揭露军队腐败,表现从善如流、保家卫国的军人精神以及对其的反讽。人物关系没问题,人物形象也比较鲜明,但节奏太冗长,或许是因为反应镜头给的太少了,镜头的表现力也比较弱。反击日军拍得像儿戏,又像军队宣传片。吹小号是高光段落,尽管与上一场衔接得不好。 |
|
多视角多线索切换,私仇战事爱情并进发展,叙事如何点到为止而有质量,虽为主旋律,却更强调个体意志。the funny one/角色很衬蒙哥马利,多处配乐有点睛之功劳。 |
|
内容很无聊,陆续看了很久并看晕菜的片子,打及格分完全是感觉与印象中的美国大兵片不同,甚至有点反体制?看到最后十分钟才发现是珍珠港事件背景,可前面近两小时,好家伙你看到的军营生活就是打架斗殴,赌博搞婚外情,甚至杀人报复。到处不讲规则不讲武德,打着练兵旗号上级压迫下级,看哪个不顺眼就挑刺罚哪个。而且不愧是夏威夷背景,休假时大家的娱乐就是穿着二流子花衬衫逛红灯区哈哈。两位女主很漂亮,虽然演着出轨女和拜金女,倒是情有所钟。只是男人们的表现却唏嘘得很。淡薄名利的那个就罢了,另个拖着伤痛嘴里说着要报效祖国还让女人们战时节约能源把我看楞了,这反差感前面并没有铺垫啊。然后还没摸上武器就被自己人一枪击毙更令人无语。甚至最后女人提到银星勋章都像反讽。还有那啥空袭来临先忙着准备咖啡砸弹药库嘱咐穿衣别着凉真接地气。 |
|
比翼更好,两个女演员也十分有魅力,男演员也都很精彩。这电影包办了奥斯卡男女主角共3个男女配角各1个共5个演员类提名。甚至里头演坏蛋的演员,隔年也拿了最佳男主角。演员角度真是无可挑剔。另外这种vulnerable的男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是我偏好的口味。但愿这种事不要常发生在我自己头上。 |
|
应该是1941年的故事,美国军营中的各种乱象,军官虐待,士兵无奈,2条爱情线+1条友情线串起了全部脉络,本来一个替友报仇的通俗剧情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忽然背景宏大了,而且解决了男主角罪错的难题,当然,从剧情比例上多少有点牵强。 |
|
非常一般的一部片子 处处一般 有几个情节好一点 可能是沙滩拥吻的开端吧 吹号的时候也不错 有军人情结 就是觉得男人就是要在战场拼杀的人 可能会喜欢 结尾还不错 也是一般里面的不错 |